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礦王”,他曾經擁有雲南,廣西兩地的首富之名頭,但也曾因為瞞報81人死亡的重大礦難事故獲刑20年。
十多位與他為伍的官員被他拉下水,憑借一己之力導緻廣西監獄系統來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換血”。
而他自己卻在被收監後很快出獄,僅僅在監獄裡度過了四年時光。
出獄後他又立馬東山再起,到他去世時,他已經擁有了三十億左右資産。
還曾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家”以及全國“勞動模範”
從窮小子到礦産企業家,再到階下囚,最終成為首富,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

“礦王”黎東明,異常低調的“雲南首富”
有媒體提到在雲南有一個“從不接受”媒體采訪的神秘首富,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自己的侄子。
董事長,總經理的職位也不是他本人挂名,甚至于都不是他的親戚,他神神秘秘,在幕後操縱着公司大小事務。
穿着異常樸素,總穿着塑膠涼鞋,粗布襪,褲子隻穿20元左右的。
一件襯衫穿上個好幾年,連做飯都不讓廚師放葷油。
這樣的形象好像根本無法跟“礦王”“首富”的名頭扯上關系,但黎東明做到了。
在創業之前,他曾經在廣西做了十年的代課老師,眼看這輩子就要這樣過去了,但是金子就藏不住鋒芒。
1985年,“錫都”南丹縣,正處在國家百廢待興的大環境之下,讓黎東明看到了機會。
1987年,三十三歲的“礦王”黎東明,才走上了他的創業之路。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援的情況下,黎東明有了從土中刨金的想法,他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挖礦廠。
第一次創業,黎東明的經驗顯然不足,他并沒有經營礦廠的經營,很快礦廠就出現了經濟危機。
黎東明的第一次創業經曆還沒開始就宣告結束,他本就是借錢創業,到了還款日期卻拿不出錢來,被債主追的東躲西藏。
躲債的三年時光是他生命中最灰暗的記憶,礦廠破産之後連工資都拿不出來,甚至在這三年他都沒有踏進家門一步。
三年間他沒有放棄自己“礦産大王”的夢想,黎東明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一個鹹魚翻身躍入龍門的機會。
機會在1990年悄然而至,黎東明早已下好了餌料,靜等機會上鈎。
南丹縣政府放出消息,為了南丹的經濟發展需要,決定大力開發當地的龍山礦脈。
這就是黎東明三年苦等的機會,大魚已經咬勾,黎東明早已準備好收線了。
在南丹當地政府的支援下,黎東明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之路,“龍泉冶礦廠”正式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話說有過失敗的第二次嘗試就是成功的開始,汲取了第一次教訓後,黎東明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在政府的扶持之下,“龍泉冶礦廠”配備了優秀的員工,先進的裝置,再加上黎東明總結出來的管理經驗,廠子很快就經營的有聲有色。
十年時間,一晃即逝,“龍泉冶礦廠”已經憑借自己的實力,成為了當時整個中國最大的挖礦廠之一。
哪怕已經坐擁4.5億元的資産,成為廣西首富,黎東明依舊沒有放下樸素的本色。
他依舊是那一身20元行頭,對待員工也沒有老闆的架子,勞工與他打招呼時,黎東明都會露出一臉親和的微笑。
在他的工廠裡,勞工幾乎拿着全行業最高的工資,這樣的老闆讓員工都感到十分幸福,甚至會把親戚拉來工作。
但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老闆,竟然為了利益走上了一條違法犯罪的道路。
瞞81死礦難,把記者逼到懸崖邊
2001年,見到自己的礦廠有了這樣的盛景,黎東明的利益心浮現了出來,走上了——盜礦的犯罪路。
當年7月17日,後來被稱為7.17廣西南丹特大透水事故的事件發生了。
作為老闆的黎東明,在明知道作業範圍還未排除安全隐患的情況下,安排500餘名礦工下到180米的地下礦井做工。
當時的勞工并沒有意識到,一場災難就要降臨在他們頭上。
淩晨三點正在正常工作的勞工們聽到一聲巨響,他們擡頭看去,隻見大量的地下水從上方噴湧而出,礦井裡的燈泡碰到水瞬間爆炸,霎時間180米的底下礦井陷入一片黑暗。
勞工們除了恐懼,沒有其他辦法,大量的地下水瞬間就淹沒了相鄰的七個礦井,随之被地下水吞食的,還有81名勞工的生命。
讓人憤怒的是,黎東明并沒有向當地及時報告,直到14個小時後黎東明才不緊不慢的撥通了縣裡的電話。
擔任礦山安全主管的副書記莫壯龍到晚上八點才和黎東明見面,兩人嘀嘀咕咕商量對策。
黎東明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己可以試圖安撫家屬情緒,隻要確定家屬不鬧事,上面是多半不會發現。
隻要上面不發現,礦廠的采礦工作就不用停止,畢竟停工一天就有不少的經濟損失。
當晚九點,副書記莫壯龍将這件事報告給了縣委書記萬忠瑞,但是傷亡方面隻報告了40人左右。
縣委書記萬忠瑞,當晚将此消息通報了時任原南丹縣縣長的唐毓盛。
7月18日晚上,幾人經過一番斟酌後做出了一個決定,隐瞞不報,後續工作隐瞞進行。
當時的四人誰都不想“惹上麻煩”,在事故發生後,他們對礦井家屬進行了安撫,試圖把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經過舉報,有媒體知道了事情的發生,于是派出記者前去暗訪調查。
記者到達現場後,被黎東明的反應之快驚呆了,隻見礦區之内全部都是身強體壯的打手。
如此嚴密的警戒情況,幾乎連一隻蒼蠅都不要想飛出去,場景之震撼讓記者現在想起還後怕不已。
記者好不容易才進入現場,還沒開口問幾句就引起了警覺,被保安發現後被一隊打手追趕到懸崖邊,出于自保的需要隻好将記者證丢入懸崖。
當越來越多的媒體得到消息,報道鋪天蓋地時,法律的懲罰最終還是落到了四人身上。
政府機關十天左右才得到消息,當即引起了當局的極大重視。
為期3個月的嚴密搜查,讓任何一個違法犯罪之徒都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
監獄隻是走個過場,東山再起後買下整櫃台皮鞋
在3個月的調查期間,黎東明的老底被翻了出來,他不但隐瞞事故,還與黑惡勢力串通一氣。
嚴密調查過後有128名責任者被追究刑事責任。
2002年6月5日廣西南甯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造成事故的主要犯罪人員進行了開庭審理。
原南丹縣縣委書記萬忠瑞被處以死刑,原縣長唐毓盛被判有期徒刑29年,決定執行20年,副書記莫壯龍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決定執行10年。
黎東明以非法采礦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妨害作證罪及機關行賄罪,提起上訴,被判處行有期徒刑20年,随後黎東明開始了他的服刑之路。
他進監獄後就被安排到圖書館工作,當時的明眼人一看便知事實情況,這座監獄的圖書館,正是黎東明的“龍泉冶礦廠”在幾年前出資幾萬元捐贈的。
圖書館的工作,可以說是監獄裡最輕松的工作,在監獄裡黎東明的生活幾乎是在調養身體。
從2001年開始,其家屬就一直在為黎東明積極申請保外就醫,這也最終讓黎東明提早結束了自己的監獄生活。
身體健康的黎東明究竟是怎樣取得“保外就醫“”的資格的呢?答案隻有一個——“裝精神病”。
黎東明得以成功和一個人脫不開關系,他就是熊成仁,熊成仁擔任醫院的副院長,2004年,黎東明的家屬找到了他。
熊成仁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開始指導黎東明“表演”,黎東明是個不錯的“演員”,在經過指導後,他成功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熊成仁在醫院外利用職務之便,修改了黎東明的病曆,在他的幫助下“晚發性精神分裂症”的身份就坐實了。
2006年5月29日,黎東明走出監獄。
就這樣一個重刑犯,面對20年的刑期,前前後後僅僅在監獄待了不足4年。
黎東明在監獄裡也沒有耽誤自己的賺錢之路,早在礦難發生的三年前,他就已經在雲南蒙自購買了幾座金屬礦。
這批礦産在黎東明入獄之前收益并不算好,但是黎東明入獄那幾年,事情發生了轉機。
當時沒有大量開采那幾批礦山,是因為技術難關還沒有攻破,而黎東明入獄之後不久,技術難關被攻破了。
這讓那幾座金礦帶來了極大的效益,黎東明在監獄裡也沒有耽誤其收斂錢财。
趕巧的是,國際進出口有色金屬産業在那幾年,價格持續居高不下。
在2005年,由黎東明掌握的那幾座蒙自金礦,價值翻了好幾倍。
作為黎東明副業的蒙自金礦産,價值已接近10億元,遠遠超過了他當時賴以生存的南丹礦冶。
就這樣,黎東明再次取得首富之位,這次他的名字出現在了2009年胡潤百富榜上。
面對來勢兇猛的媒體和記者,黎東明不改謙虛低調本色,面對記者采訪,他從不願露面。
當時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聞,說是黎東明穿着過于樸素,當他來到一家奢侈品店購買皮鞋時,遭到服務員的言語嘲諷。
說黎東明根本買不起他們店裡的皮鞋,在盛怒之下黎東明一口氣買下了櫃台中所有奢侈品皮鞋。
黎東明在賺錢之後也做了好事,他不僅捐贈學校,也給貧困地區捐贈了不少物資,各類慈善捐贈組織都收到過他的善款。
以一己之力換洗整個廣西監獄系統
黎東明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十八大的反貪風暴,能夠卷到自己身上。
在大力提倡反貪的政策之下,雲南省也開啟了反貪工作,不久後雲南就有多位高官落網。
這時有人舉報,黎東明與數位與雲南高官,有不清不楚的關系。
黎東明當時的神秘出獄,引起了廣西方面的懷疑,最終引爆了廣西監獄窩案。
事情當然不是那麼簡單,黎東明能夠從監獄裡出來,當然逃不脫他的幾位好大哥,其中有三位對黎東明幫助最大。
梁鎮林與黎東明早已相熟,2002年,時任廣西監獄管理局局長的梁振林成為了黎東明出獄的跳闆之一。
2001年,屆時擔任廣西監獄局黨委書記的鐘世範是黎東明的另一位大哥,他濫用職權,為黎東明申請保外就醫提供幫助。
曾愛東在黎東明服刑期間是英山監獄的書記及監獄長,為謀取私利,曾幫助黎東明逃脫法律的監控。
除了鐘世範、梁振林、曾愛東3人,廣西監獄系統另有13名官員與從業人員參與其中,他們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或出具虛假證明材料,幫助黎東明獲得減刑以及保外就醫。
2016年12月5日,三人被廣西壯族法院公開審判,當即伏法認罪,經過調查黎東明非法出獄一案,有16人牽扯其中,這些人也最終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經此一事之後廣西監獄系統幾乎來了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換血。
2019年6月,黎東明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隻能說黎東明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警示。
我們應當吸取曆史的經驗和教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法律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違法犯罪之人。
參考文獻
1.原廣西首富出獄背後的監獄窩案
2.回眸南丹——告訴你一個真實而又全面的南丹事故
3.南丹:長治久安還要等多久——廣西南丹大廠礦區再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