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亡1分40秒,志願軍在甘陵上遊反擊,打出什麼戰術水準

作者:南疆烽煙正十年

1952年10月14日淩晨5點.m,經過兩個小時的直接炮兵準備,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共部署了南韓陸軍第7師和第2師的4個營,擁有300多門火炮,27輛坦克和4輛,在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 對位于金華東北部上甘陵突出地段,北山高地597.9高地和高地537.7(約3.7平方公裡)的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發動猛烈攻擊。舉世聞名的上甘陵戰役開始了。

"聯合國軍"來得非常強大,第一天我軍陣地向我軍陣地發射了30萬發炮彈,飛機投下了近500枚炮彈,大部分水面防禦工事将被摧毀,堅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第135團2個增援連,在沒有炮兵支援的情況下, 依靠坑道防禦工事,多次對敵發起攻擊,給敵方帶來慘重傷亡。到1700時,除了主峰597.9高地和西北山脊(陣地3、0、4、5、6号)仍被我軍牢牢把持,其餘水面陣地被敵占領,537.7高地北山面陣地也被敵占領,我軍撤退到坑道繼續戰鬥。

傷亡1分40秒,志願軍在甘陵上遊反擊,打出什麼戰術水準

當晚,我軍與第135團共4個連隊,在炮火支援下分成4路發動反擊,全部恢複陣地。第134團第1營和第133團第1營随後分别作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預備隊部署,以加強兩個陣地的防禦。

10月15日當天,敵人占領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的又一個陣地。傍晚,第133團1連發動反擊,重新奪回陣地。到16日清晨,除了1号、2号和3号陣地。其餘的水面陣地再次被兩個敵連占領。為了充分恢複和鞏固陣地,我軍決定在16日晚再次與第133團第9排和第2排(第1排和第3排)進行反擊。

9連接配接受任務,先召上戰鬥骨幹級,研究敵情和地形,再下定決心以小隊、側翼後退,按壕溝奪取城堡,順浜發展戰術手段,殲滅敵人,奪回陣地。

傷亡1分40秒,志願軍在甘陵上遊反擊,打出什麼戰術水準

10月16日15時30分,連長劉祖義率領3個排,副教官王乃友率領1排,從巨亭南山向537.7高地主峰(陣地1)坑道待命。1650時,我炮進行了五分鐘的火力攻擊,反擊部隊跟在幕布後面發動了攻擊。

3排到7個班,9個班作突擊隊員,9班從前方進攻,7班從側面向後,一槍突破第4陣地,然後三角陣型,迅速而勇敢地向敵人縱深發展進攻。前2組遭遇敵方頑強抵抗,然後交替前進,傳回敵方,用2人擊中一個掩體,在10分鐘内連續炸毀20多個掩體,掩體内敵全部擊斃,成功占領了4号和5号陣地。此時,陣地6的敵人依然固執己見,9連長在戰鬥中負傷,書記和師工排班長率領3人,從側面迅速向陣地6反擊,20多名敵,占領陣地6。

第1排至1等、2級為突擊隊員,1級為右翼,2級為左翼,至第7、8級,三角隊跟随帷幕前進,在機槍火力掩護下,以靈活的小團體行動,2人為掩護,1人攻擊掩體。在放下第一個掩體後,伊博格人奪取城堡的方法,連續放下了10多個掩體,敵人大多在掩體中被殺。8号陣地的敵人依靠防禦工事進行抵抗,第1排到第二梯隊(3級)迅速向前突破了第1級,2級壓制了8号陣地的敵人,僅此而已。

傷亡1分40秒,志願軍在甘陵上遊反擊,打出什麼戰術水準

此時,我軍完全恢複了537.7高地北山地表陣地。緊接着,敵軍以2個排的部隊進行多次反擊被擊退,9個連牢牢守住了陣地。這次反擊,敵連共2個連,打死傷320多人,繳獲重機槍2挺,各種火炮30多門,9連8人傷亡,敵I傷亡率40:1,以小代價取得勝利,展現了極好的戰術水準。

9.連前經過一個多月的反擊訓練,部隊在戰術、技術和作戰思維上都準備得更充分。接受任務後,根據敵情、地形,仔細研究戰鬥陣型、戰術手段,幹部士兵明确任務,對勝利充滿信心。是以,這是一次簡單的失敗,殲滅了敵人,恢複并守住了陣地。

傷亡1分40秒,志願軍在甘陵上遊反擊,打出什麼戰術水準

指揮靈活,沖擊時機掌握得當,動作靈活勇敢。同時我軍火力猛進,連長,即指揮部隊迅速沖出坑道,跟着帷幕向前走,抓住了敵軍火力沒來得及還擊的戰機,果斷地發動了沖擊。結果避免了傷亡。在延伸我軍炮火力時,沖入敵軍防線,擊中敵人措手不及,大部分敵人在被殲滅時仍躲藏在掩體内。

這場戰鬥的最大特點是使用小團體的戰鬥動作。部隊對小團體的戰鬥動作娴熟而靈活,在攻擊過程中,該組互相掩護,交替前進,2人掩護1人奪取城堡,後退到側面攻擊,伊博格奪取城堡,使敵人還沒有發現我軍攻擊在哪裡被殺死在掩體中, 大大減輕了我軍的傷亡。

步炮協調嚴密,遠端炮兵支援及時強大,步兵抓住火炮延伸的機會,迅速沖入敵方。同時發揮自己的火器力量,如排輕機槍,邊撞邊射擊,擊中敵人無法擡頭,掩護群攻擊。在與掩體作戰時,敵人用手榴彈和沖鋒槍作戰,使敵人無法逃脫。

作者是曆史學碩士學位,大學講師,專注于中越戰争的曆史。

微信公衆号:南疆燕十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