天天看點

我與《中國電力報》丨讓我怎能不愛你

讓我怎能不愛你

于紹迎

我與《中國電力報》

這是第4次動筆為《中國電力報》生日寫點東西,每次都是猶豫不決,生怕自己文化太低,無法用文字表達心中的那份感激。我對《中國電力報》的感情非同一般,從陌生到熟悉、從讀者到作者、從讀報到收藏、從相知到相伴,我寫作的進步、事業的成功,離不開你的培養;我夢想的實作、青春的光彩,離不開你的陪伴。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中畢業後不久,我有幸成了供電隊伍的一員。1989年秋天,我調到了老家縣城從事外線工作,因業餘喜歡看書和文學創作,機關上司就讓我兼職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當時的我對新聞寫作一竅不通,我隻好跑到書店買了一些新聞書籍,挑燈夜戰,補習功課。那時條件有限,報紙就成了我學習的主要教材,《中國電力報》是唯一的一份電力專業報,也就成了我新聞寫作的指導老師。

閱讀《中國電力報》成了業餘時間首選,每一期報紙我都會從頭到尾閱讀多遍,把報紙中好的文章和精彩的語句用筆做上标記,空閑時再精心閱讀,慢慢開始動筆學寫一些“豆腐塊兒”,用信件郵寄到報社、電台和廣播站。

偶然的一個晚上,我正要把閱讀完的新報紙存放起來的刹那間,心裡突然萌發了剪報的念頭:把好的文章分類剪貼起來,更便于存放和閱讀。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編輯報紙的作品集,按消息、通訊、文學、攝影分類剪貼成了大小不同的作品集,白天外出巡視線路時帶在身上,那彙集一期期報紙的作品集,一次次在荒山野外陪我度過等待巡線工友的時間。

随着《中國電力報》一次次改版,我手中的剪刀再也無法下手,無論是版面還是内容,都讓我無法割舍,隻好将每一期完好裝訂儲存,30多年來,從未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豆腐塊兒”開始在當地報紙刊發。接下來的幾年,我的作品先後被省級及以上媒體刊發,在《中國電力報》上也印下了自己的名字。

每次我拿着刊發作品的報紙,對照原稿,閱讀被修改後的作品,足見編輯老師的功力之深、用心之良苦。每次當我接到編輯老師核實一個資料、一個名稱的陌生電話時,那種履責擔當、愛崗敬業的精神令我敬佩。

在《中國電力報》這塊沃土上,我播下了一個個希望的種子,在編輯老師的培育下,如今已結出了一串串碩果。30多年來,我累計在《中國電力報》《山東勞工報》等媒體及團體組織的征文活動獲獎30餘篇,成為省級及以上文學、收藏多個協會會員。

閱讀、收藏和供稿,30多年來,《中國電力報》與我一路同行,我與你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沒有《中國電力報》,就沒有我圓夢的今天。

在追夢途中你留下一路喝彩,在圓夢時刻你呈現一片輝煌,《中國電力報》,讓我怎能不愛你。

(作者系山東棗莊供電公司山亭供電中心員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