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娶福建女孩,務必先來了解“三茶六禮”,助你離成功更進一步

作者:傳家茗作
想娶福建女孩,務必先來了解“三茶六禮”,助你離成功更進一步

在古代,結婚可是頭等大事,禮數自是不少的。中國地域寬闊,各地的婚俗皆有差異。

其中,“嗜茶如命”的福建人,連結婚都和茶有關。快跟着小編一起去了解下福建中式傳統婚禮的重要構成部分——“三茶六禮”。

“三茶六禮”,在衆多文學作品記錄下的這些語言,反映了茶曾經是傳統婚姻禮儀中重要的聘禮,茶與婚禮有着密切的聯系。《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鳳姐笑着對林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李漁《蜃中樓·姻阻》有:”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禮行到我家來”。而魯迅《彷徨·離婚》中愛姑說:“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擡來的呵!”

想娶福建女孩,務必先來了解“三茶六禮”,助你離成功更進一步

以茶為聘禮之一,起于何時,尚難确考,但茶與婚禮結緣,最初可能是從古代女子出嫁時嫁妝開始的。據《藏史》記載:公元641年,藏王松贊幹布到大唐請婚,唐太宗遂将宗室養女文成公主下嫁于他。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陶器、紙、酒還有茶等物品作嫁妝,茶葉輸入西藏亦由這一年開始。顯然,唐代茶葉是作為嫁妝,還不是後來意義上的茶禮。

已知,宋代就把茶列為聘禮中的重要禮物,幾乎成為不可或缺之物。從此,民間即稱送聘禮為“下茶”;女子受聘,謂之“吃茶”或“受茶”;所謂“三茶”,就是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洞房裡的“合茶”。

“三茶六禮”作為福建一種古老的鄉風民俗,在其長遠的地域文化中源遠流長,成了“明媒正娶”的代名詞。男方托媒人攜茶禮向女方提親後,姑娘要有禮貌地按輩分高低、年齡長幼依次敬甜茶,稱之為“下茶”。女方如果同意婚事,就收下男方的禮物,稱為“受茶”,到男家後,就要舉行“合茶”大禮。即使是貧窮人家,聘禮中茶餅也是少不了的,甚至連女家的回禮也多使用“茶餅果物”了。

以茶為聘禮,其取義被福建人所共識。古語雲:“種茶必下子,若移植則不複生子,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故有取。”因為茶樹隻能從種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故又稱茶樹為“不遷”,視茶為至性不移的象征。而茶樹多籽,可象征子孫“綿延繁盛”;茶樹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愛情“堅貞不移”,又寓意愛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想娶福建女孩,務必先來了解“三茶六禮”,助你離成功更進一步

故行聘用茶,非取其經濟的或實用的價值,而是以茶的特性暗寓婚約一經締結,便鐵定不移,絕無反悔。基于茶禮的取義,民間有“一家丫頭不吃兩家茶”的說法,人們也是這樣信守的。

福建許多地區還有“謝媒禮”,在諸多禮品中茶葉必不可少。男女婚姻成功,新婚夫婦或家長要向媒人登門緻謝,有人開玩笑說,這是因為做媒人的來往奔波,費盡口舌,故而送茶葉給他們泡茶解渴。

不難看出,茶禮聘禮的形成與延續,其特殊的文化意義,也與茶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有關。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葉已被人們列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資之一。

伴随這一過程,茶禮為廣大群眾所普遍接受,根植于民間社會生活的沃土之上。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