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3歲,68歲兄弟倆,讓人欽佩,又讓人心酸落淚

作者:孤獨的星光

灰蒙蒙的天上挂着懶洋洋的太陽,怎麼也溫暖不了寒冷的冬季,正是臘月中旬,在外打工的人們都陸陸續續回故鄉了。總有一些人,一些工作,要等到小年前後才能回家。像這倆位大爺,還在寒風中修剪城市裡人行道邊的樹枝,也讓這些綠色的生命,清清爽爽的過年,讓城裡人享受綠色的美。

老哥倆是貴州銅仁人,來這座城市搞綠化工作已經八九個年頭了,兄弟倆早出晚歸,一天隻少要幹九過多小時,雖然活不勞累,但他們已是70歲左右的老人了,那些有終身俸,家庭條件優越老人們,他們的晚年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快樂。真是人與人不同,花有幾樣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曆程,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難念的經。

我和他們閑聊了一陣,老大抽着旱煙,隻剩幾顆門牙被煙熏得溜黑,叭哒着竹煙杆,那煙味嗆人。兄弟倆是老家在城裡混了二十多年的熟人叫來的,現在是個老闆,專包城裡綠化活,專找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幹活,這樣老闆賺的多些,農村老人一月能掙4千多元錢,相當滿足,幹活也實在,好管理。

老大哥養了三個孩子,二女一男,都成家了。倆女兒遠嫁他鄉,兒子在甯波打工結婚,生有兩二子,在孫子七八歲時,兒媳婦跟人跑了,沓無音訊。兒子隻好把倆個孫子帶回老家,交給父母撫養,自己又南下廣洲打工,在打工廠裡認識了一個二婚女,結婚後生一兒子,就在也沒回老家,二個兒子也不管了。倆個孫子在爺爺婆婆的艱辛撫養中長大了,讀書了。在農村,解決溫飽是沒有問題的,但倆個孫子上學的雜七雜八的費用就難了。而且孫子都讀得書,成績好,上進心強。為了把倆孫子培養成人,老大哥背井離鄉,進了城幹上了綠化工。

他們很節約,一月生活費才吃三百來元,他們不喝酒,抽煙是從老家帶來的旱煙,一大捆夠抽上一年。他的大孫子大學畢業己在北京工作,二孫子上高三,成績相當好,他欣慰的對我說,他對二孫子說了,隻要考上清華北大,他要再獎勵二孫子二萬元,二孫子說爺爺你輸了,他樂哈哈地對着我笑,我苦了一輩子就是為兒孫,隻要孫子考上了大學,我就松一口氣。老闆不退我我就一直幹,幹不動了就回家。他說他的大孫子很孝順,月月都要給他婆婆打幾千元錢,讓他不要打工了,回老家養老。

老大哥說他兄弟命也苦,今年68歲了,兩個孩子都在外成家了。但他老婆是個瓜的,啥也幹不來,連飯都不會煮,每天都是自己屋裡屋外的幹。那時家裡窮,父母為了續香火,就托人把鄰村的瓜女說給了兄弟當老婆。他們生了兩個孩子都聰明,都大學畢業在外地工作。

從老哥倆的言談中和他們被歲月蹉跎的面容上,還有飽經風霜的眼睛裡,我看到了普通人的活着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們為了子孫,為了心裡的那點夢想,不知忍受了生活中多少痛苦和勞累。他們在和我的交談中,老眼裡淚光閃閃,臉上卻露着心酸的笑意,他們就是為掙點錢讓後人把書讀出來,有出息,不再受苦受窮,讓人看不起,不當下賤人,不幹一輩子苦活。他們也好象看到了後人們的努力和成績,這就是對老一輩的最好抱答。

為了不當誤哥倆幹活,我驅車離開了,我在後視鏡裡看着他們的勞動身影,就象他們修剪的樹一樣,那樣蒼翠,那樣挺撥,那樣經得住風雨霜寒的考驗,把春一樣的綠意獻給行走的人們…

[原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