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構符合中醫藥規律的科創體系

作者:光明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出,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動大陸生命科學實作創新突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更好實作中醫藥傳承中心,需要實作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突出中醫藥特點和發展需求,建立科技主管部門與中醫藥主管部門協同關聯的中醫藥科研規劃和管理機制。

中國中醫科學院負責人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21年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啟動之年。在上述意見的引領下,中國中醫科學院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以做大做強中國中醫科學院、将中醫科學院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傳統醫學發展的核心基地為目标,初步建構了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系。

積極争取科技創新工程項目

“研究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确定的重要任務。中國中醫科學院負責人表示,科技創新工程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和科技創新規律,以現實國情與健康需求為導向,以建設世界一流醫學科研院所為目标,以“三好”研究,“三有”人才培養,“三多”國際合作,“三重”條件支撐為重點任務,通過改革科技組織模式與機制,彙聚科技創新要素,協同中醫與西醫、傳統與現代等多方面力量,最終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産業高品質發展,讓中醫科學院成為引領世界傳統醫學發展的科技高地。

2021年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啟動之年。上述人士表示,中醫科學院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傳統醫學發展的核心基地為目标,按照“學科建設是龍頭,研究方向是關鍵,學術梯隊是核心,上定架構下完善”的原則,着重補短闆、強弱項,初步建構了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系。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方案編研與論證”項目,确定了中醫藥文獻和基礎、中西醫結合、中醫藥循證、中藥現代化、針灸研究等10個專題,分别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兩院院士、院上司等牽頭組建專題研究小組研究提出意見建議。

從組織體系來看,中國中醫科學院層面成立了科技創新工程辦公室,二級院所相應地形成了科技創新工程辦公室,并分學科落實各項科研任務,形成了“中醫科學院-二級院所-學科”科技創新工程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方面,《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管理辦法》、《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經費管理辦法》、《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重大攻關項目管理辦法》、《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創新團隊負責人和團隊建設管理辦法》、《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組織機關評審工作細則(試行)》,初步建立了制度體系。

重點項目來看,建構了依托學科實施創新團隊和重大攻關項目、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學問題實施重點協同攻關項目。包括以學科為依托部署55個重大攻關項目,以團隊建設為重點啟動17個學科創新團隊遴選,此外,國家重點部署的2個重點協同攻關項目。考核方面,《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考核名額體系(試行)》、《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基礎優勢學科目錄》、《科技創新工程學科分級細則》,建構了立足于“四個面向”, 以“賽馬、裡程碑、硬名額”為原則,以科技創新品質、績效、貢獻為核心,全面準确完整反映中醫藥成果創新水準、轉化應用績效和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貢獻的科技創新工程評估體系。

科創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前述人士介紹,通過一年的建設,中國中醫科學院正彙聚創新主體優勢資源,激發創新活力,拓展創新路徑,提高創新效率,增強創新動力,目前已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在全面梳理中國中醫科學院各學科發展脈絡基礎上,将學科分為基礎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前沿培育學科三類,并根據成熟度分批分次系統布局。在51個學科中布局了重大攻關項目和創新團隊,首次實作了全學科覆寫。人才方面,促進人才梯隊建設。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通過更早的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從源頭上為優秀科技人才項目提供“活水”,基本實作了全院不同層次人才全覆寫。

此外,以“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為根本出發點,在項目實施中加強科學研究的“最先一公裡”,在培育學科前沿方向上下功夫,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在全面系統地總結本學科既往研究工作基礎上,通過原創性理論的創新,引領學科發展;加強科學研究的“最後一公裡”,在科研成果的凝練和轉化上下功夫。

中國中醫科學院負責人表示,2022年是科技創新工程實施的關鍵一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将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全面深入謀劃實施好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工作,做到高點定位、突出重點、彰顯特色、打造亮點,展現中國中醫科學院新時代、新作為、大變化。

借古籍挖掘中醫診療術

耳穴迷走神經刺激治療抑郁症取得新突破。抑郁症以其高發病率、高緻殘率及嚴重自殺傾向已成為全球重大公共健康問題。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約3.22億抑郁症患者,發病率占總人口的4.4%,而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陸成人抑郁症終生患病率為6.8%。但抑郁症治療來看,目前存在疾病診斷困難、治療方法局限、療效機制不明等缺陷。

對此,耳穴迷走神經刺激治療抑郁症取得新進展。原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長朱兵介紹,通過古籍中挖掘智慧,結合現代神經科學原理和神經調控技術,原創性提出“經皮耳穴迷走神經刺激療法”及“腦病耳治”新思路,成功實作了基礎、臨床、轉化的全鍊條、一體化全方位發展。

資料顯示,通過107例首發輕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多中心随機對照臨床試驗,首次将單純耳穴迷走神經刺激療法與西酞普蘭對照,研究結果提示,治療4周和6周時耳穴經迷走神經刺激組臨床緩解率顯著高于西藥對照組,證明該療法的起效時間較短;治療8周和随訪12周時,兩組間未見顯著性差異,證明該方法可産生與臨床一線抗抑郁藥相似的臨床療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針刺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50歲以下男性患者的首要病因。據統計,約有35%-50%的男性一生中會受到前列腺症狀的影響,而90%以上的患者屬于第三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該病病理因素複雜,目前尚無确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常用的藥物針對單一病理因素,療效有限,常須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不良反應較大。

在此背景下,針刺療法作為一種複雜的幹預措施,從整體觀念出發,通過多靶點、多環節進行調控,可能具有較好的療效和一定的優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針灸科劉志順首席研究員牽頭,組織國内10家醫院共同開展針刺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的療效評價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正常治療,針刺療法的最大優勢是治療後效應長,停止針刺後,其療效至少可維持半年,而且針刺安全,不良反應少,患者易于接受,解決了此類患者須長期治療的困境,填補了國際權威指南針刺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遠期療效缺乏的空白。

本草考古讓中醫藥的曆史活起來。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表示,2015年底,江西海昏侯劉賀墓主椁室中出土了裝有半盒疑似蟲草類樣品的木質漆盒。他所在的科研團隊經過數年發現,在采用了顯微、質譜、核磁及三維重建等多種現代科技後,研究團隊認為樣品由玄參科地黃屬植物根及其外輔料層組成。“這是迄今發現的大陸古代最早的中藥炮制品實物。為深入了解中國古代藥物炮制與應用曆史奠定了基礎。”

此外,推斷漢朝時期地黃的用法及功效。漢墓基本上都是按照逝者生前生活、工作等習慣設定,即“視死如視生”。據考證,劉賀曾患有比較重的風濕病、行動不便。《神農本草經》記載幹地黃:“味甘,寒。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輕身不老。”地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據此,研究人員推斷“海昏草”可能與墓主劉賀“疾痿,步行不便”等病證相對應。并推斷漢海昏侯墓出土地黃炮制品加工方法為米蒸法,将大陸蒸法及米輔料加工法的應用曆史提前至公元前59年。

河姆渡文化、馬橋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年至6800年,在農業起源中占據着重要的地位。位于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圍的田螺山遺址、杭州市餘杭區餘杭鎮西南部餘杭南湖遺址和湖州市南浔千金鎮千金塔地遺址,分别屬于這三個時期。在這三個遺址中共出土了5個史前靈芝樣品,經中國中醫科學院本草考古團隊研究,其中出土自田螺山遺址的樣品為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靈芝樣本,可将藥用或食用靈芝的曆史可推進距今6800年的新石器時代。

作者:□記者 梁倩 北京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