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年第一爆款 國産劇迎新“開端”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2022剛一開年,一部以時間循環為主題的國産劇《開端》便掀起了觀劇熱潮。據燈塔專業版顯示,《開端》開播一周以來,在每日劇集排行榜上持續霸榜,不僅熱度居高不下,播放市占率也穩居前三。《開端》帶來的無限想象,也再一次讓業内看到國産劇的可能性。

第一個吃螃蟹

開年第一爆款,又是正午陽光。1月18日,在演員和觀衆的三催四請下,《開端》加更成功。

《開端》改編自同名小說,融合了車禍、爆炸、推理、時間循環、末日情侶等多種懸疑要素,講述的是大學生李詩情(趙今麥飾)和遊戲架構師肖鶴雲(白敬亭飾)在一輛公共汽車上,不斷經曆爆炸又不斷“死而複生”,并帶着記憶回到爆炸發生前的故事,而隻有阻止爆炸,他們才能走出這個循環。

雖然走的是小衆路線,但不影響這部劇叫好又叫座。自1月11日開播以後,《開端》幾乎是“焊”在了微網誌熱搜上,從主角到配角,從劇情到花絮,熱度高居不下,“一口氣8集”,“《開端》,我願稱2022年電視劇最好的開端!”

此後,《開端》的熱度持續上升,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不僅單日全網正片播放市占率最高時曾達9.92%,截至1月18日15時30分,該劇已連續6天實作單日全網正片播放市占率在劇集排行榜上位列前三。

不隻是全網正片播放市占率,在輿情熱度上,《開端》同樣也在燈塔劇集榜單上持續霸榜,并連續6天超過當下播出的其他劇集,穩坐在劇集榜單首位的寶座上。與此同時,據騰訊視訊平台的資料顯示,截至1月18日15時30分,《開端》的播放量也已破4億次。

正是因為《開端》的火爆,劇集市場的懸疑風也再次刮了起來,甚至有觀衆稱“要拿着放大鏡去找細節”。但與此前熱播的國産懸疑劇有所不同的是,此次《開端》的劇情除了尋找真相外,還加入了時間循環的無限流設定,這也成為該劇引發熱議的焦點之一。

時間循環的殼

與穿越、人格分裂等有所不同,無限流主要聚焦于一段特定的時間和某些特殊的空間,部分角色可以“存檔”,而剩餘角色則隻能被“格式化”。也就是說,“天選之子”會不停重複特定時空的内容,同時保留每段記憶,而配角則在一次次重複中重新開始。

實際上,對于時間循環,很多觀衆對此并不陌生,無論是《恐怖遊輪》《源代碼》《十二隻猴子》等十多年前上映的電影作品,還是近幾年上映的《忌日快樂》等影片,都運用了時間循環這一設定來展開劇情。而在遊戲市場,于2021年相繼釋出了PC版和主機版的時間循環類遊戲《十二分鐘》同樣也一度爆火,并實作全平台超百萬份的銷量。

既然時間循環的設定早已不是個新鮮事物,《開端》又為何能再次在觀衆間掀起觀劇熱潮?對此,觀衆吳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最開始時也會有該劇的節奏比較慢,時間循環都是個老梗還能怎麼玩的想法,但随着後續觀看劇情,能發現該劇也比較注重描寫細節與人性,也正是後者讓我有了想繼續看下去的欲望”。

除此以外,在觀衆徐先生看來,時間循環被很多人稱為“老梗”,也很難玩出新的花樣,《開端》雖然用了時間循環,但更多是為了推進劇情發展而鋪設的一個外部設定,内部真正關鍵的在于展現劇中不同的人物,通過不同的支線劇情探讨人性,也展現主人公内心的糾結情緒,進而讓觀衆看到每一個不同個體及背後想表達的思想性。

不過,有人認為,這種現實向與無限流的結合,将生活瑣碎夾在緊張的救援裡,削弱了一些緊張感和懸疑感,也不夠燒腦。電視評論人孫禹認為,“1000個觀衆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懸疑劇近年來陸續獲得更多關注,雖然向前邁進一大步,但仍處于發展階段中。而《開端》播出的高熱度也會讓影視行業進一步關注到懸疑、科幻題材,并再次證明了影視作品要想抓住觀衆的心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核心作為支撐。

小制作的新可能

最近幾年,網劇黑馬一匹接一匹,往往都是小成本、非流量、非大IP,卻帶給觀衆别樣的驚喜。例如反套路穿越劇《太子妃升職記》,開啟網劇新時代的《白夜追兇》和讓迷霧劇場一炮而紅的《隐秘的角落》。

到了去年,黑馬更多,類型也更豐富多樣。高品質古代探案劇《禦賜小仵作》、BG之光《司藤》,接地氣的獻禮劇《山海情》,讓大人物可可愛愛的《覺醒年代》,還有生活流的《喬家的兒女》、直擊現實的女性群像劇《愛很美味》。

現階段,《開端》的口碑已經在多個平台上相繼出爐。在豆瓣電影上,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該劇的評分為8.2分,其中五星評價占比達到36.5%,四星評價占比則超過四成,使得四星及以上評分的占比共計達到超八成。而在貓眼等其他平台,《開端》的評分基本也處于8分以上。

事實上,在憑《琅琊榜》出圈之前,正午陽光其實早就做過不少好劇,但用侯鴻亮自己的話說就是,“經曆了特别長時間的‘叫好不叫座’”,比如《闖關東》《老農民》《北平無戰事》,其中不少劇更是在多年後被回味時,觀衆才感受到優質。

《開端》做對了什麼,其實才是國産劇該前進的方向。好的故事、緊湊的劇情、足夠的細節、比對的演員、合格的場景、有縱深感的探讨,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