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作者:兵說

1942年,全面抗戰進入了最艱苦的時刻。由于正面戰場上中日兩軍逐漸處于僵持狀态,而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武裝則在敵後戰場頻頻出擊,打得日僞軍聞風喪膽。為此,日軍抽調重兵,對敵後抗日武裝和根據地開展了瘋狂的“掃蕩”,實行“三光政策”,妄圖打擊人民軍隊的軍心士氣,瓦解根據地抵抗力量。整個1942年,無疑是八路軍、新四軍戰史上最為艱難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一年鬥争中,僅八路軍犧牲者就達6.62萬人,相當于兩個蔣軍第74軍的全部人數,平均一天犧牲一個連。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然而,即便形勢如此艱難,人民軍隊仍然堅持鬥争,并采用一系列靈活、機動的戰術與優勢敵軍巧妙周旋,取得了顯著戰績,令日僞軍損兵折将。其中,僅在著名的“五一”反掃蕩中,八路軍就殲敵10842人,其中日軍5250人。為此,日軍不得不改變作戰樣式,改全面“掃蕩”為重點進攻,于1942年10月起,集中兵力向八路軍冀南軍區大舉殺來。

(一)掩護部隊轉移,軍區政治部主任不幸重傷被俘

面對危局,冀南軍區司令員陳再道、政委宋任窮立即着手布置應對方案。強敵壓境,硬拼不是辦法,經過商議,軍區決定采取分散突圍的方針,軍區首長各帶一支部隊從敵包圍圈的縫隙處跳到外線來,待彙合後再集中力量從敵後方發起反擊、打破敵軍的封鎖包圍。按照計劃,軍區政治部主任劉志堅于10月15日前往棗強附近的六分區,向官兵們交待軍區的作戰計劃,并率領六分區進行突圍。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劉志堅

然而不幸的是,16日晚,正當劉志堅在一個村子中借宿時。突然間槍聲四起,緊接着大家就聽見日軍用日語叽叽哇哇大喊着沖了過來。情況不妙,看樣子應該是有漢奸告密。由于事發突然,八路軍完全沒有準備,隊伍很快就被沖散了。情急之下,劉志堅果斷下令,所有人不要慌,能動的立即拿槍順着敵人槍聲稀疏的地方沖出去,他自己則帶着警衛員迎着敵人上前,為大家突圍争取時間。

為了盡可能吸引敵人,劉志堅騎上馬來回兜了幾個圈子,讓馬的嘶叫聲把敵人往自己這裡引。日軍知道,由于八路軍汽車極少,是以除去通信、機要人員外,有馬騎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中進階軍官。于是,衆多日軍順着馬叫聲就撲了過來,一邊前進一邊開槍。一陣亂槍過後,劉志堅的腿被擊中,頓時血流如注,從馬上掉了下來。

劉志堅一看傷勢,知道自己是走不掉了。于是他連忙将随身攜帶的機密檔案撕得粉碎,然後把碎紙屑吞下去。接着,他掏出手槍打算自殺,然而一扣扳機卻卡了殼。就在這時,日軍已經将他圍住,劉志堅就這樣不幸被俘。

(二)劉鄧首長下令:無論死活都要救出來!

日軍俘獲了劉志堅,那當然是欣喜若狂。要知道,在當時劉志堅的“名氣”已經是相當大。這位16歲就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曾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政治部主任。注意了,這個紅四方面軍的第4軍,那時的軍長是許世友,政委是王建安,參謀長是張宗遜,清一色開國上将,麾下的師級幹部裡,有王近山、胡奇才,都是赫赫有名的紅軍悍将。

當時,日僞軍給劉志堅的腦袋開出了高達60萬銀元的賞額,在第129師(劉志堅時任第129師政治部副主任)的師首長中,除了劉師長、鄧政委外,和徐向前、李達、蔡樹藩等人的“待遇”差不多,甚至比第386旅旅長陳赓的賞額還高5萬銀元。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轉戰冀南的八路第129師

于是,日軍立即審訊劉志堅。但這位久經考驗的老紅軍什麼也沒說。日本人用盡了手段,甚至故意破壞他的傷口,緻使傷口感染,用幾近變态方式折磨劉志堅的精神,也沒能使他屈服。日軍見他不好對付,遂決定将其先轉移到棗強的據點後,再慢慢收拾。

由于第129師在冀魯豫地區紮根多年,群衆工作卓有成效。日軍的一舉一動,都被眼線一個不差地傳到了第129師師部。得知劉志堅被俘,劉師長、鄧政委決定不惜任何代價把人救出來。他們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使救不出活的,也要把遺體搶出來!

營救計劃由冀南軍區司令員陳再道、政委宋任窮統籌部署,為了救出劉志堅,第129師和冀南軍區可謂是精銳盡出:陳再道、宋任窮就不多說了,具體到執行營救的負責人,一個是六分區司令員易良品,1927年不到17歲時就參加了革命,每次作戰都是争着第一個上,在四方面軍中從一介士兵隻用三年時間就升任團長,曾率一個團擊潰過蔣軍一個師;還有六分區第20團副團長楚大明,也是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主,被稱為陳赓手下第一猛将、冀南“一隻虎”,自1932年參加紅軍後,曾28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渾身上下的傷疤多達62處。冀南軍區猛将齊出,真可以說是“英雄劫法場”。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三)八路軍大智大勇“劫法場”,劉志堅安然脫險

根據情報,日軍将在20日上午轉移劉志堅。可能是因為這夥日軍貪功,或是因為輕敵沒把八路軍放在眼裡,盡管他們在押解隊伍上投入了100多步兵、50名騎兵,還有60多僞軍,卻沒有通知棗強的友軍前來接應。而且在日軍的前進路線上,竟然有一塊沒有被收割的蕃薯地。地裡面已經長得碩大的蕃薯藤,剛好友善八路軍隐蔽。而且蕃薯地的地勢略高于公路,恰好又是個制高點。“這就叫天助我也!”易良品果斷下令放棄原來的強攻計劃,改為在蕃薯地設伏,打敵人一個伏擊。

19日晚,楚大明帶領第20團的3個連,趁着夜色悄悄行進至蕃薯地埋伏下來。此時已是深秋,夜裡陣風襲來,很難不讓人打起寒戰。但事關重大,所有人都強忍住寒冷,紋絲不動地趴在地裡,一點兒聲音也不出,隻等敵人到來。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太嶽虎将楚大明

終于,太陽出來了。早8時許,楚大明擡頭看去,隻見前面的公路上果然開來一隊人馬:走在前面的,是身着暗藍色軍服、戴大檐帽的僞軍,後面跟着戴鋼盔的日軍,再後面是一輛大車,可以隐約地看到車上面躺着一個人,日軍騎兵則在車周圍警戒。看得出來,敵人的警戒并不嚴密,很多人都在抽煙,甚至偶爾還有人坐下來小憩的。楚大明悄悄下令,告訴官兵們不要輕舉妄動,一定沉住氣,接到訓示才能開火。大家屏息凝神,把槍上膛、手榴彈的引火繩拉出來,隻等指令一到就立即開火。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終于,走在最後面的敵人也進入了伏擊圈。時機已到,楚大明立即下令:“給我打!”6連的機槍率先開火,子彈像暴雨一樣把最前面的幾個敵人撂倒。敵軍突遭打擊,有些不知是以,紛紛跳到路邊的溝渠裡躲避。隻見霎時間,一排排手榴彈扔了過去,在敵人腦袋頂上爆炸。

敵人擠在溝渠裡無法躲避,死的死、傷的傷,亂作一團。趁着敵人一片混亂之機,4連在6連的掩護下迅速沖上公路,直奔敵人隊伍中的那輛大車。這時,見八路軍沖來,一些僞軍立即把槍口舉向天,并轉身引導着八路軍去奪大車。

原來,八路軍早就通過安插在僞軍中的線人做好了部分僞軍的工作。僞軍隻要不抵抗,八路軍就不會打他們。僞軍一放水,後面的日軍不明是以。他們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隻見僞軍朝兩邊一閃,八路軍立即抄起盒子炮向看守大車的日軍一陣猛射,将其打散。一個叫紀志明的班長眼疾手快,飛身跳上大車,用身體護住劉志堅。兩個日軍騎兵前來搶奪,紀志明把盒子炮調到自動擋,一個連發将二人打下馬來。這時又有兩個戰士跳上車來,将劉志堅擡下去。紀志明在前開路,很快就殺了出來。

楚大明見營救已成,沒有戀戰,立即率軍撤了個無影無蹤。待日軍的援軍趕到後,除去30多具日軍屍體外,他們什麼也沒找到。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劉志堅夫婦

劉志堅成功獲救、八路軍無一傷亡。消息傳來時,劉師長忍不住拍手喊道:“漂亮!”但略微遺憾的是,劉志堅的腿部傷口因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間,緻使其跛了腿,并是以得了一個綽号。後來,劉志堅擔任第二野戰軍縱隊政委、兵團副政委、總政副主任等職。然而當年那些救他出法場的很多同志,包括易良品、楚大明,均不幸犧牲。每當回憶起往事時,劉志堅總會熱淚盈眶地說:“與先烈比起來,我是幸運的,沒有他們,我就不可能活着看到革命的勝利!”

1955年授銜,劉志堅被授中将。授銜結束後,主席握住他的手笑着說:“你就是被衆英雄從法場上救下的劉志堅?”劉志堅敬禮道:“報告主席,我就是劉志堅……”

開國中将被日軍俘虜,幸被救回,戰友卻先後犧牲,回憶往事熱淚流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