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王 王爺 大臣的前世今生 人的富貴源找到了

作者:品讀慢談

三人本不相識,卻有緣一同轉生,為了不在紅塵中迷失,和尚施神通保留了三人前世的記憶。當三人在人世間再次以不同的身份相遇時,又是怎樣一種心情呢?清代文人吳熾昌在《續客窗閑話》“某郎中”篇中就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國王 王爺 大臣的前世今生 人的富貴源找到了

某郎中是武林(今杭州)人,能記起前一生的事情。他說自己前生是蘇州的一個秀才,家境貧寒,以教書維持生計,所得的收入僅僅供夫妻糊口而已,到了六十歲還無子。因為家貧,從曾祖父到父母三代人的屍骨都沒有下葬。每想到這些,老秀才總是深深自責,于是,每天夜裡都點燃一炷香跪着對天祈禱,願意減自己的壽命為代價,換得百兩銀子來安葬先人,這樣死也瞑目了。老秀才堅持祈禱了五六年,一直到死都沒能如願。

老秀才死後,他的魂魄來到地府見到了閻王。閻王說:“你是個孝子,願意減壽來安葬先人。但是你父母生前惡業太多,以至絕後。你雖對祖宗真心誠意,但生平不過是安分守己,沒有大的功德,不足以挽回造化,但你的孝心可敬。”然後賜坐給他。這時閻王手下鬼吏來報,說大孝子到了,閻王立即命人開大殿正門迎接。隻見進來一個鹑衣百結的乞丐,披散着一尺多長的頭發,瘦削的臉型,身上水淋淋的。乞丐見到閻王跪下,閻王請他起身,也賜坐。座位在秀才之上。

閻王對乞丐贊不絕口,這讓乞丐非常不安。秀才也非常疑惑,閻王轉過頭對秀才說:“你心裡有所疑問吧?這個人是鎮江人,生于貧寒之家,自幼失去父親,母親帶着他乞讨。等到了七八歲的時候,他就每天跪在大街上讨飯來養活母親,這樣過了七八年。等到他母親不能行走時,他又背着母親乞讨,而每次讨來飯後一定得讓母親吃飽後自己才吃。這樣又過十多年後他母親病死了,他又讨來一領蘆席把母親簡單安葬,然後投江而死。他的一生專門行孝,沒有别的想法。百善孝為先,這麼下等的人卻做出這麼了不起的事,難道還不足以感動神明嗎?”

正說話間,忽然紅光閃耀,彩雲缤紛,堂上堂下的鬼卒紛紛跪倒。判官來報說:“聖僧來了。”隻見五色祥雲從天而降,雲中站着一個大胖和尚。和尚笑呵呵的說:“老僧七世修行,還得從閻王這裡過,不知道哪天能修成正果去往西天。”閻王恭敬的說:“聖僧是大根基之人,證佛果的日期不會很遠了。”和尚說:"我擔心的是墜落紅塵呢!“閻王立即命在堂前設座,自己在旁邊侍立。直到和尚讓閻王坐下,閻王才恭敬的坐在一旁。

國王 王爺 大臣的前世今生 人的富貴源找到了

當時秀才和乞丐都已經躲避到堂下,和尚挨個看了一下群鬼,然後指着秀才和乞丐二人說:“這是兩個孝子,請出來相見吧。”二人拜過和尚,和尚還禮後讓二人坐下,鬼卒上茶。和尚說:“此茶喝了就會忘掉前世,不喝又違背天條,老僧請求替他們化解。”然後讓二人把茶拿到座前,和尚對着兩杯茶誦咒,茶水消失了。和尚舉杯對閻王說:“已經喝幹淨了。”閻王恭敬的點頭應答。這時判官上前說道:“聖僧下降吉時已到,請立即飛升。”隻見鬼卒們豎起一個長梯,和尚登梯,又回頭對二人說:“我們有緣,就跟着我一起來吧!”閻王即命判官注簿,使二人相随。和尚在前,乞丐在中,秀才随後,爬了數百級,秀才感覺沒了氣力,掉落下來,再睜開眼睛,已經變成了一個嬰兒。

隻聽父母都喜滋滋的說生了個男孩。秀才想說話卻說不出,隻能哭笑。到了三歲,頭頂囟門閉合後才能說話,想起前生的事曆曆在目。知道鬼神敬重孝子,于是一舉一動全都謹遵父母的教誨,沒有半點違背,父母更是愛如珍寶,因前生所讀的書一字不忘,十三歲就考取了秀才,十七歲成進士,被授予禮部主事。父母去世後,主事守孝三年,二十歲娶妻生子,之後再次進京任職。

某年元月初一大朝,主事随班禮畢,皇上退殿。一個太監上前,問過主事姓名官職後,說:“某親王有命,請主政公今夜入府有話。”說完送他一個牙牌。當夜,秀才轉世的主事持牙牌到了親王府,見到王爺,俨然就是地府中看到的大胖和尚。王爺笑着迎接他,說道:“還記得以前的事嗎?”主事跪倒說:“不敢忘了您的大恩大德!”

落座後,王爺說:“今日殿堂上遠遠看到你,見你還是原來的樣子,是以找你來叙叙舊。你現在身在仕途,但是人世紛紛擾擾,哪如修行快樂。我今生不食葷,這都是前生所作留下的,今生隻能默默地遵守,這些都不能讓父母知道,然而即使這樣我還時時擔心落入紅塵,不敢稍生妄念,現在想一想,你何不棄官入道呢?”

主事說:“我也這樣想,但是孩子還小,實在難以放下。”王爺說:“這不難,你還記得那個乞丐孝子嗎?他會來幫助你的,但是不要對外人提起這件事,你隻需等待時機。”主事準備告退,王爺再次叮囑:“你去後就不必再回來了,修心最重要,無需多囑咐了。”主事拜謝而出。

不久,琉球國(今日本沖繩)入貢請封,皇帝派主事做正使前去招撫。主事在海上航行幾天後,到了琉球,國王隆重接待,隻見琉球國王披散着頭發,瘦削的臉型,還帶有幾分前世乞丐的模樣。各種禮節過後,國王拉着主事的手說:“還認識賤丐嗎?”說完二人大笑起來。主事說:“大王的孝心感動上天,今天做一國之主,我和大王相比,真是微不足道啊!”國王說:“你作為天朝的使者不必謙虛,我還有事要托付辦理。”主事離開的時候,琉球國王送他萬兩黃金,托他重新安葬前世的母親,剩下的金子就留給主事。

國王 王爺 大臣的前世今生 人的富貴源找到了

事畢還朝,主事升遷郎中,以酬其勞。前去拜訪王爺,王爺已經去世了。郎中深感人世如夢,于是辭去官職,回到鎮江。他完成了琉球國王的囑托,重新安葬了琉球國王前世的母親。又念及家裡三代親人棺木還未下葬,又回到上世居住的地方,老妻早已故去,破屋中共有八口棺材,他都一一厚葬。把剩下的金子,交給這世的妻子撫養孩子,然後自己找一座廟宇出家修行去了。

芗厈說:因為人隻知道今生,是以一生渾渾噩噩。如果知道前世今生,嘗盡人世間的苦辣酸甜,人生的意義在哪呢,不趕快入空門,還想到哪去呢?

我覺得還是王爺那句話說的好:“修心最重要”,不管身在何處,是何階層,如能時時在心性上下功夫,才能了悟人生的意義。

參考文獻:

〔清〕吳熾昌:《續客窗閑話》第四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