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作者:史論

這座寺廟建于公元307年,至今已有大約1700年的曆史,坐落在北京西部郊區,曆經多次改名換姓。

唐朝時改為龍泉寺,清朝康熙年間對它進行了大規模地整修,并以岫雲寺為名。但這座寺廟在北京人眼中地位極高,民間都稱它為潭柘寺。

這座寺廟在大陸衆多寺廟中并不起眼,且占據面積不大,但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最牛寺廟,建造過成

潭柘寺建在山頂,坐北朝南,周圍有九座山峰。整體布局随山勢而動,在修建的時候,神殿是主要建築,在中央。

在後來的發展中,清王朝的擴建工程規模最大,在正中的基礎上,在左右兩邊各建一座庭院,并沿道路延伸。

相傳潭柘寺是在晉代和唐朝建立的,但是有關寺院的結構卻沒有任何記載,到了金朝,才有了少許記載,這是一座巨大的建築,需要建築十年之久。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明朝日本德始無初禅師在明朝永樂年間抵達中原,明成祖朱棣命他為龍泉寺的住持,并花費巨資修繕寺院。明末宣德戊申元年春,入燕京,在龍泉寺的右側,建庵一區,用來裝飾寺廟的大殿。

之後大明正德六年,于弘治十年,戴公司禮來到了潭柘寺,和尚說:“這裡有一座名為龍泉的古廟,年代久遠。”戴公以積攢的糧饷,請朝廷賞金,使殿宇和廳堂煥然一新。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從康熙起,清朝的皇帝與後宮妃子們也對潭柘寺頗有好感,部分建築也進行了整修,随着潭柘寺名聲大噪,民間的各種香會、捐款也越來越多,一些民間捐款的事迹,都被立了碑文。

潭柘寺在民國期間,基本上保持了晚清的風格。隻是有很多廟宇的名字和作用有所改變。1956年,潭柘寺由北京園林管理局接管,至今已經成為北京的一個旅遊勝地。從立國之初到現在,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潭柘寺廟,皇家寺院

潭柘寺的命運最重要的轉折點是唐朝。武則天時期,華嚴禅師在幽州總督張仁願的協助下,擴建了寺廟,更名為龍泉寺。唐武宗“滅佛”的時候,這座寺廟被毀,直到五代、後唐,寺廟才恢複了繁榮。

金朝皇帝元年,金熙宗皇帝來此朝拜佛祖,出資修建了一座大萬壽寺。金章宗也來此賞鳥,在他的住處建了一座小廟,取名為“雀兒庵”。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十三世紀,忽必烈之女妙嚴為了為自己的父親贖罪,每天都要向佛像祈禱,一年又一年,她的雙腳在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妙嚴公主去世後,将其安葬于寺前的大廈,并建造了18米高的妙嚴法師塔。

明朝初期,輔佐朱棣“靖難”謀奪皇位的姚廣孝,曾經辭去官職前往潭柘寺潛心修煉,朱棣更是親赴潭柘寺探望故人。後來明宣宗孝誠皇後、神宗之母慈聖皇太後等,都在潭柘寺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至清代,清政府對潭柘寺十分重視,三代皇帝康熙、乾隆三代皇帝專程來此參觀。

特别是康熙、乾隆,幾次出資修複潭柘寺,本人更是親居于廟宇之中,可以說是潭柘寺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雍正将大量自己的墨寶贈給了潭柘寺。

清王朝對潭柘寺的重視程度更高,康熙三度前往潭柘寺,并親自派遣震寰和尚主持潭柘寺,欽命為“大律師”,并撥出寶銀一萬兩,修繕寺廟。康熙三十六年,賜岫雲寺,并親書“岫雲”。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素來不常外出的雍正,也到潭柘寺拜佛。乾隆皇帝喜歡遊山玩水,四處題字,他也跟着爺爺一起去過潭柘寺,每一次都會得到一筆豐厚的賞賜,還會送上匾額、對聯、器皿等,乾隆二十六年,他還賜下一尊金護身符,和方丈一起走了進去。

受先帝的影響,後妃、王公大臣紛紛到潭柘寺朝拜、遊覽,與僧人一起參禅、誦讀經文。潭柘寺東邊的延清閣、流杯亭、行宮等都是為迎接皇帝和太後而建,是以潭柘寺被稱為“天下第一寺廟”。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而當地人則把潭柘寺叫做“惹不起”!按照清朝的慣例,潭柘寺是宛平縣的地盤,但潭柘寺對六品官員卻是不屑一顧。光緒年間,一名新任縣令去潭柘寺“拜山”,方丈卻不肯現身,隻是派知客僧去處理。

清王朝覆滅後,潭柘寺重新和軍閥扯上了關系,張作霖和吳佩孚也被奉為座上賓。每逢吳佩孚過生日,每逢農曆三月初二,老僧人都會親自登門祝賀。吳佩孚過世後,純月方丈為吳佩孚,親赴潭柘寺,為其主持十三台大忏。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武警站崗,守護寶物

潭柘寺中的珍品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觀音殿西側,挂在龍宮前面的一條石魚。它垂在龍王殿的廊檐下,敲打起來,發出清脆的響聲。

石魚長度一米五,重量一百五十公斤,由于石頭中有金屬成分,是以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傳說石魚是南海龍宮的鎮國之寶,龍王将其獻給玉帝。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每年都會發生一場大幹旱,一場瘟疫爆發,玉帝陛下降下一條石魚,僧人将其懸挂在龍王殿内,石魚有十三處,分别代表着一個省份的旱情,哪個省份發生幹旱,就會有一個地方下雨。傳言生病的人,頭疼的時候,敲魚的肚子,都能治好。

另一件極品就是潭柘寺的大銅鍋。在天王殿的東邊,有一間屋子,廚房裡有一口直徑1.85米的青銅大鍋。這是僧人做飯用的“小鍋”,而另外兩口大鍋,則是三米多寬,兩米多深。

這口鍋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可以在烹饪的時候,将沙子與米飯分離,所有的沙子,都會落入鍋内的一個凹槽中,這就是所謂的“不漏米”。傳說潭柘寺曾經有過“三千僧,無名僧”的說法,“來而不拒,去而不留”的說法,可見這口鍋的容量之大。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另外一個極品就是千年杏樹,它位于大雄寶殿後方的毗盧閣,亭子前面是一座院子,院子裡種着兩株奇異的樹木,一株“帝王樹”,高達四十多米,直徑四米,需要六個人環抱,據說這是遼朝的遺物,上面刻着甘龍的禦玺。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據說,每當清朝的帝王登基之後,它的根部就會有新的枝條生長出來,與它的枝幹漸漸融合在一起。每一位帝王去世,都會有一根樹枝被折斷,一千多年過去了,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

後來,古人在西邊種了一株銀杏樹,名為“配王樹”,高三十多米,後被稱為“公孫樹”。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東面有一座名為流杯亭,亭内懸挂有乾隆親筆題寫的“杏亭”橫匾。泉入溝渠,經彎彎的水槽而出,杯亭内槽寬10厘米左右,傳說古人把酒杯放在水池裡,酒杯随水飄動,坐在不同的地方喝杯酒。

在北京,故宮、中南海、圓明園(原址)潭柘寺、恭王府各有五處。其中以潭柘寺流杯亭、中南海水聲最為著名。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另一件精品是大雄寶殿殿頂的構造,中間的兩個巨大的琉璃貓吻格外顯眼。“鸱吻”是傳說中的九種龍中的一種,是用來建造房屋的,可以防止火災。

傳說中,這座寺廟沒有根基,隻有一口深潭,名為“海眼”,池中有一條巨龍,每天都要來聆聽華嚴老祖的講道。

有一天,潭龍要開山建廟,一場暴雨過後,水潭變成了一大片空地,潭龍從水裡鑽了出來,躲進了後山的水潭裡。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這座寶殿的脊梁上,雕刻着一隻“鸱吻”,栩栩如生,仿佛要騰空而起。這樣的裝飾性結構,在北京古建築和中國的寺廟建築中都很少見,我也是頭一次在潭柘寺看到這麼精緻、氣派的“鸱吻”裝飾。

根據建築的等級,動物越高,數量就越多。在中國,隻有紫禁城太和殿屋頂上的神獸才能擁有十隻。

潭柘寺的動物規格為七隻,僅低于天安門廣場的等級,與皇宮的等級相同。潭柘寺和雍和宮的動物數量為七隻,說明潭柘寺的地位很高。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潭柘寺擁有大量的曆史文物,很多人都來參觀。這裡有一首由清朝皇帝在潭柘寺所作的詩句。在建寺方面,潭柘寺始建于一千七百多年,是北京地區第一座佛教寺廟,在民間流傳着“潭柘寺”和“北京城”的傳說。

潭柘寺有很多珍貴的文物,為了保護古物,還有武裝警察在這裡看守。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曆史發展,建築演變

政治和宗教是互相影響的,統治者依靠宗教來鞏固權力,而宗教則是依靠朝廷的力量來發展和發展。

佛教門派對寺院的建設有很大的影響,各門派雖然同出一脈,但修行方法、戒律等各有差異,是以所需的建築面積也會有所不同。

華嚴和尚創立潭柘寺,創立華嚴宗,後禅宗興起,潭柘寺逐漸發展為禅寺,至金、元兩朝,佛教十分重視,元妙嚴公主在潭柘寺出家。

清朝吸取順治皇帝的教訓,改禅宗為律宗,并在此期間增加了戒壇等建築,使西路地區更加完善。民國後提倡信仰自由,對潭柘寺的宗派産生了沖擊,對寺院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影響。建國後,潭柘寺作為旅遊景點,除了宗教活動之外,還增加了供遊人的設施。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潭柘寺建築形态的演變,是一條明晰的曆史脈絡。潭柘寺在晉唐、宋遼、金代的戰争中,曆經多次的戰争和重建。

元明兩代,漸漸被朝廷所重視,并相繼進行了修葺和擴建,初步形成了佛教的基本結構,以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毗盧閣等為中心。

康熙時期大規模的擴建,使潭柘寺的規模增大,東邊的宮殿和西邊的一些建築也随之增多。清中葉,大悲壇,安樂延壽堂,西觀音洞等建築相繼建成,以擴建寺院的規模。

在民國期間,寺院的布局沒有太大的改變,隻是在不斷地進行維修。建國初期,潭柘寺作為校舍,其建築職能也随之改變,但因當時的文物保護政策,建築主體得以儲存,并在山腳興建了職工宿舍等。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現在潭柘寺由園林部門管理,作為國家風景名勝區,由于遊客的需求,很多建築功能都有所改變,但是建築的主體結構得以保留,是大陸寶貴的古代文物。

古代潭柘寺的核心是半山腰的佛教道路,初期修建的規模不大,是以居住路線等都沒有占到主要的位置,後來又修建了一條西邊的講經區,作為主要的輔道。

康熙時期,大量擴建了皇宮,使居住區域擴大了好幾倍,東路的主要建築是由皇家的活動路線組成,與佛教、講經的道路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和安全性。

在清中葉,除了改善寺院的總體布局,還在寺院的主體外修建了老虎洞、安樂延壽堂、慈悲院等建築,它們位于正門外,由東、西門分隔,道路相對獨立,功能各異。建國後,以寺院為主要旅遊資源,以觀光路線為主。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結束

廟宇向來是個聖潔之地,來此的人,皆因祈求祈福;或因其它原因,保佑平安。如今大陸寺廟旅遊正蓬勃發展。

廟宇旅遊也成了大陸旅遊業不可缺少的一環,但在大陸的一座寺廟裡,二十四小時都有武警把守,有全副武裝的警察輪流巡邏,而且每天前往潭柘寺的人絡繹不絕,這也是為什麼這裡的人都說他的身份比較高的原因。在北京,也有一句名言:第一個叫潭柘寺,第二個叫北京。

由此可見,潭柘寺在老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派武裝警察也是因為,國家為了在寝室裡保護文物,不讓竊賊有機得逞,于是,派出武警駐守。

中國有一寺廟,廟不大門口卻有武警站崗,它有何過人之處?

參考文獻

[1] 茅子芳.潭柘寺,與皇家結緣的寺院[J].知識就是力量,2009(01):72-75.

[2] 林建新.潭柘寺的古建築藝術[J].長江建設,1998(01):30-31.

[3] ]沈安楊.潭柘寺格局曆史發展及影響因素[J].古建園林技術,2019(03):60-6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