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作者:澎湃新聞

1.

20世紀末,是香港電影"最黑暗的時刻"。

人才流失、盜版、星光熠熠,不用說曾經可以依靠日韓、東南亞這些國外市場,甚至香港本土觀衆都被好萊塢商業大片收割,而合拍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導演們"北上"或幾年後。

雖然短小精悍的拍攝風格讓香港制作的電影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放異彩,但與制作精良的好萊塢廣告相比,難免有一種粗暴制作小作坊的感覺,香港電影制作人悲哀得決定改變。

為了拯救市場,張志良和張同祖、羅啟瑞、爾東生、王嘉偉、徐安華、管金鵬等20位香港導演發起成立"創意聯盟",意在降低演員報酬,節約成本,增加電影制作成本,創作出高品質的作品。

第一個為創意聯盟制作電影的是張亮,他計劃模仿卓别林的《小子》,這是一部關于父子關系的電影,名為《頭人》。在粵語中,飛蛾是一種形狀像仙球的植物,但形狀要小得多。他希望香港電影的活力能像頭一樣頑強,"附着在路人身上。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流星電影的靈感來自The Kid。

不過,電影在選角階段會遇到問題,電影預算非常少,需要演員不付錢出演,當張麗亮談到錢的時候,很多著名演員都委婉地拒絕了,而在爾東升和張國榮合作之前,男男女女,讓張亮不妨請張國榮看看。

在爾東升的介紹下,張國榮和張亮關于咖啡店的事情,并告訴張亮把劇本給他,馬上就給回複,毫不拖延。

張亮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和詳細的修改,令他印象深刻。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于國榮、張國榮、狄龍出席流星簽名會

随後任大華的妻子闫闫,作為模特,她沒有出現在任何影視作品中,而任大華聽說張國榮是英雄,于是鼓勵妻子加入集團,他覺得與這樣的前輩合作是難得的機會。

然後是狄龍,在《英雄自然》之後,張國榮和狄龍将不再合作,狄龍的妻子也希望他能加入影片,而狄龍本人在看完劇本後,也立即成為了影片的一部分。

張國榮的超級巨星魅力迅速聚集到強大的主演陣容中,而隻是象征性地拿到了一美元片酬,張亮被大大感動地将張國榮列為與他一起擔任電影制片人,這不僅僅是一個名字、選型、光譜、劇本,張國榮都參與其中。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流星海報

該團體的延伸超乎想象,電影本身也打算用經典的《小星星》作為主題曲,但歌曲的版權費太貴而無法停止,于是張國榮為電影寫了主題曲《流星》(後來改名為《小星星》),然後才取了晦澀難懂的名字"小人物"。

2.

這部本應拯救市場的電影以233萬港元的票房慘敗告終。

後來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流星,張國榮隻是笑了笑,說電影"垮台了",他自己也反映,如果搶救,勢必有賣片需要賣的商片,雖然初心不錯,期待文學片為香港電影回歸遊戲, 這不是工作方式。

1999年上映的《流星主義》目前豆瓣上有8.6分(10.3萬人)的高分,而IMDb則是相對客觀的6.6——配樂對比如此之大,因為真的是一部沖突的電影,如果單純看電影的劇情,流星的劇本太弱了,但如果對張國榮有好感, 很難不喜歡他在電影中的樣子。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流星的照片

這部電影是張國榮唯一一次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飾演父親的角色。絕大多數人提到張國榮,想到程蝴蝶衣,何寶榮和徐柴(阿飛)這些角色,無疑都有很多電影經典,也給人一種陰郁而特别的感覺,似乎這個世界隻有這個人,誰也無法複制這個角色。這也引出了張國榮最常見的一個誤區:隻要他演得好,就是因為他的性格。

最後,"流星"是一個為他命名一次的小地方,他飾演的李兆榮本是證券公司的進階經理,金融動蕩讓他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最後一晚在遊艇上,他發現了被遺棄的嬰兒明牌和一封信,明牌的母親希望有錢人能撫養他, 雖然阿戎自己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他還是收養了明牌。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父子倆住在養老院的天台,靠阿榮送零工生活,有刀口豆腐心的電影警龍先生,還有一位心懷暖心的養老院經營者蘭姐,還有一群和睦鄰鄰居,偶然巧合,明柴和他的親生母親邵君相遇, 而阿戎非法收養身份也得到了政府機構的關注,再加上阿戎的經濟狀況也越來越捉襟見肘,一個悲傷的故事。

隻是從我對劇情的簡單介紹來看,相信你已經可以看到劇本不合理——明柴的生母是怎麼登上遊艇的?阿榮為什麼不把明柴交給社會福利機構?一個進階經理身不由己,難道他要靠體力勞動生活嗎?

為了避免戲劇化,我在這裡不把劇情展開更多的沖突,其實可以看到原作為了自理對劇本所做的修改,比如阿榮是陪着明柴選擇這種工作和遷就的,但這個細節的意圖還是無法解決整部電影的核心沖突: 阿榮對明柴的依賴,實在是很有說服力。

加上整部電影的主要沖突還不清楚,即使支援你看完整部電影的驅動力也不足,是以商業上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3.

這部電影最大的收獲是張國榮的魅力。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胡子拉扯着他向下看,你也可以看到他在天空中圍繞着孩子們看到星星的溫暖,這是他電影獨特的電影體驗。

戲外,張國榮和明柴飾演的演員葉景軒也像父子一樣相處融洽。拍攝《流星》時,葉紫陽還不到四歲,比片中年齡還小。明柴這個角色原本應聘演員和另一個大一點的孩子,但看完葉景軒的表演後,張亮和張國榮被他的本性和精神所感動,同意由葉景軒主演。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張國榮、葉景軒

張國榮的母親在拍攝期間剛剛去世,但制片廠裡沒有人覺得他失去了近親,影響了工作狀态,即使沒有他的戲,他也趕到制片廠幫助小演員葉景軒進入情緒和狀态,當時張國榮和葉景軒兩個人物形影形影不離, 培養親密的感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在自己擔任導演期間,短片《煙飛出雲散去》的導演,會再次選擇葉景軒來扮演他的兒子。

想想20世紀末,張國榮用1元電影買電影

倒計時專輯封面

另外,粵語主題曲《小星星》是張國榮作品中一首非常有特色的歌曲,你幾乎找不到風格相似的歌詞,雖然不是主打,但又與後來的代表作品《左右手》一起,粵語的雙版被收錄在他加入的萬能唱片之後的重要轉型專輯《倒數你》。。

閃亮之星

多少個世紀

很明顯,休閑是最終的祝福

流星的一天

與您相比

你會發現一切都有一個截止日期

小星星

無人能為人知的重頭戲

我忘不了

現在聽起來,這首歌不僅适合電影的明柴,也适合張國榮死後我們懷念的聲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