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 天下之治不進則退

作者: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吳榮生(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泰山學者青年專家)

近日,習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訊會議,并發表題為《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的演講。其中指出:“‘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世界總是在沖突運動中發展的,沒有沖突就沒有世界。縱觀曆史,人類正是在戰勝一次次考驗中成長、在克服一場場危機中發展。我們要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一語,出自南宋大儒呂祖謙的《東萊博議》。呂祖謙的曾祖呂好問在南宋初年“以恩封東萊郡侯”,當時學人多稱其伯祖呂本中為“東萊先生”,呂祖謙則稱為“小東萊先生”,後世則一般統稱呂祖謙為“東萊先生”,将其與朱熹、張栻并稱為“東南三賢”。《東萊博議》為呂祖謙研讀《左傳》所寫的一部讀書筆記,又名《左氏博議》。呂祖謙撰寫此書乃“為諸生課試之作”,也就是作為當時科舉應試讀書人的參考書。該書行文議事充滿思辨論證,又加入了個人對曆史與社會的深切體悟,成為南宋至明清科舉士子追捧的議事策論之範本。

《東萊博議》所評論的主要是錯綜複雜的春秋史事,表達了呂祖謙對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的看法,所論述的内容大多涉及國家法治和當時的國際關系問題。“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是呂祖謙對魯僖公九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所作的義理發揮。大意是說,天下各種力量此消彼長,不強盛就會走向衰落;治理國家若不尋求發展進步,已有的和諧穩定就會遭到破壞,社會則将面臨倒退。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魯、宋、衛、鄭、許、曹等國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相約“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周天子派宰孔參加,賜給齊桓公王室祭祀祖先時的祭肉,加爵位一級,并允許他不必下拜受賜。齊桓公召管仲商量,管仲認為如果君不講君威、臣不守臣禮,将會是造成禍亂的本源。于是,齊桓公堅持下階再拜稽首,然後才登堂接受胙肉。這标志着齊桓公已成為周王承認的合法霸主,齊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但此時齊桓公和管仲都已是人生暮年,随着霸業的建成,志得意滿的齊桓公也日益驕縱而忘乎是以。是以呂祖謙評價他:“所期既滿,其心亦滿,滿則驕,驕則怠,怠則衰。”不久之後管仲離世,齊桓公愈加昏聩無能,齊國也由盛轉衰。呂祖謙感歎道:“抑不知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強而止于強者,必不能保其強也。伯而止于伯者,必不能保其伯也。”

“以史為鑒”“察往知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曆史智慧,也是中國曆史發展經驗的深刻反思和總結。在中國曆史上,不管是經曆巨大社會變動而建立起來的新王朝,還是遇到統治危機的當朝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從治亂興衰的曆史經驗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周滅殷商之後,面臨着殷民反抗和鞏固統治的壓力。殷商為何敗亡?周政權如何避免重蹈殷商覆轍?由此思考而形成了“宜鑒于殷”的觀念。

《詩經》雲“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尚書》言“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都将夏、商興亡的曆史引為統治者的借鑒。西漢建立後,劉邦便命陸賈“試為我著秦是以失天下,吾是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于是便有了總結政權興亡曆史經驗的政論之文《新語》十二篇。其後,漢文帝時賈誼所撰《過秦論》,漢景帝時晁錯所作《舉賢良對策》等,都以曆史上的經驗教訓作為治國理政的參考。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經常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語警醒自己,他不僅下令組建史館撰修《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等前代史,而且還親筆撰寫了《晉書》中的部分史論。“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李世民對曆史經驗的重視與借鑒,不僅幫助他開創了“貞觀之治”,也為之後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呂祖謙生活的南宋處于内憂外患、危機四伏的時代,偏安江南一隅的宋廷不僅面臨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南下的威脅,而且内部的階級沖突也日益尖銳。以天下為己任的南宋士大夫紛紛著書立說,懷揣着憂國憂民的報國理想,從曆史發展中總結經驗教訓。呂祖謙也是一個滿懷憂患意識的思想家,“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正是他在時代之憂、曆史之思下發出的呐喊。

從中國傳統史鑒思想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國家治理沒有終點,社會發展刻不容緩,如果驕傲自滿,必将重蹈盛極而衰的覆轍。唯有以史為鑒,勇毅前行,才能行穩緻遠,履險若夷。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0日0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