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作者:南京栖霞山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1月20日10時39分,迎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寒氣逆極》

作者丨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

什麼是寒?象形文字,寒字,最上面的寶蓋兒,代表的是一間屋子。最下面的兩點水,代表的是屋子外面的冰。而中間的部分,代表的是一個人晚上鑽到草堆裡蜷曲着身體睡覺。是以自謙的說法,自己的家叫做“寒舍”。貧苦的家庭,被稱為“寒門”。

所謂“家境貧寒”,貧與寒是互相伴生的。在人們眼中,貧富的差别,可以由冬天家裡的溫度來衡量。寒,才最能展現家的窮苦和簡陋。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那什麼是大寒呢?古人說“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從字面上看,大寒應該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不過,如果單純以氣溫來衡量,小寒、大寒兩個相比,卻是小寒略勝一籌。但畢竟它們倆相差無幾,人們還是一視同仁地将小寒大寒統稱為隆冬。

古人将臘月稱為大禁月,因為臘月祭拜神靈,逐除妖魔,是以人們謹言慎行,諸事皆有禁忌。但以禦寒的視角,或許最大的禁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禁止嘚瑟。這是風度不能戰勝溫度的月份。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農政全書》裡這樣說:“十二月謂之大禁月。忽有一日稍暖,即是大寒之候。大寒須守火,無事不出門。”這一時節,冷本是常态,稍一回暖,反而是大冷的前兆。人們還是希望隆冬的氣溫不要過于突兀和跌宕,諺語說:“冷不死,熱不死,忽冷忽熱折騰死。”

《論衡》中說:“盛夏之時當風而立,隆冬之月向日而坐。其夏欲得寒,而冬欲得溫也。”

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冬日裡能夠出門曬曬太陽,其實是更低碳也更健康的取暖方式。記得小時候,鄉下的老人抄着手坐着小闆凳,在牆根下曬太陽唠家常,大黃狗趴在地上邊曬太陽邊旁聽。隻要沒有風,并不覺得這是隆冬。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從前,人們既懼怕寒冷,更擔憂該冷的時候不冷,“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對于寒暑溫涼保持着高度的理性,并不是根據體感舒适度來評價氣候的優劣。如果大寒時節不夠冷,會有什麼後果呢?

☆大寒暖,立春冷。

☆大寒暖幾天,雨水冷幾天。

☆大寒地不凍,驚蟄地不開。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無寒,清明泥潭。

這些“老話兒”,讓人們心無怨念地忍受着隆冬的嚴寒。生怕天氣沒有冷透,來年可能遭遇冷夏、倒春寒,年景沒了指望。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左傳·昭公四年》這樣說:“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理想的氣候是:冬天不要太暖,别是暖冬;夏天不要太涼,别是涼夏;春天可以有風,但最好不是凜冽寒風;秋天可以有雨,但最好不是拖泥帶水的連綿陰雨。

人們在隆冬時節,并未貪圖晴暖,而是着眼于氣候與農事,“大寒寒白,來年碗呷白”,隻有大寒時節既寒又白,來年碗裡才能有白米飯。

大寒之寒,畢竟是在人們熬冬快熬不住了的時候,無論是北方所謂“實體攻擊”的幹冷,還是南方“魔法攻擊”的濕冷,都更考驗着人們的耐受力。

借詩人徐志摩在1923年大寒時節寫的那段話送給諸位:“耐,耐三冬的霜鞭與雪拳與風劍,直耐到春陽征服了消殺與枯寂與兇慘,直耐到春陽打開了生命的牢監……”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大寒三候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大寒一候雞始乳。寒冷時節,家裡的雞,開始孵小雞了。

大寒二候征鳥厲疾。

冰天雪地的大寒時節,鷹隼之類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饑挨餓,于是在空中盤旋,一旦發現獵物就迅猛地俯沖、撲食,人們感覺此時征鳥之兇悍,異于往常。

大寒三候水澤腹堅。

立冬之時的凍隻在最淺表,如同冰凍在膚;大寒之時的凍是在最深處,如同冰凍入腹。腹有堅冰氣自寒,“水澤腹堅”是更具底蘊的寒冷。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大寒|詩意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奪陽。

苦調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詠廿四節氣詩·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鳥驚飛斷雁号,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争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大寒|民俗

除舊飾新,備年貨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爆竹聲中辭舊歲,臘梅笑裡迎春光。”“大寒歲底慶團圓”,大寒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是以民間也有“大寒迎年”的說法。除順應天時之外,人們也要為過年忙碌奔波——趕年集、備年貨、置新衣、寫春聯、腌臘肉,準備過年啦!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強身健體,同心抗疫

“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此時節寒潮頻繁,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注意: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熱粥散寒;防腰寒,雙手搓腰;防足寒,熱水泡腳。以健康的體魄,迎接新年到來吧!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尾 牙

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雇誰。是以有些老闆一般将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過個安穩年。時至今日,中國福建沿海、台灣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傳統。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雞湯糯米飯

嶺南地區民諺有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在傳統節氣中極冷的一天,廣東民間形成吃糯米飯的習俗。中醫認為,糯米性溫、味甘,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

如今在廣東常見這樣的情景:大寒來臨前,家家戶戶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拌入“臘味”、蝦米、幹鱿魚、冬菇等,以迎接傳統節氣中最冷的一天。

在大寒時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炖湯和羹。傳統的“一九一隻雞”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炖,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裡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一期一會,守望春天

大寒到頂端,日後天漸暖。此時節,在晴朗的午後,已能聽到堅冰深處汩汩的春水聲,而“淩寒獨自開”的臘梅也開始綻放立春的消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将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一期一會,你我再許一個二十四節氣的約定,可好?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大寒養生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在大寒時節運動,最好等到太陽升起以後再進行戶外鍛煉。由于室内外溫差較大,人的韌帶、關節柔韌性都不太靈活,為避免造成運動損傷,運動前務必做好熱身運動。

冬季鍛煉應注意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的進行有氧運動,使氣血旺盛、氣機通暢。

大寒時節運動後,要注意保暖,以防受寒緻傷風感冒,老年人更應注意。另外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蘋果、蜂蜜、新鮮蔬菜等以補充水分,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據統計,在大寒節氣中,心肌梗塞、腦卒中的發病率達到全年最高。其中約70%的腦卒中患者在冬季發病,故被稱為“冬季神經科流行病”。無論是腦卒中還是心肌梗塞,誘發的主要原因都是寒冷!寒冷會讓血液變粘稠、會導緻血管痙攣,還會導緻血液升高等。是以冬季要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寒能力,同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寒冬将盡

新的節氣即将開始

有什麼新的祝願嗎?

留言告訴我們

來源:央視新聞。圖文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南京栖霞山(ID:njsqxs)”。如有其他問題請聯系背景編輯,我們一定會及時稽核處理。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栖霞山·二十四節氣】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候春天!

點點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