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欣天赴港IPO:翻台率遠低同業,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

作者:洞察IPO
七欣天赴港IPO:翻台率遠低同業,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

作者:蘇爽

出品:洞察IPO

2021年年底,一則“海底撈計劃關店300家”的新聞沖上熱搜,雖然海底撈解釋原因是疫情期間的大幅擴張政策失誤,但仍然引發了不少關于火鍋餐飲行業的讨論。

近日,繼粵式火鍋“撈王”之後,又一家主營海鮮火鍋的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七欣天)遞交招股書計劃赴港上市,招銀國際、國泰君安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如果此次成功,七欣天或将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之後的“港股火鍋第三股”,但也有質疑之聲,認為七欣天翻台率較低,子公司頻頻受罰,上市之路能否順利仍然未知。

門店逆市擴張,翻台率低于同業

七欣天的門店全名為“七欣天品蟹軒”,主打“一鍋兩吃”,就是先上一鍋幹鍋海鮮,吃完海鮮後在鍋内加入高湯變成一鍋火鍋。

招股書顯示,根據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收入和餐廳數量計算,七欣天是中國最大的海鮮餐廳,占中國海鮮餐廳市場總市場佔有率的1.2%。按2020年自營餐廳的收入計算,七欣天是中國第三大火鍋連鎖餐廳。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9月,七欣天分别實作營業收入12.85億元、14.26億元、14.8億元。

同期,其淨利潤分别為8115.7萬元、1.72億元、2.59億元。

業績的快速增長離不開門店的快速擴張,2019年底,七欣天的門店數量為180家,2020年底增加為207家,而到2021年9月底,門店數量已經增長到了250家。

與此同時,其人均客單價也在上漲,堂食客單價從117元上升至131元,外賣客單價從155元上升至170元。

七欣天主要經營資料

七欣天赴港IPO:翻台率遠低同業,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

圖檔來源:七欣天招股書

不過另一方面,七欣天的翻台率并不高,報告期内分别僅為2.1、2.1、2.2,與同行業海底撈和呷哺呷哺最低2.5的翻台率相比,差距較大。

七欣天翻台率相對較低

七欣天赴港IPO:翻台率遠低同業,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

圖檔來源:七欣天招股書、公開資訊

“關店潮”下計劃開店300家,上市前1.8億分紅落入實控人家族

七欣天的門店主要開在江蘇省及周邊9個省份,其中江蘇省超過100家。

接下來,七欣天計劃在2022年開設約70家新餐廳,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其中30家已簽訂租約但尚未開業,而7家餐廳已與出租人簽訂意向書。

此外其計劃在2023年及2024年分别開設100家及130家新餐廳。

七欣天2006年成立至今門店數僅為256家,而接下來卻計劃3年開店300家,擴張意圖很明顯。

不過也有人認為,七欣天對于市場的預測過于樂觀。

此前,海底撈與呷哺呷哺分别宣布關閉300家與200家門店,其中部分原因是快速擴張政策失誤所導緻的,但也與受到疫情影響不無關系。

雖然火鍋行業在2021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并未完全恢複。

兩家頭部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股價也受到較大影響,截至1月19日,海底撈收報17.48港元,距離2021年2月股價最高點已跌去79.62%;呷哺呷哺收報4.89港元,距離2021年2月股價最高點已跌去81.83%。

七欣天目前的“大學營”江蘇省為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對海鮮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較高。

如果後續向内陸或是欠發達省份開拓,則難免會産生“水土不服”。

而七欣天為何選擇在此時上市,有分析認為,在行業普遍經曆危機時,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更容易赢得機會,但也有投資者認為,是家族企業想借上市“謀生”。

2021年前9個月,七欣天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4.74億元,主要因為向公司權益股東派付股息1.91億元、重組(收購江蘇七欣天全部股權)産生的付款1.86億元等。

這也使得七欣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截至2020年底的2.26億元減少至2021年9月底的3000萬元。

而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阮天書及其妻弟、兄弟、侄子、兄弟的女婿等均持有公司股份,合共持有七欣天約95.82%的股份。

也就意味着,1.91億元的分紅有約1.83億元落在了實控人家族手中。

股東在上市前“瓜分”賬上現金,再借募資擴張,難免引起投資者的疑慮,尤其是對于本來就在管理上較為薄弱的家族企業。

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服務下降投訴上升

七欣天淨利潤率從2019年的6.3%高速上漲為2021年1-9月的17.5%,離不開實施員工外包政策的影響。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9個月,七欣天的員工成本分别為3.08億元、2.61億元及2.55億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為23.9%、18.3%及17.2%。

而同一時期,七欣天分别共有4707名、4279名及5269名員工,分别包括4707名、1713名及1834名雇員,其餘為外包員工。

雇傭外包員工雖然帶來了員工平均成本的下降,但同時也降低了公司對其的管理力度。

在風險因素一節中,七欣天提到了通過外包公司聘用餐廳的外包員工,是以公司對其控制有限。

對服務人員的控制減弱一定程度上導緻了服務水準的下降,對餐廳的口碑帶來了影響。

從大衆點評網站上可以看到,關于七欣天品蟹軒的低分評價有不少集中在服務方面,部分顧客反映餐廳的服務态度不好,環境衛生較差,排隊等号秩序混亂等。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也有一些類似的投訴,甚至還有顧客遇到了食品安全相關問題。

比如有顧客在菜品中發現不明的透明塑膠狀物體,卻被服務人員告知可以食用。

部分消費者的投訴

七欣天赴港IPO:翻台率遠低同業,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

圖檔來源:黑貓投訴平台

而管理不力不僅會影響餐廳的口碑,更可能招緻行政處罰。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七欣天約有10家子公司曾受到過行政處罰。

2021年12月,福州七欣天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豐澤雲鹿分公司(已登出)因強制提供有償餐具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被處以警告,罰款0.10202萬元,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财物0.05101萬元。

而此前的2018年12月,上海七欣天餐飲有限公司更是因食品案件被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113084.2元,沒收違法所得54960元。

此外,七欣天的内控也曾出現較大纰漏。

據招股書,2018年2月,蘇州海關緝私分局對江蘇七欣天及公司股東阮天兵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及逃稅展開偵查。

招股書顯示,江蘇七欣天于2012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間,在報關申報從東南亞國家進口的活蟹價格時虛假申報較低或較高價格,導緻關稅淨差額約人民币78萬元。

雖然最後法院決定不予起訴,但江蘇七欣天被追繳了有關活蟹的貨款約363萬元。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七欣天将用于擴大餐廳網絡、加強供應鍊能力、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具體募集金額未披露。

七欣天赴港IPO:翻台率遠低同業,高淨利率或靠員工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