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作者:天文線上

從國際空間站捕獲的“藍色噴射”閃電射入平流層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電閃雷鳴,一道鋸齒形明亮條紋以最短路徑在雲層與地球間拉開。但是你知道嗎?閃電有時會以直線射出,并且是藍色的。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百度)

“藍色噴流”——從雷雲的頂部射入平流層跨越50 公裡(30 英裡),持續時間僅為幾毫秒的像放電一般的閃光——雖然罕見,但并非聞所未聞。我們通常觀察不到,因為形成雷暴的雲層和保護我們免受輻射的大氣層會這檔我們在地面上的視線。然而,國際空間站(ISS)的天氣觀測裝置卻不受此影響。這些裝置擁有從400公裡高空俯視地球天氣的前排視野。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如今,通過國際空間站的歐洲大氣空間互相作用監測器(ASIM),研究人員記錄下五次持續時長10毫秒的藍色閃光,其中一次産生脈動的“藍色噴流”射入平流層頂(平流層和中間層的邊界),産生了可見的發光圓盤和被稱作“精靈”的紫外線。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風暴獵人-百度)

ASIM 天文台——通常被稱為“風暴獵人”——于 2018 年安裝在國際空間站上,目的是記錄雲頂上方風暴的放電,如今,随着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他們的發現,它的目的已經達到。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ESA/NASA)

我們隻是在 1990 年代初确認了這些不尋常類型的閃電的存在——噴射和精靈,這些統稱為瞬态發光事件 (TLE),當時相機不小心拍到了精靈的視訊。幾年後,美國宇航局航天飛船的視訊觀測證明了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的存在,随後發現了“精靈”(想必是 “電磁脈沖源引起的光發射和極低頻擾動”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所有這些現象都非常亮眼但僅持續幾毫秒,是以很難觀測和研究它們。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2015年,歐空局宇航員安德烈亞斯·摩根森接受了一項名為“雷神”(名字起源于北歐雷神)的任務,使用新型雷雲成像系統從國際空間站捕捉雷暴。他拍攝的藍色噴流和閃光的照片促使ASIM風暴獵人天文台于2018年被安裝在國際空間站。

捕捉這些現象雖然困難,但對于我們研究地球上的天氣系統至關重要。研究人員懷疑它們甚至可以影響地球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是以了解雲中閃電的形成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它們看起來非常非常酷。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相關知識

國際空間站(法語: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縮寫為SSI;英語: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縮寫為ISS;俄語: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縮寫為МКС),是一個在近地軌道上運作的科研設施,是人類曆史上第九個載人的空間站。空間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實體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目前由五個國家或地區合作運轉,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成員國英國[4]、愛爾蘭、葡萄牙、奧地利和芬蘭沒有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希臘和盧森堡則是在計劃開始之後加入歐洲空間局[5])。中華人民共和國曾表達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的意向,但因美國出于政治原因反對其加入以及中方資金、技術不足等諸多障礙最終未能送出申請[6][7]。

藍色閃電,紅色精靈,國際空間站的天氣觀測裝置捕捉到了什麼?

迄今為止,已有來自多國的航天員登上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但均為美國或俄羅斯主導的太空計劃,其中還包括七名太空遊客。從1998年11月15日國際空間站第一個部分曙光号功能貨艙發射升空。到2010年6月,空間站已經在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轉了66000圈[8]。截至2018年12月,空間站預計将運作到2030年[9]。俄羅斯質子号和聯盟号火箭以及美國航天飛機發射了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子產品。負責空間站與地面之間運輸的航天器有俄羅斯聯盟号、進步号,美國的龍飛船2号、天鵝号宇宙飛船等。國際空間站最多可承載七名乘員(長時間),大部分實驗設施也已經投入使用。由于大氣阻力和重新啟動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實際高度常發生漂移。

BY: Katy Evans

FY: Lorraine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在作品釋出後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