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天寶,積善餘慶
——讀汪鑫的長篇俠義小說《寶慶傳奇》
呂麗娟(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廈門市作家協會會員)
都說每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或仗劍走天涯、匡扶正義,或懲兇除惡、除暴安良。我年少的時候,也曾經癡迷于《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武俠小說。可是步入中年以後,我發現已經很少有什麼武俠小說新作能夠讓我一口氣讀完還熱血沸騰的了。
也曾以為讀金庸古龍的時代已經過時,沒想到時隔多年,我一個成天埋頭忙碌于庸碌人生的中年婦女,還能夠被一部關于俠義題材的長篇小說所深深吸引。這本書的名字就是——《寶慶傳奇》。

作者汪鑫,又名汪家弘,出生于湖南,現居北京,先後在大型出版社和報社從事編輯、策劃和營運管理工作,現為青年作家網總編輯。鐘情于曆史人物、曆史事件、地域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研究創作。
在創作《寶慶傳奇》之前,汪鑫還寫過其他古代武俠小說,比如《吳王令》。也寫過武俠小說,比如《江湖正義》。他創作的劇本《徽州魂》曾在中央電視台播出,這部作品的面世被譽為開徽學與史學最佳結合之先河,重制了隋唐烽火亂世風雲,再展了千古豪傑王者風範。
書中提到的背景地點寶慶,即今天的湖南邵陽。該地區曾包括湘中婁邵地區、湘潭的湘鄉、益陽的安化的上遊一帶。它地處湘中偏西南,上控雲貴,下制長衡,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築城,稱白公城,屬楚地。漢置昭陵,唐設邵州,宋稱寶慶,民國改為邵陽,是一座已有2500餘年的曆史古城。
我從來沒有去過寶慶這個地方,但是通過這部小說的描述,我了解到:“寶慶,地處湘中偏西南,民風彪悍,善鬥勇,重義氣,男兒從小有練武讀書的習慣,女子除繡花織布也偶練拳腳。”
小說中的寶慶是一個充滿傳奇而神秘的地方,當地人主要由湖湘民系與土著民族梅山蠻融合而成,具有像牛一樣的踏實、蠻勁和勤勞。他們崇尚習武,民風彪悍,被外界冠以特殊稱謂:寶古佬。而小說中主人公“寶古佬”汪鐵錘正是一位忠勇無畏而又俠肝義膽的英雄人物。晚清時期政治家曾國藩、曾發動反袁護國戰争的将軍蔡锷以及民國經濟學家何廉等也都是本地傑出的代表人物。
這部長篇俠義小說《寶慶傳奇》全篇23萬字,共分六個章節。它主要講述的是,康熙年間,吳三桂起兵反叛朝廷,連克數省,但兵至寶慶時,遭遇當地軍民的頑強抵抗。本地少年“寶古佬”汪鐵錘出于維護百姓安甯,先後破獲朝廷軍饷黃金被劫案,潛入叛軍大營刺殺叛軍統帥吳三桂;勇闖危機四伏的八角寨,奪取破陣秘籍,大破叛軍的八卦陣;為“圍魏救趙”,挑戰各路高手,募集兵力,攻打叛軍大營衡州,解救嶽州之圍;決戰世外高手,突破重重堵截,把軍事機密順利送達廣東清軍大營,使湖廣清軍及時按計劃對叛軍進行大反攻,最終協助朝廷平定叛軍,還一方百姓安甯的故事。
《寶慶傳奇》這本小說之是以讓我閱讀起來感覺酣暢淋漓,主要是因為其中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高潮疊起、引人入勝,文字通俗易懂、可讀性也很強。 而最讓我喜歡的,是小說中那一個個性格迥異卻又都心懷家國大義的經典人物形象。
汪二爺年輕時骁勇善戰,膽略過人,被袁崇煥視作“千裡眼、順風耳”。年邁時歸隐深山,卻在國家有難時,毫不猶豫地獻策獻計,還派出最得力的徒弟協助朝廷;在危急時刻甚至親自出山,深謀遠慮,力挽狂瀾,為戰事的勝利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汪鐵錘武功蓋世,俠肝義膽。他草根出身,英勇善戰、機智過人;智鬥各路敵情,立下赫赫戰功,三藩之亂平定之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主動提出傳回黃金嶺繼續種地。在富貴面前不為所動,在人性方面又盡顯溫情,是一位真正的大俠士大英雄。
事實上,這位“寶古佬”擁有寶慶人幾乎所有美好的品質:勇敢、善良、忠義、機智、有情有義、百折不撓、淡泊名利等等,以至于我有時候不免幻想着如此完美的人設,放到今天也是人見人愛的偶像級人物吧。
曾青溪為官清廉,敢為天下先,以及為保一方百姓的安危而不顧個人小家利益的精神,令人動容。
雲裳姑娘愛慕英雄,深明大義。她的愛真誠、熱烈,為了救英雄,敢于與梅姑決裂;為了追随英雄,女扮男裝機智鬥敵。
就連最普通的小人物李二狗,也崇武德、重然諾,輕生死。在我看來,他和他的夥伴們也是寶慶的俠客。
這些個性鮮活的各路人物,全面展示了寶慶人的優秀品質。他們盡管可能不會出現在史書中,也早已消失在曆史的長卷之中,但是他們保家衛民的英雄俠客形象将永遠存活在人民的心中,并被世人代代相傳。
昨日飽經滄桑的寶慶,到今日欣欣向榮的邵陽,變化的是年華,不變的是家國民族大義的熱血情懷。而這,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留下傳承的精華之一。
本書沒有血腥的戰争場面,也沒有刺激宏偉的鬥争畫面,卻在平淡中飄溢出來獨特的韻味。這裡有對善良的贊美,對民族大義的推崇,更有對家鄉深沉的依戀。是一部适合各個年齡層次讀者進行愛國愛家教育的絕好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