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作者:人物史鑒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

2006年9月中旬,一位戴着墨鏡,一頭精幹的短發,年過半百依然是纖腰細步,風采卓然,即使戴着口罩都能看出的風韻猶存的阿姨在上海的街頭徜徉。

看着上海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來來往往的人衣着時尚光鮮,臉上充滿了自信、幸福的神采,20年前的記憶如潮水翻湧。

記憶中的上海,樓房破舊、低矮,人們大多穿着藏藍工裝,顔色單調,街上很少見汽車,人們大都騎自行車出行,臉上充滿欲望和迷茫。

20年的時空交錯,讓這位阿姨不禁感慨:

行走人間半個世紀,越過高峰、穿過低谷,曾經遠走他鄉,但是最割舍不斷的還是故土。

這位阿姨就是毅然賣掉在美國的别墅和汽車,飛行13個小時,從美國回到上海的著名演員龔雪。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1953年,龔雪在上海出生。父母都是藝術家,在濃厚的藝術氛圍的耳濡目染下,龔雪從小就對表演産生濃厚的興趣。

三年級時,長相秀美、身材出挑的她被老師選入少年宮的表演隊。

1973年,21歲的龔雪穿上軍裝成為一名文藝兵。作為演員,龔雪的第一部作品《車輪滾滾》就是在部隊拍的。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很多為龔雪的顔值所傾倒的年輕人可能會以為龔雪肯定是從這部《車輪滾滾》中被驚為天人,由此一炮而紅。畢竟偶像劇都是這麼演的。

但是生活不是偶像劇,從來都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使她是才貌過人的龔雪。

在《車輪滾滾》拍攝的時候,龔雪飾演的是一個路人甲的角色,台詞也少得可憐,隻有4句話。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車輪滾滾》劇照

但這畢竟是她第一次拍戲,年輕的女神懷着激動和忐忑的心情去揣摩她的角色,盡力去演好這個路人甲。

在經曆一遍遍的NG後,電影終于得以上映。

滿心歡喜等着電影上映的龔雪帶着家人到電影院去看她演的電影。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和家人

當時的她還有點忐忑,既擔心看完電影會有人認出就是她演的民工領隊,也擔心别人認不出來。

但是女神這是多慮了,因為電影的正式上映版根本就沒有她,她為數不多的2分鐘的鏡頭被導演尹一清剪得一秒都不剩。

這倒不是導演有意針對她,隻能說明這個角色确實存在感低。

但女神也不氣餒,堅信隻要付出努力,屬于自己的時代終會到來。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她一直在努力,也在等待時機,而這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花了5年時間。

5年的等待,對一個隻靠臉蛋吃飯的演員而言,确實很漫長,但是對一個期待在自己的領域能有所成的人來說,5年的沉澱期剛剛好。

從1979年開始,龔雪第一次擔當女主角,她的第一部電影是《祭紅》,雖然演技略顯稚嫩,但是未來可期。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祭紅》劇照

之後她又陸續演出了《好事多磨》《子夜》《七月流火》《楚天風雲》《石榴花》《快樂的單身漢》等電影。

這時,大街小巷都貼滿了她的畫報,男孩子們都奉她為女神,追趕潮流的女孩子都在模仿她的妝發,是的,她紅了,成了一個流量明星。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但她深知,空有流量但沒有品質是沒有未來的。如果演員都需要有一部代表作,她覺得這些都不能成為自己的代表作。

她期待自己的代表作。

而這部代表作就是《大橋下面》。

1983年,龔雪解鎖了自己的新戲路,飾演一個堅強的單親媽媽。

人們隻知道她因為在電影的出色表演一舉獲得百花獎和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張鐵林《大橋下面》劇照

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觀衆隻看到她在領獎台上風光無限,但卻忽略了她一路走來的艱辛。

不知道的是,她為了演好挑水工,自己天天挑水,磨破了肩膀,為了演出古人的書卷氣,她勤練書法,為了演好單親媽媽,她學着照顧小孩。

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鑽研演技,她才脫離了流量明星的标簽,受到了觀衆的喜愛和認同。

哪怕她演技不行,就憑她的“神顔”,在奉行“顔值即正義”的娛樂圈依然可以無往而不利,畢竟花瓶那麼美又易碎,大家都會呵護的。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這也是娛樂圈那些“流量”各種摳圖、配音、替身有恃無恐的根源所在。

但她卻不甘于隻是享受“祖師爺賞飯”,她深知,苗條的身材、娴靜的氣質、靈動的大眼睛都會因歲月流逝而流逝,隻有作品永存。

是以她努力去演好每一個角色,進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娛樂圈從來都不缺美貌,缺的是虔誠的努力,這也是時隔多年後的今天,仍有不少影迷向她表達崇敬之情的原因。

是的,龔雪的清純、善良、溫柔、高潔、努力,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成為全民“白月光”,除了天分,更在于她的積極努力。

正當大家期待她在電影表演藝術上的高峰更上一層樓的時候,龔雪卻出人意料地決定放棄國内紅火的事業,前往美國留學。

龔雪的這一番操作令大家很困惑。

緊接着各類小道消息見諸報端才讓女神背後的人浮出了水面。

得知原因的男生們“痛心疾首”——女神戀愛了,對象不是我,紛紛表示要報“奪妻之恨”。

于是各路小報又把他們的戀情扒了個底朝天。

原來女神和她背後的男人——張迅早已相識。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張迅

1984年龔雪去美國通路演出,沒想到竟是以和當時在美國讀博的中國留學生張迅結下一生的緣分。

張迅是在浙江出生的北大學霸,不僅風度翩翩,而且風趣幽默,同在異國的兩人不禁惺惺惜惺惺。

龔雪回國之後,兩人依然保持聯系,并确認了男女朋友關系。

龔雪也及時将這好消息給父母報備,父母聽了之後卻發愁得不行。

龔媽媽說:“他的學業和事業都在國外,你的事業在國内,将來兩個人長期兩地分居,那可不行!”暗示張迅并不是她最好的選擇。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則堅定地說道:

“媽媽您放心,我甯願做一個幸福的小女人也不做孤獨的女強人!等我和他感情真的發展到那個份兒上,我就嫁到美國去陪他!”

張迅當然也是心裡有底的,現在的龔雪在國内有家人、有事業,放棄一切跟他到美國,對她不公平。

但是異地戀真的很辛苦,平常還好,逢年過節的看别人都是出雙入對,自己卻是形單影隻,也是不勝傷感。

1985年春節,張迅給龔雪打來電話,傷感的他情不自禁地對龔雪說:“這邊冷冷清清,我心裡很不好受,真想你!”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想到自己愛的人孤獨地在大洋彼岸過年,龔雪也很難過。

張迅擔心自己的情緒影響龔雪,他振作起精神。

笑着對龔雪說:“我剛才是哄你玩。你别擔心我,這邊也很熱鬧,不信你聽——張迅用口技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放鞭炮的聲音。

美國人根本不過中國人的農曆新年,龔雪當然知道張迅是在安慰她。張迅的良苦用心讓龔雪潸然淚下,她硬咽着對張迅說:

“以後我再也不讓你一個人過年。我要陪在你身邊,我們一起放鞭炮和煙花,我親手包餃子給你吃……”

張迅得知龔雪要去美國,善意地勸龔雪千萬不要沖動,免得做出将來讓自己後悔的決定。龔雪說:“為了愛做任何決定,我都不會後悔。”

1986年農曆新年來臨之前龔雪按照自己的承諾和計劃如期前往美國。

張迅也不負所托,用盛大的婚禮來迎接龔雪。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在婚禮上,張迅含淚向龔雪承諾:“我一定要讓你過得幸福,否則我不僅對不起你,也對不起那麼多深愛你的影迷!”

龔雪對張迅的壓力了然于心,她善解人意地對張迅說:“你不要有任何壓力,隻要我們同心協力相親相愛一定會很幸福!”

此時的張迅正在攻讀博士,他一邊工作一邊讀博,非常忙碌,張迅盡可能地細心照顧龔雪。

為了讓龔雪忘記遠離家鄉和親人的痛苦,張迅帶龔雪湖中潛水、泛舟和航行、欣賞布魯斯音樂……

盡管自己很盡心,但張迅的陪伴給的隻是短暫的快樂,很難掃除龔雪内心的孤獨和迷惘。

龔雪到美還經常接到來自國内的好的劇本和角色的邀約她。有時也會心生動搖,想回國拍戲。

但她想:“優秀的女演員有很多,但她是張迅的唯一。”于是她忍痛回絕邀請。一心一意地陪在張迅身邊。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張迅心疼地對龔雪說:“在美國也很不好受,又孤獨,你什麼時候後悔了,就先回國。等将來我畢業了,我們回國團聚。”

張迅的體貼讓龔雪感動,眼角流下了淚水。

搖頭說“我不會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取舍的過程。不管事業做得多麼成功,我畢竟是一個女人,應該完成相夫教子的使命,人生才完整。”

他們生活的城市奧斯汀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城市,大家都很忙碌。張迅白天去學校上課。龔雪就一個人在家裡。她感覺很孤獨。

但是龔雪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又上來了,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戰勝孤獨。

她拿起畫筆,決心沖破緊緊包裹着她的孤獨和失落,向幸福的生活進發!

為了戰勝孤獨,她積極參加高爾夫、潛水、徒步旅行等戶外活動。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為了戰勝孤獨,更好地和人交流,龔雪還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

為了戰勝孤獨,龔雪還做麻婆豆腐、紅燒獅子頭、幹煸四季豆等中國菜,喂飽張迅的胃的同時也寄托鄉情。

越努力,越幸運,她和張迅的感情越來越好,也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異國他鄉的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奧斯汀氣候适宜,充足的光照使植物一年四季都是生長期。

龔雪不僅熱衷于戶外運動,她還喜歡在自家的小花園裡種滿鮮花。她希望自己這顆種子也能在廣袤的美國大地上生根發芽。

是的,龔雪種植的花草在異國他鄉繁殖了,龔雪也懷孕了。為了迎接小生命的到來,龔雪買來很多育兒書籍,仔細研讀。

張迅深受感動:“别人都知道你是著名演員,隻有我知道你是不折不扣的賢妻良母。”

1988年11月,瓜熟蒂落,龔雪生下一個漂亮的女兒。

女兒出生不久,已經取得博士學位的張迅在美國柯達公司如願地找到一個不錯的職位。

為了支援丈夫的工作,龔雪帶着襁褓中的女兒跟随張迅搬到紐約。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在紐約生活了兩年之後,張迅的事業又有新的發展。龔雪又跟随丈夫搬到美國的紐澤西州。

即使作為普通人,龔雪的人生也很成功,家庭幸福。

1993年電影《股市婚戀》向龔雪抛來橄榄枝。

面對上天賜予她的第二次獲得輝煌的機會,龔雪内心有些掙紮,畢竟她曾經那麼熱愛大熒幕,如果不是那件事,她可能也不會遠走他鄉。

“那件事”就是龔雪遠赴美國的導火索。

“那件事”就發生在1986年。

幾名高幹子弟組團借和小姑娘跳舞、交友之名行強奸、猥亵之實,案件涉及50多人,舉國震驚。

這些人犯流氓罪跟龔雪有幾毛錢關系?

按道理,這件事與龔雪是八竿子打不着。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為龔雪辟謠的報道

但是,其中一個罪犯還寫進了他的書中。

然後人們議論紛紛,各種流言滿天飛,流言之一便是這50多人中有龔雪。

雖然隻是傳聞,但是那個時代的人們很容易被煽動情緒,于是他們把"肮髒的女明星"的屎盆子扣到了龔雪頭上。

每次她一出門,謾罵和臭雞蛋、爛菜葉就從各個方向飛過來。

有記者為龔雪打抱不平,專門撰寫了一篇《給龔雪辟謠》,但人們卻選擇性相信龔雪确在其中。

她沒做過這些事情,行得端坐得正,但是還是禁不住夜夜失眠。

人言可畏,阮玲玉因流言而自殺,龔雪因流言而出走,則不足為奇。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這一走,就是7年。

7年來,她的人生不會因為“那件事”而像阮玲玉一樣謝幕,反而努力讓每一天都過得精彩。

她平靜地說:

“我很熱愛演戲,也很在乎影迷,可是我的丈夫和女兒都需要我的照顧,是以我目前的身份不是一名演員,而是妻子和母親。”

人間值得對龔雪而言不僅僅在于她曾經大放異彩的大熒幕,更在于生活本身。此刻,她選擇當一個普通人。

後來,龔雪和張迅在美國東北部的康涅狄格州買了一幢漂亮的别墅。

康州面積不大,植被很好,風景如畫。龔雪喜歡康州主要是因為康州和中國有着解不開的緣,它的三分之二曆史都和中國密切相聯。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複旦大學最早的校長都是康州人。

還記得女神龔雪嗎?曾陷“流言醜聞”,便幹脆遠赴美國與丈夫團聚

龔雪、唐國強、斯琴高娃等演員合影

龔雪認真地對張迅說:

“一想到它的曆史和中國密切相聯,我在這裡就很安心。當初我來美國,來得義無反顧,終于盼到回國我要走得幹淨利索!”

張迅了解妻子眷戀故土的心情,深愛龔雪的他全盤接受妻子的想法,并決定和她一起回國。

于是他們在2006年回到了上海。

回望龔雪這半生,無論處在怎樣的年紀,她都隻是一個清純浪漫的女孩,熱愛生活,努力精彩,坦率從容地欣賞人生不同的風景。

現在的她,風采依舊,做着她喜歡做的事,過着恬淡卻有滋有味的生活。即使美人遲暮,她也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