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雪峰委員:傳播知識遠遠不夠,科普要培育公衆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文彙網

現有科普文創分類過于狹窄,難以容納數字化時代下不斷湧現的新穎而多元的科普形式;科普效果評價名額容易“以數量代替品質”;參與科技傳播者缺少晉升管道……連續四年關注科普創作與傳播,上海市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姜雪峰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上海科普已進入高階發展時期,需要關注一些深層沖突,多元度舉措加以推進。

姜雪峰委員:傳播知識遠遠不夠,科普要培育公衆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上已經不僅僅将科普作為青少年教育手段、社會認知提升的引擎,而是将它作為政府管理規劃、産業投資布局的内标。”他呼籲,從服務國家高品質發展、對接上海建立全球科創中心的目标出發,上海的科普工作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播型,轉向培育公衆分析判斷事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海十四五規劃明确,要打造全國科普高品質發展标杆的目标,科創中心在科學傳播發展方面的優勢明顯:科技人才資源位居全國前列,約23.66萬科普人員,率先開展推進培養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試點工作的城市之一。但是,通過調研,将國内科普從業人員、科學教育者、科技工作者,跟蹤與評估科普場館與科學家科普活動效果與國際上進行比較後,姜雪峰發現,上海科普存在迫切的轉型需求。

姜雪峰首先在提案中列出了目前上海在科學普及中存在的一些沖突,比如,科學與科普的兩翼缺乏“粘合劑”。“科研機構與科普場館之間的合作缺乏長效而廣泛的機制,導緻穩定性與持續性在不同程度上缺失。”他說,同時,科技成果如何有效轉化為科普資源,缺少專業性指導,科技工作者與科普人員以摸着石頭過河的方式,科普專業性與科學性亟待提升。

他提到,國際上對促進科學傳播專業化的呼聲越來越高。近年來成立的“科學的公共價值國際科學咨詢委員會”,是科學家和科學傳播領域的研究者共同完成的,目的就是推動全人類了解和信任科學。

“世界各國紛紛舉辦圍繞科學傳播的科學論壇,解決社會面臨的與科學有關的社會争議,諸如人類基因編輯、核燃料裂解等問題。近5年,美國科學院專設資助科學傳播學,希望以此推進對政府管理程式、教育項目重組、職業規範更新。”他希望有更多人認識到,科普不僅僅是青少年教育手段、社會認知提升的引擎,它也是政府管理規劃、産業投資布局的内标。是以,需要讓科學傳播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進行全面行業融合與政策調控。

此外,大量豐富的科普工作及其效果需要被“關注”到,科學傳播的品質與效果的評價體系還需要更加精準。他認為,現在對已有的科普文創形式界定過窄,除了科普展覽、科普書籍等,數字化時代出現了大量形式新穎而多元的科普形式。這些以新媒體形式進行的科普不僅便捷低成本,而且這種方式正在逐漸占據主流位置,公衆對其說服力和信任感也越來越認可。“現有科普文創分類顯得狹窄,對更多元的科普文創形式需要進一步地挖掘與鼓勵。”

姜雪峰委員:傳播知識遠遠不夠,科普要培育公衆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還提出,現有的評估名額主要以知識測評為主要次元,并不能全次元評價科普的好壞,容易産生以數量代替品質的評價,忽略深度上的深耕,科普容易産生低水準重複,由此也會影響深耕科普人員的積極性。

姜雪峰對比了去年頒布的《科學素質綱要(2021-2035年)》與2006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發現其中一個重大變化是,2021版将科學精神放在首位,科學思想緊随其後,然後是科學方法,最後才是科學知識。而此前的《綱要》是将科學知識放在首位。這種優先性從“硬素質”到“軟素質”的變化,意味着科普工作要加強科學精神與科學思想的傳遞,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的傳遞。

“要服務國家的高品質發展、對接上海建立全球科創中心的目标,需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播型轉向培育公衆分析判斷事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認為,科普的評價标準也應分門别類:分類導向、分類支援、分類研究、分類評價。增強科學史與科學任務研究的獎勵支援,注重科學家自身科學精神的提煉。

高品質的科普需要原始創新科技工作者的參與,“如何調動元科普人員、原始創新科技工作者,顯得尤為重要。”姜雪峰提議,應在晉升管道、經費投入與獎勵政策上,為科學普及創造條件。目前,科普創新資金扶持力度較科研經費相比仍少很多,使用難度較大,在職創業政策難落地。這容易造成造成科普從業人員動力不足,影響從社會組織中吸引更多人員實作多主體科普的可能性。他提議,上海應建立市級科學傳播研究中心與平台,逐漸推進高校科普專業設定,逐漸建立科普研究類科技工作者序列,逐漸建立科普人才晉升管道,建立科學傳播職稱及體系的完善。

作者:許琦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