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浩:為什麼散戶想逢低買入都做不下來?

作者:小蜂财經

小編按:

周三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早間維持窄幅震蕩,創業闆指持續走弱。午後指數震蕩走低,創業闆指盤中一度跌近3%,臨近尾盤前指數有所回升。成交連續第14個交易日破萬億。截止收盤,滬指報3558.18點,跌0.33%;深成指報14207.19點,跌1.28%;創指報3075.98點,跌2.17%。

今天三大指數全線下跌,與昨天走勢恰好相反。現在來看,分化格局使得市場操作的難度在加大,對于市場,投資者該如何看待和解讀呢?狼帥陳浩的最新觀點不可錯過!

陳浩:為什麼散戶想逢低買入都做不下來?

陳浩

我覺得未來大趨勢肯定是震蕩盤上,但準确地把握短線的波動,這是極其困難的。是以市場如今是一種特殊構型的牛市,我把它歸類為叫震蕩式慢牛,這一點我還是希望中小投資者信服的。因為大資料統計,整個指數有那麼多基金、那麼多長線投資者、價值投資者、成長投資者都赢了,但是散戶熱衷于交易,但依然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市場分析

對于未來,市場雖說越來越大,但實際上越來越小,我個人估計集中被機構持有的股票不會超過500隻,機構涉及的股票不會超過1000隻,非常的嚴。優質個股就是兩條,其實一條就是ROE淨資産收益率必須得不錯,及格線是8%,低于8%的淨資産收益率,你就得去找它有什麼特殊的理由,讓你忽略它業績不佳也願意終身持有,就是說現在不問價格也可以持有三年這才叫優質。目前講炒股票得看天花闆,天花闆在哪裡?有的擡頭一看發現看不見,這種股票就是好股票;但擡頭就能看見天花闆了,你說它現在價值低估了三塊錢,這種股票恐怕就是高位了。是以沒有天花闆的股票也就300隻左右。這不是說真沒有,是你現在看不見,這意味着現在距離天花闆還遠。

不過我給大家的建議叫“散投”,就什麼事情你要覺得有人說得有道理,你就來點,但千萬别集中配置。因為我看有些散戶炒股的習慣,有人一說哪隻股票好,他把所有都賣了,他一下就賭那個。再有名的人出的單一的建議都是不靠譜的,比如消費,總有人跟你說多少年前買多少錢的茅台酒現在都發了……有本事你現在把所有資金都擱在茅台上,其實是很難承受它的波動的,它的經營政政策微一調整,影響的财務報表這都不隻是幾百億幾千億的問題。

機構分析

現在大家都看明白了,機構是無法割韭菜、無法擇時、無法轉換賽道,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因為市場在任何賽道上的流動性都不足以支援一個爆款基金經理出貨。你看現在我們管錢最多的基金經理已經一個人上千億了,每天在某一個賽道上的交易額得有多少億,根本就不支援他動。是以機構的股票就長期固化,固化的結果就造成它們都是天價高位控盤股,交易也比較清淡,就跟茅台是一個模樣,總會每個階段淨值往上飄那麼幾檔,大家看基金大家不是看基金賺了多少錢,是看淨值走高了多少,所有持有人都很高興,因為他們玩的是這個遊戲。

但是同時,機構對公司各有各的看法,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推薦一隻基金的時候,一定得相信它的十大重倉股雖然在高位、但是看不到天花闆。一旦看到天花闆了之後,就是機構踩踏,這隻股票就沒了。可是機構是分散的,你看它過去12個月收益就100%了,就相當于一隻股票丢了,那不就隻有1%?機構不怕這個。

政策分析

資本市場很殘酷的,你赢了别人就至少不赢甚至得虧。是以你永遠得想多數人是怎麼樣思考問題的,你必須找到一個解,這個解跟多數人沒有關系。當大家都知道應該逢低買入的時候,就一定有5%的人更激進一點。比如大家看看過去的k線圖,覺得12%左右的指數的跌幅我買,能舒舒服服地做12%的短差,結果有人更急一點,剛跌3%,他就下手了,還有跌4%下手的,有跌5%下手的……結果還沒跌到6%,供求關系已經翻過來了,結果就會造成向上突破最後的那一波回檔就回檔一點點。畫出的曲線是什麼樣呢?就是先沖上去回落,再沖上去,悄悄地一回落,往上一勾就走了,這叫什麼呢?這叫技術上的上升三角形,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逢低該買入,是以就低不下來了。

那就有人說,你看一輪牛市比如從3000點到6000點,指數才翻一倍,要想掙兩倍怎麼辦?假如我中間做幾個短差,掙30%就走了,然後回撤15%就回來;再掙30%,再回撤15%回來……假如這麼一路做好了,結果就可以把指數的翻倍擴充到一倍半、兩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就問一個問題了,牛市是不是一波比一波高?如果你手指頭總是在賣出鍵,你能逃到頂嗎?肯定就晚了。

我們還有一個定理,叫右側交易不可行,你說我看到了市場的頂部迹象我再走,我船小好調頭。為什麼就不能走呢?因為散戶集中持股的個股一般都是超前于指數的右側信号而開始深跌;當你覺得指數不行了,個股已經完了,這個時候大家就不想逃的問題了,大家想的是等回本了再出貨,是以這種事是比比皆是,不是說你幻想一個掙錢的方法,你就能實作它。我這是苦口婆心地跟各位說,不要做幻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