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年流行摸獎儲蓄

作者:齊魯壹點
文 | 李友訓

1988年的一天上午,農業銀行辦事處班前會,曾經當過兵的主任激動而又鄭重地講到:“區支行終于準許咱們辦事處摸獎儲蓄了。上個月,人家泥溝辦事處摸獎增加儲蓄50萬元。明天咱們澗頭集鎮逢會,上午10點,正式開始摸獎儲蓄。内勤、外勤人員,按照分工各司其職,誰都不能掉鍊子。兄弟爺們努把力,一定要完成任務。”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頭一天,主任問:“大學生,會寫毛筆字嗎?”我說:“寫得一般。”我先在一整張紅紙上寫上題目:好消息!摸獎儲蓄!忙得團團轉的主任,瞅了瞅歪歪扭扭的墨迹說:“将就着吧,就你了,寫二十張摸獎儲蓄的宣傳。能看明白就行,省得花錢請人寫了。”我騎自行車到鎮駐地集市、村委會、大路口張貼宣傳單,圍觀的群衆問:“貼的幹嗎的?什麼叫摸獎儲蓄。”“你是銀行新來的?王××,你認識嗎?”一位村幹部模樣的人審視着問我。

我趁機講解到:“就是王主任讓我來貼的。存款五十塊錢,摸一次獎看運氣。”我指着牆上的紅紙說:“大夥看看,一等獎,大電視;二等獎,自行車;三等獎......”有人急切地問:“哪天摸,在哪?”我便趕往下一個地點,邊回答:“明天十點,銀行大門口!”第二天,七點多,我們搬起一件件獎品,堆放在正對着外面繁華街道的院子裡,一箱箱毛巾、肥皂、暖壺,摞得像小山一樣。拆開包裝,我們把嶄新锃亮的電視機、自行車擺放到獎品的山頂,格外醒目誘人。三五成群的老鄉,趴在銀行高高的镂空大鐵門外,向裡張望着議論着:“乖乖!銀行發電視機了!”“回家拿錢去吧,五十元錢摸一把(一次)。”

那一天八點多,表弟從棗莊來玩。我說:“你來得正好,我是外勤人員,有2萬元的銷售任務,咱們一塊賣有獎儲蓄吧。”他不免擔心地問:“你們銀行的事我又不懂,怎麼賣?”“剛參加工作沒幾個月,我也懂不多。不用擔心,你拿好存單,我負責收錢。你看大門口那麼多人,吆喝着賣就行。”顧慮重重的我硬着頭皮安慰他說。我們挎着黃布包,走到大門外的人群中。隻見辦事處的信貸員老張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忙得不可開交。

那年流行摸獎儲蓄

(圖檔選自網絡)

眼看踴躍摸獎的群衆要搶票了,老張看見一位村幹部也在其中,靈機一動大聲說:“大家不要急,這是大劉莊的劉隊長,我給他30張,大家不要擠,分頭買啊!”我們弟兄倆不吭聲,群衆又不認識我們,怎麼辦?我給表弟說:“你吆喝兩聲,賣摸獎了。”表弟怯怯地說:“還是你喊吧,人家一看我就是學生,不是銀行的。”“賣摸獎了。”我終于喊了聲,但聲音小得就我們弟兄倆能聽見。“摸獎了!摸獎了!快來買!”我終于豁出來大聲喊了起來。

大家圍攏過來,我負責收錢,一人接着一人,表弟根據我的指令,配合着給存單。大家你擁我擠、摩肩接踵,書包的錢漸漸多了起來,我想起了主任“一定要注意安全”的叮囑,生怕有扒手,還擔心自己手忙腳亂把錢弄丢了,緊張得滿頭大汗。我們一邊護好書包,一邊朝人群更多的地方走去。終于把第400張存單銷售出去了,我們弟兄倆趕緊回到院子裡的宿舍。表弟饑餓難耐,提議說:“食堂師傅說,飯弄好了。

都下午一點多了,咱們先吃飯吧”。“你去打飯,你先吃,随便打壺開水。”我邊把餐具、水壺遞給表弟,邊把一大書包各種卷别的錢倒在床上,緊張地整理起來。心想:一上午,跟打仗似的賣存單、收錢,誰知道總的錢數對不對啊,我哪有心思吃飯啊。皺巴巴的,一卷卷一兩元、五元、十元的,五十元的很少。我分門别類擺滿了整整一床。表弟打飯回來,離宿舍門老遠就高聲說:“抱歉!新來乍到,摸不着鍋竈。剛才腳下一滑,把你的熱水壺摔碎了。”“沒事,再買一把就是。”我心不在焉地說。“這麼多錢?我們有錢了!”表弟望着一床的錢,手舞足蹈地說,好像錢都是他的似的。

由于學得不是銀行專業,點鈔基本功不紮實,我們把一床錢數來數去好幾遍。折騰老大功夫,2萬元,終于數對了!我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對表弟說:“你看,幹銀行不孬吧,錢多、高興,至少過手瘾,也能過嘴瘾。你休息吧,可以枕着一床錢睡覺,我還要繼續去參加戰鬥。”表弟羨慕地說:“可累壞了,我要做個好夢,讓一床錢變成一屋子錢。”“一屋子錢,不用變,現成就有。我們營業室裡邊,就有一屋子錢,叫金庫。可别告訴别人啊!”我故作神秘地說。

摸獎儲蓄馬上收尾,表弟試探地說:“這麼多獎品,咱也試試手氣吧。”疲憊不堪的我,掏出100元,隻好滿足他的願望。還故作大方地說:“你去摸吧,摸到大獎,算你的。”離開不一會兒,表弟在老遠一手舉着一把熱水壺,向我興奮地報告:“你看,總算把打碎的熱水壺掙回來了!摸了兩把!”當天晚上的小結會上,主任興高采烈地講到:“大夥齊心協力,摸獎儲蓄,首戰告捷。内勤有條不紊,外勤勇挑重擔,老将出馬一個趕倆,新兵得到很好鍛煉.....”

聽着主任講話,我羞愧地低下頭。

作者簡介:李友訓

,供職于農發行棗莊市分行。作品散見于《農業發展與金融》《山東金融文學》等平台。

那年流行摸獎儲蓄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