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留學生海外實習之路:積極行動拓寬求職途徑

作者:環球網

來源:中國僑網

疫情之下 中國留學生的海外實習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留學生的學業和職業發展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和職業發展緊密相關、被中國留學生看重的在留學目的地實習呈現哪些新特點?哪些途徑可以擷取實習機會?面試有什麼技巧?本期通過與幾位有經驗的同學對話,聚焦疫情下中國學子的海外實習之路。

學校資源開啟綠色通道

就讀于美國耶魯大學資産管理專業的肖雅藍剛獲得一個本地實習機會,“我是被雇主企業主動聯系的,說起來真的要感謝學校的CDO”。CDO是什麼?竟然能讓雇主上門?據肖雅藍介紹,CDO是管理學院的職業發展中心,和很多企業都有聯系,學生把履歷上傳到CDO的網站,企業可在另一端看見。“這家公司覺得我的實習經曆比對他們的業務需求,就通過CDO聯系了我。”肖雅藍說。

無獨有偶,在新加坡留學的孔苑最近也通過學校找到了不錯的實習機會。孔苑就讀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實習崗位是助理估算師。“我們學校有個網站很實用,面向不同學院的學生釋出有針對性的招聘資訊。”孔苑回憶起找實習工作的經曆說,“我在學校網站報名相關實習項目後,專門負責招聘的老師聯系了我,還幫我修改履歷,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議。”

記者梳理相關資訊發現,很多國外大學都十分重視職業中心的建設。對學生而言,它是海量就業資訊彙集的樞紐,能提供各類豐富的實習機會。

有着多年留學行業工作經驗的InVisor國際教育創始人楊卓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國外大學官方提供的求職資源,是很多中國同學會忽略的。“很多國外大學的就業中心不僅能幫學生連結到海量職位,還會提供優質求職平台賬号。不僅如此,它的服務具有延展性,不限于辦講座、搞模拟面試,如果學生去主動溝通,還可能被安排個性化服務。”

“借助學校資源是尋找實習機會的較快途徑,因為很多雇主不會公開招聘,而會通過校友資源直接對接學校。”肖雅藍談道,“我的雇主就是我的校友,出于對學校教學的信任,和我聊了聊履歷、背景,就錄用了我。”

面試練習突破語言關卡

“疫情下,為了提高遠端辦公的溝通效率,當地企業對留學生外語表達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英國職業發展協會注冊職業規劃師丁倩倩告訴本報記者。不僅如此,疫情催生了線上招聘,視訊對話模式省去了肢體語言,口頭表達變得更加重要。

對此,孔苑體會很深。“剛開始找實習機會時,如果是視訊面試,我就很緊張。”孔苑說,“其實學了這麼年的英語,對話是沒問題的,但在視訊面試這個特殊場景下,想要流利娴熟地表達,還是有難度。”她分享了自己的技巧,“我在面試當天會先進行口語訓練,以提前熟悉英語交流的感覺;此外,随着面試經曆的增加,可以不斷總結經驗、調整自己,回答時更加有條理。”

“面試時,和日本同學一起競争,語言的弱勢是沒辦法忽視的。”從日本立命館大學畢業不久的丁婷有同感,“我想進咨詢行業實習,小組面試不僅要求用日語熟練分析案例,還需要和成員‘打配合’。”

丁婷回憶說,當時正值疫情暴發,面試轉到線上,她的經驗是日語面試需要大量的準備。“具體而言,就是反複練習。我找日本朋友練過,也報名參加過各種模拟面試活動。”最終,丁婷如願收到了心儀公司的實習錄取信。

據丁倩倩觀察,對于中國留學生來說,“一定不要害怕說。我在英國遇到很多留學生獲得面試機會後,第一個問題都是問面試用英文還是中文,建議同學們不用擔心說不好,先要張開嘴,因為隻有這樣,你的語言水準才能更快提升”。

積極行動拓寬求職途徑

“剛開始,投出的履歷石沉大海。”在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讀數字傳媒管理的韓昊陽講起了自己的求職過程,起初他在網上搜尋崗位,然而數量有限,尤其是好的崗位競争激烈,投遞之後鮮有回複。發愁之際,韓昊陽向一位學姐尋求建議,得知當地有家不錯的求職機構,可以幫助留學生尋找實習機會。于是,他主動聯系詢問,“和專業的老師溝通後,我意識到自己履歷上資訊堆疊,存在不少問題。最終,該機構提供了很多優質職位資訊,幫我找到了現在的實習工作。”

韓昊陽的經曆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留學生在尋找實習機會的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通過各種途徑搜尋實習機會的重要。

對此,楊卓倫持相同觀點。他認為,留學生可以用好領英等職業社交平台、校友通訊錄,同時積極參加線上活動,這些途徑都能幫助大家第一時間獲得實習機會、前輩的内推以及業内人士的指點。

據楊卓倫觀察,疫情期間,拓展當地人脈難度加大,原因在于線上的人際交往較難深入,能得到的内推機會減少,而直接在招聘網站投遞履歷則競争激烈。主動、積極、提早準備,是中國留學生求職制勝的必備素質和技能。

丁婷的成功經驗正是“提早準備”。“一方面,尋找實習機會不能拖延,提早準備才能赢在起跑線上。在日本實習求職,需要提前1年就開始準備。我剛讀研究所學生時,就意識到必須要行動了。”丁婷說。

有接觸大量留學生經驗的丁倩倩則建議同學們定一個求職計劃,例如明确一下每周花幾小時用在尋找實習工作上。“無論是疫情當中,還是今後遇到的各種變化,留學生們需要具備在未知變數中迅速行動的能力。”丁倩倩說。

國家不同實習機會不同(連結)

畢業于日本立命館大學的丁婷建議多嘗試,比如日本的實習種類通常分長期和短期。長期實習具體時間沒有限制,短期實習時長一天甚至半天,目的是讓求職者提前感受公司氛圍,了解公司文化。學生可以借此進入不同行業,多體驗、多選擇。

據畢業于德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的洪海沛介紹,在德國尋找實習機會的管道有學校網站、職業社交平台、公司官網、熟人推薦等。他曾在當地找到一家腕表公司實習,因為這家公司需要一名既懂德語又懂中文的同學做翻譯工作,正好與洪海沛的學曆背景比對,順利通過面試入職。

确實,留學生和本地學生競争,要明白自己的優劣勢所在,避開薄弱的求職領域,把精力放在成功率更高的崗位上。很少有公司會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但有些崗位傾向招收中國學生,比如有中國地區業務的公司,這類崗位就可以重點關注。

留學英美哪些網站可以尋找實習機會(延伸閱讀)

據竹盟Edu微信公衆号梳理,在英國的留學生可以通過以下網站獲得實習資訊:

1、Student Circus 該網站針對目前正在争取Tier4簽證的在英國際學生的求職網站,該平台列出了英國公司提供的實習機會。

2、Ratemyplacement 該網站為學生提供不同行業的實習崗位資訊,同時也是一個線上論壇,學生可以寫下自己的實習回報,供其他人參考。

如果在美國留學,關注以下求職網站可以找到實習機會:

1、LinkedIn 該網站提供美國企業和就業導向的線上服務,允許求職者釋出履歷、雇主釋出工作。LinkedIn是一個工作型社交平台,首先建立賬号,完善個人資料,在頁面頂部的職位類型裡選擇“實習”,可以立刻看到哪些聯系人在不同的公司工作。

2、Indeed 該網站緻力于改善網絡求職體驗,力争為求職者提供全面、精确的招聘資訊。

3、Idealist 該網站最初是聯系不同社群、非營利組織的平台,後來增添了志願者招募、職位空缺、實習、活動等資訊。(記者 周姝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