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作者:二三裡資訊

一走進酒坊,屋子裡的酒香氣撲鼻而來,空氣中混雜着曲香與焦香,給人以柔和、愉快、優雅的感覺。黃酒作為中國傳統特産的釀造酒,極具地域特色,比如陝南聞名的恒口黃酒,就以鮮甜醇和、酒香濃郁、酒度适中的口感著稱。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1月19日,華商報-二三裡資訊記者走進安康四橋酒坊探秘恒口黃酒的魅力,正巧遇見兩位前來買酒的男子,李先生稱:“我本就是恒口人,以前在老家父親也會釀酒,恒口黃酒就是我的家鄉酒,在我的記憶中黃酒口感溫和,風格别緻,是其他酒種無法比拟的,是以我會特地找地方買這種酒,過年回家也可以招待客人,恒口人都比較好這一口。”

說起恒口黃酒,釀造技術更是源遠流長。黃酒釀造技藝主要分布于安康月河川道大同鎮、恒口鎮、五裡鎮、建民辦和安康城區一帶,當地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釀造黃酒。其中,當屬恒口黃酒更為正宗。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據四橋酒坊老闆李端介紹,黃酒是以糧食為原料,黃酒的産生與谷物的種植幾乎同步,主料為糯米、當地古井水、山泉最好,也會選用礦泉水,副料為大曲、小曲。步驟分為: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雖然程式并不複雜,但每一步都需要用心。 黃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濃度很低,一般為8%~20%。因發酵需要一個月時間,是以俗稱“滿月酒”,還有人稱它為“土茅台”,恒口有一句俗語:九月九、做黃酒,一個月時間發酵,到了十月中旬,就能喝上。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恒口黃酒全程需手工制作,這也足以展現了釀酒人的匠心。酒曲所用中藥材多達20餘味,都在當地采集、獨特炮制、合理配方,是傳統中醫與釀酒技藝的有機結合和科學應用。技藝流程緊扣歲時節令,是陝南傳統文化生命力的證明。

黃酒飲法有多種多樣,冬天宜熱飲,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熱後飲用,會使黃酒變得溫和柔順,更能享受到黃酒的醇香,驅寒暖身的效果也更佳;夏天在甜黃酒中加冰塊或冰凍蘇打水,不僅可以降低酒精度,而且清涼爽口。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黃酒在世界的發展曆史已經有2500餘年了,其發展史遠遠超過了白酒、葡萄酒和啤酒。随着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健康養生已經成為人們十分注重的話題,在飲酒方面開始回歸養生強體的傳統釀造的黃酒。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有客人前來品嘗,李端就會用酒勺從酒壇中吊酒倒入客人的碗中,吊酒的動作靈巧娴熟,一碗黃酒遞到面前,一縷縷濃香從鼻尖滑過,令人心曠神怡。客人們偶爾還會支起闆凳、桌子,坐在院子裡欣賞着四橋的風景,一把瓜子、一把花生、一口黃酒,談笑風生,似乎樂此不疲,沉醉于這閑适與放任的氛圍之中,把一天的煩惱和勞累一掃而光。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李程

感受人間煙火,品恒口黃酒文化,四橋酒坊滿滿的鄉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