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又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也就是天比較冷的時節,作為一個秦嶺-淮河以南出生的人,這輩子能夠想象到的冬季獨有運動就是打髒雪仗和泡人工溫泉,托冬奧會的福,現在這份想象多少也能稍微擴充一點邊界了。

初涉新鮮事物,資訊量一大,接受起來有點困難的時候,最友善最直接了解的辦法就是排名,你給我介紹重慶火鍋,我就要問問你排名前三的鍋料是什麼,你給我介紹南通三溫暖,我也會有此一問。人就是這樣,經濟或者别的什麼條件允許的話,還是盡量要追求點更好的,第一不行的話,退而求其次,再而其三、其四,你不能說句“都行”,這種事情含糊不得。是以談到冬季運動,就也要問一問,那麼最受歡迎的冬季運動是什麼呢?

首先肯定是那些能夠形成龐大産業鍊的項目,位列北美四大體育聯盟的NHL大緻可以直接奠定冰球在冬季運動中的地位。人類曆史中充斥着各類用棍子打球的運動,一些4000年前的北美印第安壁畫上多少描繪了類似場景,從曲棍球到高爾夫再到馬球,不難想象這類運動和早期人類狩獵、戰争經驗之間的關系,早期人類玩的球多半由敵人的腦袋來扮演,而中國古代也有種長柄擊打兵器叫作“殳”,其實就是一根粗壯結實的棍子。

有史料記載的正式曲棍球比賽于17世紀發源于英格蘭的校園,而在17世紀荷蘭風景畫家楊·範戈因的畫作裡,我們就看到有人開始在冰面上打曲棍球了。現代冰球運動則從加拿大起步,1875年3月曆史上第一場室内冰球比賽在蒙特利爾維多利亞溜冰場舉辦,當然這場比賽和如今NHL的規則大不相同,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比賽的殘酷性:腦袋和小腿被打來打去,場邊闆凳被打碎了,女觀衆們紛紛逃離現場。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當然冰球比賽也在發展之中,冰球運動員穿盔戴甲的,可能已經不太畏懼腦袋和小腿被棍子敲了,但冰球比賽的殘酷傳統打架這一條還是多少被繼承了下來,成為職業冰球運動粉絲喜聞樂見的項目。最近菲斯曼出品的《溫暖随心調》為主題的特别節目中就介紹了冰球運動,裡面老楊作為嘉賓也上場和北京老大爺隊切磋了一番,比賽瞅着還是頗有樂趣,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到最後都沒打起來。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按照菲斯曼出品的《溫暖随心調》系列視訊中所示,另外兩項最受歡迎的冬季運動應該就是滑雪和冰壺了。

滑雪運動由來已久,那已經不僅僅是戰争或者狩獵演變,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基本上在北方生存的民族都發展出了自己的滑雪運動,是以在冬季運動中滑雪可能是參與人數最多的,2020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全球滑雪愛好者人數約在1.45億,全球室外滑雪場地隻有2000多的情況下,年均滑雪天數穩定在4億左右。

相對而言,玩冰壺的人就要少很多,但冰壺在曆史上留下的印記卻并不比冰球晚。蘇格蘭鄧布蘭小鎮就曾經出土過一個印有1511年字樣的石頭冰壺,被視作史上最老的冰壺,作為佐證,1541年倫弗魯郡佩斯利修道院就有這種冰上推石頭比賽的紀錄,另外還有兩幅來自1565年的畫作描繪了這項運動。

表面上看起來,冰壺比賽相對無聊,也沒有什麼對抗性,最大的運動量就是那個擦地闆的人。巴克利就對冰壺運動嗤之以鼻,爵爺講話我奶奶上場也行,“她擦地闆最在行了。”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但這就是典型的刻闆印象了,且不論冰壺比賽的小姐姐們都很好看,這不重要,菲斯曼《溫暖随心調》裡幾個糙老爺們兒玩的冰壺也讓我樂得夠嗆,那種絕境中畫出美好藍圖“隻要我用這種角度打中這個球然後再彈向另一個球就能逆轉赢下比賽”的口氣,讓我想起為湖人交易瘋狂出謀劃策的湖蜜們,心态真的很好,很有意思。

當然,這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冬季運動,參與人數多達213個國家4.5億人,光中國就有3億人在玩,應該可以算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冬季運動。也許把冬季兩個字去掉也未必有太大問題。

這個運動倒沒有什麼特别的曆史淵源,發明的時候已經快到20世紀了,如果非說有什麼前身,那可能是源自加拿大的一種“岩石上的鴨子”遊戲,簡單來說,就是石頭上放個球假裝是隻鴨子,然後一堆人來回用球去丢那隻鴨子……

2006年74歲的海倫·卡朋特從家裡翻出了一個舊箱子,那是她媽留給她的家族遺産,是海倫爺爺留下的一些檔案和日記。通過這些日記,我們可以看到海倫爺爺發明“那個運動”的靈感,恰是拜“岩石上的鴨子”所賜。

海倫的爺爺叫詹姆斯·奈史密斯,他發明的運動叫籃球。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之是以管籃球叫冬季運動是有道理的。1891年,31歲的加拿大人奈史密斯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的一所學校教書,主要是教育訓練年輕人成為全國各地新成立的基督教青年會中心的指導員。

學生們在冬天的幾個月就會很無聊,天太冷不能出門運動。奈史密斯的上司就讓他發明一個運動,可以“在室内燈光下進行的小型運動”。于是奈史密斯發明了好幾種遊戲,但都不太受歡迎。最後他在日記寫道:“不知道學生們會不會喜歡這個籃子球遊戲。”

曆史上第一場籃球比賽開始之前,奈史密斯本來想找學校門衛做兩個18英尺見方的盒子,但門衛最後隻找到兩個桃子籃子,奈史密斯就把這兩個籃子釘到體育館兩端看台欄杆最下沿。

最後奈史密斯把他那13條籃球規則貼到牆上。

南方來地學生富蘭克·馬漢是第一個走上場的人,他看了一眼筐子和規則,百無聊賴道:“嗐,又一個新遊戲啊。”

學生們上場了。兩邊各有9個人,3名中鋒、3名前鋒和3名後衛,還有2個人分别站在兩端看台,負責将球從籃子裡撈出來再丢下去。2個中鋒站在場中央,奈史密斯将球抛起,籃球運動開始了。

雖然籃球是為了解決冬天學生們無處洩放的精力而創,但它很快就超越了季節和時代,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48年後籃球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55年後,NBA前身BAA的第一場比賽在加拿大多倫多進行,比賽雙方多倫多哈士奇隊和紐約燈籠褲隊。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NBA曆史上的一場比賽,在當時并沒有那麼受歡迎,首先他們得為當天要進行的冰球比賽讓路,将原定的比賽日向前推了一天,為了賣票,球隊貼出誇張的廣告詞稱籃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承諾比賽絕對“刺激、兇猛、驚險和高速”,如果有人比哈士奇隊最高球員6英尺10英寸的喬治·諾斯特蘭德更高,他就可以得到一張免費門票,二戰物資管控期間這樣的福利确實誘人。

一番折騰下來,1946年11月1日,也隻有7000人目睹了NBA曆史上的第一顆進球:燈籠褲隊球員謝克特曼快攻低手上籃命中。

從冬天走來的籃球運動,從冬天開始的NBA,從這一刻開始,就注定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為了冬天解悶而出生的運動。

當然,還是有一些事情會和冬天有關,NBA有差不多4個月落在秋冬季,那些和溫度有關的小把戲從一開始就客觀存在,當代最著名的案例可能發生在2014年總決賽G1的空調之戰,但早在70年代,就有人抱怨老波士頓花園球館夏天的客隊更衣室溫度永遠比其他地方高15℃,1979-81年湖人主帥保羅·韋斯特海德說,“大家不得不出門散熱,球員們多半呈現半昏迷狀态。”當然,在寒冷的冬天,紅衣主教也為對手準備了下水永遠堵塞的衛生間和保證供應充足的冷水澡。

也有人不認這些盤外招,勇士就将客隊更衣室打造得富麗堂皇,恒定的室内溫度和絕對舒服的躺椅就在那裡,他們的思路也很簡單:“最好别讓對手帶着憤怒上場。”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和勇士一樣,菲斯曼也緻力于讓冬季運動更溫暖。其實,德國菲斯曼對于冬季運動的贊助曆史十分悠久。在菲斯曼的企業文化裡,冠軍級别的運動員是頂級供熱産品的最佳代名詞。從1993年開始,菲斯曼一直是冬季運動的頂級贊助商,贊助着三個雪上頂級賽事、兩個冬季運動國際聯合會和20多名世界頂級冬季運動員。

本屆北京冬奧會,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承擔着冬奧頒獎、貴賓接待、交通換乘、休閑娛樂等重要功能,是冬奧會賽時的核心區域。在冰雪小鎮的建設中,菲斯曼供熱技術提供了包括熱水、供暖在内的全套熱力解決方案,包括Vitoplex 200和Vitomax 200在内的數台德國原裝進口瓦斯鍋爐,為頒獎廣場、會展中心、國際酒店等區域提供持續供熱服務,在冰天雪地之中營造溫暖空間。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1890年為學生冬日運動發愁的奈史密斯曾有一歎:“這一代人要的是快樂和刺激,而非強身健體。”130多年過去了,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年輕的人們拿起手機坐在那裡,輕易就能得到我們這代人的快樂和刺激,就好像奈史密斯的惆怅适用于每一代人一樣。

然而,奈史密斯和南方孩子們可能無法想象,時代還是不同了,如今在北方冬天的室外運動,同樣也可以如此刺激而溫暖,畢竟菲斯曼,溫暖随心調,你盡可以在雪地上撒點野。

奇怪,籃球為什麼被算作冬季運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