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閃電新聞

日前,山東省社科聯公布了“十四五”時期第一批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機關名單,乳山馮家鎮被評為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鎮,乳山城區街道府前社群被評為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村(社群)。

近年來,乳山市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不斷健全社科普及網絡,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社科普及工作的首要任務,牢牢把握建黨百年這條主線,統籌社科普及周集中宣傳與常态化社科普及,創新理論普及形式,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志願服務行動,着力打造“理響乳山”社科普及品牌,不斷推動社科普及工作進農村、企業、學校、社群,打通社科普及“最後一公裡”。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乳山市在利群社群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理論政策宣講

2021年,乳山社科界先後參與各級多個評選活動,報送的《以智庫建設為抓手 實作黨校科研跨越發展》列入全省18個社科優秀微調研,8個文藝作品獲省社科界第八屆人文藝術大賽獎項,4個課題列入威海市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6個社科成果獲威海市第二十四次社科優秀成果獎。

夯實社科普及陣地 提升社科普及水準

依托馬石山、膠東育兒所、馮德英文學館等紅色基地、展館,全市打造了118處紅色印迹,修繕布展20處、保護挂牌40處、選址立碑38處、懸挂展闆20處。以“十三五”期間打造的省級、威海市級社科普及示範鎮村為重點,将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個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601個村和31個城市社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市、鎮、村三級社科普及陣地,以點帶面,形成社科普及鎮域全覆寫的大格局。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膠東育兒所紀念館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乳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乳山市崖子鎮山西村文明實踐宣傳欄

同時,在上級社科聯的指導下,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成立威海市首個高校社科聯組織,進一步擴大了社科普及陣地覆寫範圍,有效促進高校社科研究資源整合與共享。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成立大會

圍繞中心抓住重點 提升社科宣講實效

常态化開展理論宣講。先後組建社科普及、文明實踐、紅色乳娘事迹、“大手牽小手”紅色教育等50多支專業宣講隊伍,用好用活文明實踐所站、闆凳課堂、田間課堂等固定陣地和流動陣地,廣泛開展“一滴乳汁一百年·大家講大家聽”宣講活動。2021年,乳山市開展各類社科普及活動5000餘場次。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到膠東特委參觀學習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乳山市“小小講解員”講解紅色故事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乳山市“中國夢·新時代·話小康”宣講比賽

突出重點主題宣講。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視察山東重要訓示要求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下發宣傳宣講工作方案,制定宣講配檔,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市委宣講團,開展全會精神“五進”宣講活動80餘場,真正讓全會精神走進基層、走進群衆。

做好結合文章宣講。結合“行走的黨史”宣講和“送學+宣講”活動,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雲宣講”“大喇叭宣講”“炕頭宣講”“舞前10分鐘宣講”等特色宣講活動100餘場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以“社科+文藝”的形式,豐富社科普及載體,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重大主題,在全市範圍内開展系列紅色主題文藝活動,創作推出大型原創組歌、以話劇《乳娘》為代表的“乳娘四部曲”等一批文藝作品,提升社科普及吸引力。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紅色教育宣講團百年黨史巡回宣講活動

探索“網際網路+社科” 打造社科普及品牌

打造“理響乳山”社科品牌。迎合全媒體時代的傳播模式,采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結合的方式,推出“理響乳山”社科普及節目,及時刊發黨的創新理論和各級各部門理論普及工作,邀請專家學者圍繞黨的理論路線進行專題授課,目前已推出20餘期,全網點選量超過50萬人次。

乳山:讓社會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乳山市社科普及品牌《理響乳山》錄制現場

建設社科數字展館。繼續推動數字社科展館建設,在去年建成網上數字展館和語音導覽的基礎上,今年推出“偉大的開端”“偉大的變革”“偉大的成就”“中國精神聯展”“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展”等一批網上數字展覽,為社科學習帶來全新體驗。

開設社科普及專欄。在“母愛乳山”用戶端開設“乳山社科普及專欄”,刊發會議公報、決議,轉發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媒體關于全會精神的解讀文章和全會精神在乳山市的生動實踐,累計刊發各類稿件100餘篇,幫助網友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系列講話精神。(乳山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