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解放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裁軍、整軍,并在1989年,由中央軍委評定了我軍曆史上的33位“軍事家”。
這33位軍事家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赓、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
到了1994年,又增補3人為軍事家,包括黃公略、方志敏、劉志丹。
至此,我軍曆史上被官方确認為“軍事家”的,隻有這36人,包括十大元帥、十大大将,其餘的也都是元帥、大将級别的人物。
不過,在開國将軍中,還有一些人雖然沒有被确定為“軍事家”,但是在他們的訃告或悼詞中,也被稱為“軍事家”,包括11位開國上将和1位開國中将。

第一位是開國上将董其武。
董其武原是國民黨軍進階将領,也是著名的抗日名将,1949年9月率部和平起義,擔任過第23兵團司令、第69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董其武将軍1989年3月3日去世,在他的訃告中,稱他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産黨的忠誠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階将領,傑出的軍事家”。
第二位是開國上将王震。
王震将軍在我軍的名氣非常大,曾經率領359旅開赴南泥灣,創造了一個奇迹,建國後又奔赴新疆,為新疆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王震将軍1993年3月12日去世後,國家稱他是“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上司人”。
第三位是開國上将李達。
李達将軍曾擔任第二野戰軍參謀長,建國後擔任過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是我軍一位非常優秀的參謀長。
1993年7月12日,李達将軍去世,國家稱他是“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第四位是開國上将楊得志。
楊得志将軍也是我軍一位大名鼎鼎的傳奇名将,出身于紅一方面軍,擔任過第19兵團司令、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楊得志與許世友兩大猛将聯手出擊,打出了國威、軍威。
1994年10月25日,楊得志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第五位是開國上将李聚奎。
李聚奎将軍是我軍後勤方面的傑出人才,擔任過第四野戰軍後勤部長、東北軍區後勤部長兼政委、解放軍後勤學院院長、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
1995年6月25日,李聚奎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上司者和後勤工作上司人”。
第六位是開國上将王平。
王平将軍是我軍政治工作的代表人物,擔任過第20兵團政委、中國志願軍政委、解放軍軍事學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漢軍區政委等職。
1998年2月8日,王平将軍去世,中央軍委稱他是“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上司者”。
第七位是開國上将葉飛。
葉飛将軍是我軍軍政雙優的代表人物,既擔任過第10兵團司令、福州軍區司令、海軍司令,還擔任過福建省委書記、交通部長、華僑大學校長等職。
1999年4月18日,葉飛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第八位是開國上将陳錫聯。
陳錫聯是第二野戰軍的一名悍将,擔任過第3兵團司令、炮兵司令、沈陽軍區司令、北京軍區司令,一度主持過中央軍委日常工作,還擔任過副總理、中央政治局委員,級别非常高。
1999年6月10日,陳錫聯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第九位是開國上将張愛萍。
張愛萍将軍擔任過第三野戰軍參謀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部長、副總理等職,還是大陸國防科技事業的上司者,組織上司過“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
2003年7月5日,張愛萍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第十位是開國上将楊成武。
楊成武與楊得志、楊勇并稱“三楊”,擔任過第20兵團司令、北京軍區司令、解放軍代總參謀長等職,既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也組織過中印自衛反擊戰、抗美援越戰争,身經百戰,立功無數。
2004年2月14日,楊成武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第十一位是開國上将洪學智。
洪學智擔任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主要負責後勤工作,極大地保障了志願軍将士們的後勤補給,彭老總曾經說:“抗美援朝的勝利,我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高麻子,另一個是洪麻子。”洪麻子,就是洪學智。
1988年我軍第二次大授銜時,洪學智再次被授予上将軍銜,被譽為“六星上将”。
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将軍去世,被稱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後勤工作的開拓者”。
第十二位是開國中将秦基偉。
秦基偉将軍比較特殊,前面11位都是1955年授上将,秦基偉當時隻是中将軍銜,直到1988年我軍第二次授銜,才授上将。
秦基偉雖然隻是開國中将,但是他後來取得的成就絲毫不在開國上将之下,擔任過北京軍區司令、成都軍區司令、國防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1997年2月2日,秦基偉将軍去世,被稱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是以,可以被稱為“軍事家”的,并不隻是那36位軍事家,還包括這12位開國将軍,在去世後也都被稱為“軍事家”。
(參考資料:《共和國36位軍事家》《開國将軍轶事》《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