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大專家:影響有限,“無夏之年”說法待論證

作者:光明網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何潔) 近日,南太平洋島國東加發生的劇烈海底火山爆發引發關注。據相關媒體報道,火山爆發時火山灰一度沖至20多千米的高空,導緻東加通訊網絡受到嚴重幹擾,出現全國的電力和通訊中斷。如此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是否會使得全球氣候出現異常,導緻地球變冷,帶來“無夏之年”?對此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東加火山爆發對全球氣候不足以産生太大影響,造成“無夏之年”的說法有待進一步科學論證。

“火山噴發時,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會直達平流層,通過光化學反應形成硫酸鹽氣溶膠。平流層氣溶膠壽命較長,可達1年以上,是以可以通過大氣環流在全球範圍内擴散。”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劉紅年介紹,硫酸鹽氣溶膠在平流層内能增加太陽輻射的後向散射,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這種“陽傘效應”能降低地面氣溫。

火山爆發後的全球降溫程度和火山噴發強度相關。火山爆發導緻氣候異常的最典型案例之一,是1815年4月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據相關資料記載,其火山爆發指數達到7級,火山灰柱高達45千米,到達平流層高層。次年,歐美有記載的異常低溫天氣頻發,被稱為“無夏之年”,6月份的紐約郊區地面還是當機狀态。寒冷導緻了荒年,歐洲因饑荒造成超過20萬人死亡。“最近的一次大型火山噴發是1991年的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火山爆發強度指數達到6級,它向大氣平流層輸送了近2000萬噸的二氧化硫,直接促使全球氣溫下降了0.3—0.5℃。”劉紅年說,當時經過菲律賓的熱帶氣旋雲雅,甚至被火山爆發形成的幹熱火山灰和強風切直接“剿滅”。

劉紅年介紹,火山爆發要對全球平均氣溫造成可觀測和識别的影響,進入平流層的二氧化硫至少需數百萬噸以上。根據歐空局全球大氣污染監測衛星的估算,本次東加火山注入平流層的二氧化硫含量約40萬噸,總體而言,這一數值尚不足以産生太大影響。“不是所有級别的火山噴發都能造成人類可感覺的氣候影響。從氣候學角度來看,湯山火山可能會對全球年平均氣溫帶來零點零幾度的降溫,影響有限;從天氣學角度來看,此次火山爆發局部地區短期内降溫效應會比較明顯。”劉紅年告訴記者,目前東加火山不如之前皮納圖博火山和坦博拉火山爆發,是以,造成“無夏之年”的可能性有待進一步的科學論證。

來源: 南京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