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化壓力為電力?“海洋電池”技術開辟綠色能源新賽道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據法新社報道,近日在展會上亮相的“海洋電池”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在無風的日子裡一動不動或當供電需要已得到滿足時仍在快速轉動的風力渦輪機是可再生能源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研究人員認為可以在海底解決的問題。根據一項設想,海上風電場将利用海水對尚不需要使用的能量進行必要的存儲,進而幫助人類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荷蘭初創企業Ocean Grazer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弗裡茨·布利克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展示這一系統時說:“我們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我們稱之為‘海洋電池’。”

化壓力為電力?“海洋電池”技術開辟綠色能源新賽道

專家們說,在各國日益推動減少使用煤炭等導緻氣候變暖的能源的背景下,綠色能源儲備技術将成為關鍵。

這是因為大自然并不總是在人們最需要電力的時候提供風能或太陽能。

布利克的“海洋電池”依賴于設定在海底的巨大囊體,它們内部充滿了利用風電場的風力泵入的海水。在需要電力時,海洋的壓力會海水擠出位于海底的内有水輪機的儲能系統——其結果是生成電力。

與能源有關的一個關鍵考慮是成本,而利用某種類型化學電池的儲能系統不僅非常昂貴,而且還存在洩漏或在海洋環境中造成污染的風險。

依賴壓力的儲能系統已經在壩式水電站中得到采用:這些水電站會在電力需求下降時把水泵入大壩後的水庫中,進而實際上将電力儲存起來,以便後期通過水電站的水輪機将其恢複成電力。

美國能源部認為,這種被稱為“抽水蓄能水電”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的意大利和瑞士,盡管目前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這樣的水電站。

至于這種儲能方式的海底版,Ocean Grazer公司并不是正在試圖将其投入實用的唯一企業。

FLASC公司是從馬耳他大學獨立出來的一家企業。該公司開發的系統利用以可再生方式制取的電力把水泵入一個内含負壓氣體的容器内,之後這些水可以推動水輪機産生電力。

另一個名為StEnSea(海上儲能)的創意是利用設定在海底、處于深海壓力下的空心混凝土球體,并于2016年在德國的一個湖泊中進行了測試。

Ocean Grazer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布利克說,海底儲能系統利用了不需要成本的海水壓力,而它們的儲能效率高達大約80%。

他認為儲能系統是可再生能源的關鍵。随着可再生能源的生産成本下降,它們實作了迅速發展,并且成為世界各地能源結構中占比穩定上升的組成部分。

據美國的非赢利機構氣候和能源解決方案中心稱,可再生能源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能源,從2010年到2020年增長了42%。

不過,要想讓“海洋電池”這樣的系統以電網正規成員那樣的規模得到推廣使用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布利克說,他的公司打算在2025年前建成一個海上系統,盡管2023年前在荷蘭北部将會先建成一個陸上系統。

盡管通過壓力儲存能量的各類做法都不是新鮮事,但是把它與綠色能源配對卻具有巨大的潛力。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工程學教授、可再生能源專家克勞迪奧·卡尼紮爾說:“在風能和太陽能現在成為電網的組成部分——基本上可以讓我們擺脫化石燃料——的情況下,這是極其令人興奮的。”(編譯/曹衛國)

來源:參考消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