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作者:新湖南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用戶端全媒體記者 周可 王智芳 圖/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超 童迪 傅聰

1月19日上午8時15分,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開啟,孫易兵、顔玫、舒興華、張慶和、唐承麗、朱志春等6位省政協委員先後走上通道,結合工作實際和履職心得,回應熱點關切,回答記者提問。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孫易兵:真情服務群衆,推動湘港澳關聯

2021年仍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一年,在疫情的阻隔下,港澳委員怎樣聯系和服務群衆?省政協常委,省工商聯副主席、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恒德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易兵在“委員通道”上向大家分享了一個他親身經曆的故事。

2018年“六一”兒童節,孫易兵牽頭組織的“天籁行動”走進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青竹村,為當地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們捐助了一批助聽器。其中有一名叫黃雨涵的小朋友,患有先天性耳聾,因家庭貧困無力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當戴上助聽器後,黃雨涵第一次聽見世界美妙的聲音,她激動得手舞足蹈、喜極而泣,大家也都紛紛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現在,現在黃雨涵10歲了,去年4月我們視訊電話時,她還能讀詩了。”孫易兵高興地說。

這個故事是港澳委員聯系服務群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按照省政協統一部署,以委員工作室為抓手,組織委員緊密聯系服務群衆。在聯點幫扶青竹村的基礎上,建立了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委員關聯工作室,開展天籁、光明、助學等活動,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目前,省政協正積極推動在香港和澳門建立委員工作室,加強與港澳各界群眾的聯系和溝通,希望借此更加常态化地推動湘港澳三地關聯,堅定表達對“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支援,積極向港澳同胞講好黨史故事、家國故事和湖南故事,廣泛凝聚思想共識。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顔玫:小小的委員工作室就是履職的大平台

2018年,省政協委員,常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黨組書記顔玫在常德創辦了紫菱工作室,工作室有9名位省、市、區的政協委員入駐,而工作室的地點就在社群附近。“有困難、找委員,這是群衆的期盼更是我們的責任。”顔玫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

2021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波及湖南常德。紫菱工作室聞令而動,顔玫帶領組織13名巾帼志願者利用周末時間參與抗疫志願服務,在防疫卡口值班,協助醫護人員為400名核酸檢測人員提供資訊登記服務。疫情期間,工作室9名常駐委員組織志願者參與各自所在社群防疫600多人次,動員接種疫苗1200餘人,進行核酸檢測1300餘人,捐贈抗疫物資20萬多元,踐行着“防疫不缺席 委員在一線”的擔當。

近年來,湖南省政協創新工作方式,建立委員工作室。在湖南省政協的正确上司下,目前,全省已建成線下委員工作室3000家、線上委員工作室3101家,而紫菱委員工作室隻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在顔玫看來,小小的委員工作室就是履職的大平台,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委員聯系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裡”,發揮基層協商的力量,在履職上造福群衆,廣泛彙聚智慧和力量。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舒興華:委員工作室架起聯系服務群衆的“連心橋”, 助力鄉村振興

“感恩時代發展機遇,感謝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這一代農村青年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省政協委員、芷江縣興夢冰糖橙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舒興華回答記者提問時,講述了他帶動鄉親們投身鄉村振興的故事。

舒興華從小生活在農村,祖輩也都是農民,他深知農村很需要大學生,農村需要大學生的知識和眼界,需要大學生來發揮作用加速新農村發展。

2021年6月月1日,舒興華成立了個人委員工作室,主要就解決農民群衆關心的事,希望借此架起聯系服務群衆的“連心橋”。通過調研,舒興華發現,冰糖橙是當地的第一大農業産業,每年的産量将近1.2億斤,從業人員多達8000多人,而當地群衆最關心的就是冰糖橙品質與銷售問題。如何保障冰糖橙的品質?舒興華委員工作室聯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的柑橘專家,共同為當地的冰糖橙産業制定品質标準和生産品控流程。如何讓冰糖橙銷售得更俏?舒興華委員工作室邀請網際網路營銷專家來到果園開設直播課程,讓當地群衆能夠生産高品質的冰糖橙,并掌握銷售的主動權。

“現在農戶種植的橙子已銷售一空,可以高高興興地過個幸福年。”在聯系與服務群衆的同時,舒興華深深意識到,開設在鄉村一線的委員工作室,最大價值就是讓群衆感覺國家發展的美好未來,在心中種下一顆敢于追求未來的美好種子,這些内生出的發展願望将會形成鄉村的發展動力,共同實作“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的美好願望。

截至目前,舒興華委員工作室已累計為17個村開展了宣講與教育訓練活動,參與農民達750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張慶和:通過“微建議”更好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使政協履職更具“煙火氣”

如何讓政協工作更接地氣、更具實效,省政協一直在積極探索實踐。今天,在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省政協常委、民盟省委會常委張慶和分享了在創新民主監督、推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以“微建議”服務“大民生”,這是湖南政協創新工作方式,加強民主監督,助力民生改善的一項有力舉措。自2017年在全國首創以來,圍繞交通出行、食品安全、住房教育等領域,全省三級政協送出“微建議”3.6萬多條,推動解決“微困難”“微問題”3.3萬餘個。

“雖然委員們提的是‘微建議’,但涉及的都是群衆的切身利益,事關‘大民生’。政協履職更具‘煙火氣’,也有力推動了社會的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治理。”張慶和舉例道,去年6月,省政協主席李微微領辦的“地鐵站出入口附近設港灣式即停即走小車停靠點”這一“微建議”,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開展現場協商辦理。長沙市有關部門積極行動,目前,全市共完成29個停靠點的改造工作。

如何進一步用好用活“微建議”,張慶和表示,要靶向聚焦,通過深入調研,精準建言。要協同發力,進一步暢通辦理管道,深化“政協雲”與“省長信箱”“12345政務熱線”等平台的資料對接和資訊共享,壓實承辦機關責任,推動“微建議”分辦更準、辦理更快、落地見效。

“委員通過‘微建議’對接黨委和政府的‘微建設’‘微服務’,更好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使政協履職更具‘煙火氣’,不斷增強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張慶和說。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唐承麗:抓實民主監督 守護“母親湖”的生機與活力

“現在你去望城鄉村,村容整潔,鳥語花香,美麗極了。”今天,在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省政協委員、湖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唐承麗分享了她持續關注與建言,推動洞庭湖區産業轉型更新、優化産業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綠色發展的故事。

洞庭湖生态環境治理與保護一直是湖南省政協關注的重點。2018年,省政協就将“洞庭湖生态環境治理推進落實情況”确定為重點專題協商和民主監督課題之一,組織了62個踏察小組,300多名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深入到洞庭湖區調研和踏察。

作為九三學社省委會調研組成員之一,唐承麗先後參加了長沙、益陽等市的調研和踏察工作。在對大衆垸水系連通工程的調研中,唐承麗等委員了解到,沩水河勝利斷面水質為Ⅳ類和Ⅴ類,主要超标因子為氨氮,水質安全隐患不容忽視,并就此提出了建議。

“去年,沩水河甯鄉段被湖南省生态環境廳授予'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稱号。”唐承麗表示,這說明以踏察促整改,促進了問題的最終解決。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聚焦民生事項,抓實民主監督。”唐承麗說,針對踏察中發現的問題,有的委員通過微建議、微報告上報解決,有的委員通過撰寫調研報告、開展專題協商,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該踏察活動共發現并推動問題整改160多個。

“水的問題主要在岸上。”唐承麗表示,将持續為洞庭湖的治理保護、洞庭湖區高品質與創新發展、永葆“母親湖”的生機與活力建言獻策、履職盡責,推動洞庭湖區産業轉型更新,優化産業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綠色發展。

委員通道|6位省政協委員回應熱點關切,滿足群衆的“微需求”“微心願”

朱志春:民主監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大家有沒有感覺這幾年營商環境有變化?2021年,全國工商聯釋出營商環境排名,湖南位列第八,較2020年提升兩位,居中部省份前列。”今天,在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省政協委員、湖南中翰益商稅務師事務所所長、主任審計師朱志春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好消息。

“我是有深刻的體會,不論是我周邊的衆多企業,還是調研過程中訪談的大量企業代表,都表示湖南的營商環境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融資難、辦事多頭跑等問題都有很大改善。”朱志春認為,在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過程中,政協的民主監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協的民主監督,特别是專項集體民主監督,深度融合了調研、協商與監督,集聚了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的力量,最終轉化成了推動問題解決的強大動能。

“每一份民主監督報告的背後的軌迹都是政協委員們滿滿的責任心、履職智慧與履職熱情的彙聚。”朱志春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持續的、需要堅守的系統工程,優化營商環境的民主監督也将是一場久久為功的持久戰,但是它值得我們為之去努力、去奮鬥、去實作我們的履職與擔當,“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