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奮鬥改變中國人民前途命運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産黨辛勞為民族,共産黨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上司着中國走向光明……”1943年隻有19歲的曹火星創作了這首《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經典大合唱,歌詞真摯樸實,通俗精練,曲調親切明快,易唱易記,從晉察冀邊區傳唱到大江南北,至今依然無數次唱響在中華大地上。

  1951年11月,中國圖書發行公司出版了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編輯的《一九五〇年的音樂運動》一書。翻開泛黃的書頁,雖然曆經70餘年時光流轉,卻依然透射出難以遮蔽的曆史記憶。該書原本是音樂期刊《人民音樂》為1951年1月号準備的“新年特輯”,因稿件未能如期收齊,且字數較多,編輯部遂決定以單行本方式結集出版。全書有3篇附錄文獻,其中的《一九五〇年全國流行歌曲調查》頗為吸睛,《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紅色經典歌曲就跻身于這個新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曲風雲榜,成為不可磨滅的曆史縮影與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歌聲中的歲月與歲月中的歌聲,彙聚成中國經久不衰的紅色旋律,生動地見證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曆程。

百年奮鬥改變中國人民前途命運

  經受過嚴寒的人,才珍惜太陽的溫暖;飽嘗山河破碎、饑寒交迫的人民,更懂得民族解放、實作小康的珍貴。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救國、興國、強國,這三件大事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地使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譜寫了偉大曆史篇章,鮮明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曆史演進的必然邏輯。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産黨是中國曆史上真正高擎“人民”旗幟的偉大政黨,人民性是中國共産黨的鮮明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一部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曆史。

  海風獵獵,江水奔騰。虎門,雄踞珠江口咽喉要沖,自古以來就是守護中國南大門的海防要塞。曆經近兩百年的風吹雨打,虎門炮台上,一尊尊鏽迹斑駁的古炮至今依然挺立,見證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血淚曆史。

  鴉片戰争以後,近代中國陷入内憂外患的黑暗境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國人民飽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沉重壓迫。

  扭轉中國近代以來的頹勢和被動局面成為大衆的渴望與心聲。然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式各樣的探索與嘗試,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為中國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的道路。”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卓越的政治組織者和革命上司者。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夏泉表示,中國共産黨出現在中國政治舞台上,上司和教育中國人民認清了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沖突,引領中國人民走上了武裝革命的道路,改變了中國人民革命鬥争的前途命運。自從有了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

  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吳家慶表示,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使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指出:我們共産黨人的目的“在于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新中國和新社會已成為人民當家作主、自主把握命運的新的曆史實踐前提。

  新中國的成立,為中國人民找到了正确的建設道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中國人民找到了正确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的經濟、文化、科技等現代化發展突飛猛進。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證明了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民生活實作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曆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建成,人民群衆正意氣風發向着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漸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進。

  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民經過波瀾壯闊的偉大鬥争,實作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國人民富起來了,十四億多人口實作全面小康,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廣東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梁道剛表示,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以極大的志氣、骨氣、底氣,意氣風發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正在實作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有聲有色有山河。經曆百年風雨,我們黨百折不撓,百煉成鋼。正是初心曆久彌堅,決定了偉大征程波瀾壯闊,偉大變革激蕩人心。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2021年中國經濟資料。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國内生産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前景光明。

治國有常 利民為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

  中國共産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為了人民利益,我們黨前赴後繼,頑強抗争,在山河破碎時浴血奮戰,在一窮二白時發憤圖強,在時代發展時與時俱進。為了人民利益,我們黨堅持走群衆路線,不斷健全人民民主,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為了人民利益,我們黨堅持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迹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迹。為了人民利益,我們黨堅持引領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為人民的幸福安康事業彙聚磅礴偉力。在吳家慶看來,我們黨百年奮鬥曆程,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處,堅持人民至上。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30年前,一曲感人至深的《春天的故事》唱遍珠江兩岸。作為改革開放偉大變革的試驗田、排頭兵,深圳由一個小漁村蛻變為國際化大都市,滄桑巨變見證着改革開放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40年來,深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高,教育、醫療、住房等實作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元,比1985年增長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實作了由解決溫飽到高品質全面小康的曆史性跨越。中國邁開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更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中國共産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把人民作為“源”和“本”,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為廣大人民群衆謀利益而不懈奮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布:大陸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标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談到這些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浩自豪地說:“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是由于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中國共産黨始終得到人民的廣泛認同、高度信任和衷心擁護。

鑒往知來 向史而新

  在遠離喧嚣的廣州老城區,郁郁蔥蔥之間,坐落着一處安甯靜谧的紅色聖地——中共三大紀念館。遙想當年,陳獨秀、李大钊、毛澤東等一批革命先驅,滿懷崇高的共産主義理想信念、義無反顧的革命意志,克服各種困難,輾轉奔波齊聚廣州,為中國革命的前途、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嘔心瀝血、殚精竭慮。記者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這座紅色遺迹,近距離“觸摸”那段光輝的歲月,飽經滄桑的紅磚綠瓦,直聳入天的南國木棉,奔流不息的珠江浪水,時刻在提醒我們不能忘卻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力量。

  總結百年曆史,牢記苦難與輝煌,就是要看清楚過去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一代又一代共産黨人接續奮鬥的過程。梁道剛表示,立足于奮進新時代的中國共産黨人,從百年黨史中汲取不竭力量,才能主動承擔起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永不脫離群衆,與群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在“十萬挑夫上贛南”的紅色往事裡,粵北、閩西、贛南的人民群衆沖破國民黨的封鎖,組成“運鹽敢死隊”,用各種方式把食鹽運往蘇區,展現了紅軍和人民群衆濃濃的魚水情。“曆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要求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把14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磅礴力量。

  曆史,是黨上司人民踐行曆史使命的英雄傳記,既百轉千回又光彩奪目。在鑄就百年輝煌的基礎上繼續書寫千秋偉業,百年大黨恰是風華正茂,繼起的新百年征程更是卓然奮進的新起點。不先審天下之勢,難應天下之務。回望百年征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曆史性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天辟地的救國大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天換地的興國大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翻天覆地的富國大業。目前,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點上,把握曆史發展大勢,抓住時代變革時機,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正在緻力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驚天動地的強國大業,再續百年華章,這不僅關系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曆史洪流,融彙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發展命運。堅持黨的上司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華民族的命運所系。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的就是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列,站在攻堅克難的最前沿,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必定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確定中國巨輪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成就中國偉大進步的新史詩。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永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