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就是買城市。
關注城市未來,才不會被未來抛棄。
《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已正式公布。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起承轉合。
天津的頂層設計,就是它,決定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用幾個數字密碼,看清天津的城市發展格局。
1+1、1+5+4、1+5+2、1+11、16/225……

1+1
天津=津城+濱城
新的運算公式,算出天津的新格局。
兩個城市,平起平坐、共同發展,是終極願景。
津城,繼續肩負養家的責任,驅動内需、消費增長更新。
濱城,提高顔值和内涵是緊要任務,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闆。
得寵的,終究是濱城,天津對它寄予厚望。
交給它一項重要任務——在國家重大戰略中展現作為。
打個比方。
“津城已經40歲,濱城剛剛大學畢業。”
用政策、教育、軌交、公共建設滋養的濱城,迎來前所未有的紅利期。
2021年,濱城新房成交面積增長21%。
濱城戰略,正在展現。
拂去紅塵忘事,金風玉露再相逢。
舉全市之力,後來者,居上。
1+5+4
津城=1核心+5副中心+4主城
津城的核心區,無須猜忌,無須質疑——小白樓+文化中心。
這是津城的中央活力區。
風口繼續向南吹。
現在的文化中心,隻是前菜,未來将承載頂級商業叢集。
20宗商業用地、330米+400米的雙子塔……天津的“新封面”。
老八大裡不用急,自會被替代。
如此的城市地位,需要高能級的界面與之比對。
5大副中心:海河柳林中心、銀河中心、侯台中心、程林中心、劉園中心。
每一位,都是少年。
大量留白,恰恰是巨大的建設空間。
津城,下定決心,聚焦中心主城。
增加軌道交通線,補齊公共服務短闆,盡快形成區域綜合服務中心。
這是聰明的做法,清洗浮籌,價值回歸。
一顆可愛的洋芋,将變得沉甸甸。
拒絕膨脹,擁抱踏實。
4大主城:西青華苑中心、北辰産城融合中心、東麗空港中心、津南會展中心。
偌大的空間,隻劃定4個,地位仰望。
各自有定位。
西青,要建設智慧科技城。
高新區“身在西青,心也得在西青”,它是中心,不應被質疑。
北辰,要打造醫藥活力城。
不要因房價的折戟,而否定北辰的地位,存在即合理。
休養生息和信心重塑,需要時間。
找準定位,重新發力,為北辰加油。
東麗,定位國際航空城。
AOD将成為天津乃至京津冀的引擎,是東麗的中心。
高鐵、地鐵、商業、住宅……正全面推進。
一顆蓬勃向上的心,值得被珍惜。
津南,中心是海教園+會展中心。
兩大王牌坐鎮,能級不低。
将軍趕路不追小兔,向前看。
想在環外安家的你,會選擇了嗎?
踩不中城市發展布局的,沒有成長空間。
1+5+2
濱城=1核心+5副中心+2主城
濱城的核心,在中心商務區。
更确切的說,于家堡、泰達MSD是中央活力區。
濱城的“王”,需要無可替代的核心。
5大副中心:中新生态城中心(生态城中部片區)、海洋文化城中心(臨海新城)、濱海中關村創新中心(北塘)、科學城中心(濱海西站)、海河灣文化城中心(塘沽灣)。
濱城的建設,不再“往海裡撒鹽”,尋找島嶼,先深耕,再擴散。
2大主城,分踞一南一北:
漢沽城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現代産業區——濱海北部主城片區。
大港城區——濱海南部主城片區。
濱城未來15年的格局邏輯,非常清楚了。
從跑量,到跑質。
1+11
津城的新架構:1環11園
劃定核心區、外圍組團,不攤大餅,環内11個大型闆塊浮出水面。
11個闆塊,是産城融合的形式,既規劃有産業,也有新型社群。
水西、李七莊、梅江、新梅江、柳林、程林、南澱、銀河、北辰堆山、劉園苗圃、子牙河。
不同的闆塊,不同的地位,決定未來發展強度。
隻有水西闆塊、柳林闆塊,具備産業風口。
長期看人口。
闆塊能有生生不息的力量,需要好的産業,才有持續不斷的人口。
11個闆塊,有點開挂。
九年一貫制學校、地鐵、生态公園、新型居住區、三甲醫院、産業……一手好牌。
天津城市發展戰略,有了新變化。
均衡發展,精力集中在環内,填補空白點。
闆塊的成長力,基本與政府的投入力,成正比。
16/225
津城225個闆塊,這16個地位不一樣
《天津市新型居住社群城市設計導則》中,首次出現對城市中心區的劃分。
官方對各闆塊的定位,已經安排好。
城市中心區,也是片區内的中心活力圈層。
市區:天拖、奧城、文化中心、新八大裡、富民路、新開路、子牙河、天泰路、海河柳林。
環城:程林、金鐘、北辰活力區、鐵東北路、南站、高新區、空港。
能成為建設重點,才有後發優勢。
這是衡量闆塊的另一個次元。
貴有貴的理由,便宜有便宜的理所應當。
如何才能事半功倍?順勢而為。
世間萬物,皆有軌迹。
天津,正開始城市蓄勢之旅。
365淘房在辛醜年末,推出系列專題《天津城市未來》。
詳細解讀每一個區的新規劃、新動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未來已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