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9日電 江西、廣西、湖南、安徽等地兩會近期密集召開,深化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成為上述四省份地方兩會上的焦點。
江西省政協主席姚增科16日表示,過去的一年,江西省政協組織港澳委員和特邀海外僑胞代表返贛視察、參加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分享紅土地高品質發展故事,引導更好發揮在内地和港澳地區的“雙重積極作用”。
江西省政協常委、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麗晶集團董事長梁安琪在視訊發言中建議,江西可圍繞建構“Y”字形中西部陸海大通道、覆寫全球五大洲的“空中走廊”和“江海貨運”大通道等目标要求,加快完善城鄉商貿流通“微循環”,大力培育冷鍊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應急物流等新業态。
江西省政協副秘書長、江西省台聯會長徐友洪建議,江西應發揮财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大在贛台企對優秀人才引進和技術創新的資金補助;鼓勵金融機構拓展對在贛台企的科技研發貸款服務,為台企開展科技研發和技術改造提供大型裝置、精密器材等的專項貸款服務。
廣西兩會上,廣西政協委員、中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薛嘉麟說,廣西和香港都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桂港加強港口物流的合作,有利于溝通珠江—西江經濟帶與北部灣經濟區的聯系,促進兩地跨境貿易市場開拓,進一步增強兩區域在國際市場的競争力,實作經濟向更為開放、更高水準發展。
中醫藥産業是澳門促進經濟适度多元化發展的重點之一。廣西政協常委、澳門超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盛宗認為,廣西民營企業與澳門企業合作,可發揮廣西自身中藥材資源豐富及大量東盟中藥材從廣西口岸進口優勢,利用好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平台,攜手争取國家政策支援。
湖南兩會上,線上發言的湖南省政協香港委員召集人蔡榮星提出,湖南與粵港澳大灣區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獨特優勢。湖南打造全域旅遊,要有針對性加大旅遊專列開行密度,加大旅遊航空定制等,特别要加密省會城市長沙、國際旅遊名城張家界等地至大灣區的交通立體空間打造;還要設計更多往返湖南與粵港澳地區的旅遊精品線路。
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昌爾16日表示,2022年支援港澳委員充分發揮雙重積極作用,主動參與港澳事務,當好港澳與安徽的橋梁紐帶。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斌線上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基于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疊加效應,安徽應充分激發資源聚合效應,進一步借助香港優勢,深化港皖多領域務實合作,吸引更多外資來皖投資。安徽還應發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科研平台力量,結合香港對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産業支援政策,加強與港高新技術産業合作。
皖台交往合作方面,安徽省政協委員、台盟安徽總支副主委王陽提到,近年來,台灣連續蟬聯安徽第二大境外投資來源地,但台企面臨着營商環境提升方面的問題。安徽應整理完善台籍人才引進政策,對于台籍人才的生活、教育、醫療方面都需要配套提升,着力引進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完)(參與報道:吳鵬泉 黃令妍 唐小晴 吳蘭 趙強 張俊)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