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楊廷和簡介

明朝人物

本名:楊廷和

别稱:楊文忠

字号:字介夫;号石齋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四川成都府新都

出生時間:1459年10月15日

去世時間:1529年7月25日

主要作品:《楊文忠公三錄》

主要成就:曆仕四朝,二朝首輔,革除弊政

官職:左柱國、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追贈:太師

谥号:文忠

(曆史lishixinzhi.com)

楊廷和人物生平

少年成名

楊廷和生于明英宗天順三年九月十九日(1459年10月15日),其父楊春,曾任行人司司正、湖廣提學佥事。

成化七年(1471年),楊廷和鄉試中舉,時年十二歲。成化十四年(1478年),楊廷和中進士,時年僅十九歲。選任為翰林院庶吉士。告假回鄉娶妻,回朝以後任翰林檢讨。楊廷和風度翩翩,性格安靜慎重,所作文章明白暢達,很有法度。他喜歡考究史事、民間疾苦、邊防戰事和所有正統著作,他才能優裕,有至首輔的聲望。

侍講東宮

弘治二年(1489年),楊廷和升任翰林修撰,參與編修《憲宗實錄》和《會典》。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憲宗實錄》成書,楊廷和因參與編修,升為翰林侍讀。後改任左春坊左中允,侍奉皇太子朱厚照(明武宗)講解、讀書。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明會典》修成,楊廷和被破格提升為左春坊大學士,充任日講官。

入閣抗瑾

正德二年(1507年),楊廷和由詹事府入閣為東閣大學士,專掌诰命起草。因在講筵上指責寵臣而得罪權宦劉瑾,劉瑾就傳令讓他任南京吏部左侍郎。五月,升為南京戶部尚書。八月,被召回京,升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朝廷的機密大事。

正德三年(1508年),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此時,劉瑾摘取《大明會典》中的小差錯,扣下楊廷和與大學士李東陽的二級俸祿。不久因《孝宗實錄》修成被歸還原來的俸祿。

正德四年(1509年),楊廷和加官光祿大夫、柱國,升任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當時,劉瑾愈加專橫,而焦芳、張彩依附作惡。楊廷和與首輔李東陽兩人隻能從中委曲求全,稍作補救。

拟平叛亂

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叛亂,以誅殺劉瑾為旗号。楊廷和起草赦免反罪的诏書,并請提拔邊将仇钺,以便于瓦解亂黨。仇钺果然活捉朱寘鐇。同年,張永揭發劉瑾的罪行,劉瑾伏誅,楊廷和等便論功晉升,任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朱厚照任命他的一個兒子為中書舍人。

同年十月,流民劉六、劉七等發動起義,楊一清推舉馬中錫前往讨伐。楊廷和認為他是文人,無法勝任。但因他已經出發,無法制止,其後果然無功。楊廷和請将馬中錫逮捕下獄,由陸完接任,斬殺受賄縱敵的參将桑玉。後又采納學士陳霁的建議,征調各路邊防部隊讨伐河南的農民軍趙鐩等,又推薦彭澤為總制。三年後,起義平息,朱厚照論功拟用楊廷和一子為錦衣衛千戶。楊廷和推辭,朱厚照特加其為少師、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

正德首輔

正德七年(1512年),李東陽緻仕歸鄉,楊廷和接任内閣首輔。

張永誅除劉瑾後日益驕滿,他捉了一名臂上刺龍的男子作為大功,援用以太監劉永誠之例,企圖得封侯爵。楊廷和說:“劉永誠的侄兒劉聚是因為戰功才封為伯,連及劉永誠,也不是他自己受的封賞。”張永這才罷休。彭澤将要西讨鄢本恕時向楊廷和問計,楊廷和說:“憑你的才幹,平賊不是難事,該防備的是太早班師。”彭澤後來擊殺鄢本恕等,立即班師,而叛軍餘部又紛紛聚集,無法壓制。彭澤已經動身又留了下來,這才感歎道:“楊公的先見之明,我比不上呀。”

乾清宮發生災害,楊廷和請朱厚照避居側殿,下罪己诏,并求大臣上書直言。借此機會,他和同僚們一起上書,勸武宗早朝,用膳以後,要親自到祖廟舉行祭祀,對兩宮太後要更加孝敬,勤于每天的經筵講習。又當面建議廣開言路,了解下情,收還邊疆亢兵,革除侵害百姓的宮市,關閉皇家商店,放出宮内的僧人,減少修建的工程,裁削織造的項目,共十多條,都很切中時要。但朱厚照沒有看奏疏。

不久,楊廷和因父親去世請奔喪回家,朱厚照不許。經多次請求才得到允許,朱厚照派宦官護送他回鄉。不久又召他出來,楊廷和多次上書推辭,才得獲準。閣臣能為父母完全守喪(喪期三年),從楊廷和開始。

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

上一篇: 春天暢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