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作者:上觀新聞

新年到來,感謝大家又一年的陪伴。2021年亦是艱難的一年,雖不能遠赴山海,但可遊覽于書海。這一年,你都看過哪些好書呢?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中論佛護釋》譯注

葉少勇 著

中西書局

公元二三世紀的印度論師龍樹開創了“中觀”思想體系,其後可分為中觀古學與今學兩系。《中論佛護釋》為中觀古學的思想樣本,其于古代唯有藏譯,而無漢語譯傳。

本書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葉少勇副教授對《中論佛護釋》所作的漢語譯注與研究。導論部分梳理了佛護的中觀思想體系,着重指出其與中觀今學的不共之處。譯文部分基于藏譯本和西藏貝葉經梵文殘本,以現代漢語譯出,同時在腳注中錄出《佛護釋》引文段落的梵語、巴利語平行文本,并摘譯諸家注釋對偈頌字詞文脈的不同了解。将《佛護釋》置于整個《中論頌》闡釋文獻網絡中加以審視,最大程度地恢複了《佛護釋》的原貌。全書行文流暢,論證嚴謹,編排典雅,是一部能夠反映作者十餘年學術積累的優秀作品。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經濟文獻譯注》

(“千鐘粟”文庫)

郭丹彤 主編

郭丹彤 楊熹 梁姗 譯著

本書所指“經濟文獻”,是那些含有一定經濟資訊并用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書寫而成的原始文檔資料。就文獻生成時間而言,即指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50—前1069年)這樣一個時間段。新王國時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鼎盛期,在此期間,古埃及經濟管理體系日臻成熟。存世文獻中,這一時期留存下來的經濟文獻類型龐雜、數量衆多。經過篩選,本書共收入79 篇或最富代表性或最具研究價值的經濟文獻,按其記述内容分成以下五類:

(一)土地清冊文獻

1 篇,即韋伯紙草。韋伯紙草詳細記載了埃及中部某地區土地占有和土地稅收的情況,結合新王國時期以南部底比斯地區為埃及政治經濟中心的背景,韋伯紙草是研究古代埃及土地制度必不可少的文獻資料。

(二)稅收文獻

13 篇,其中以哈裡斯紙草和都靈稅收紙草為主。哈裡斯紙草是新王國末期祭司集團經濟力量崛起的有力證據,同時也是研究埃及神廟經濟的首選文獻資料。

(三)财産交易文獻

此類文獻多為契約,具有數量多、篇幅短的特點。本書所選37 篇典型文獻中,有12 篇買賣契約,8 篇租賃契約,以及17 篇兼及買賣與租賃的契約。

(四)财産繼承和轉讓文獻

23 篇,以瑙奈赫特遺囑和收養紙草為代表。

(五)社會經濟狀況文獻

5 篇,這類文獻反映新王國時期的經濟運作情況(包括經濟崩潰的現象),以亞眠紙草和都靈罷工紙草為代表。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河川的歸屬——人與環境的民俗學》

[日] 菅豐 著

郭海紅 譯

《河川的歸屬——人與環境的民俗學》以日本新瀉縣山北町大川鄉為田野點,對其境内管轄的一條名為大川的河川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調查。大川至今仍保留着鲑魚捕撈的傳統,當地群眾把大川親切地稱為“鲑川”。作者以田野作業與文獻史料為依托,圍繞鲑川這一共有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維護及其組織體系的核心内容,對大川至今仍在進行的傳統方式下的鲑魚捕撈活動進行了曆史溯源與民俗志的深描,還原了自古至今大川鲑魚捕撈活動的演變與發展。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八千卷樓書事新考》

石祥 著

本書是關于清末著名藏書家丁氏八千卷樓的專題研究。八千卷樓主人丁氏的代表人物為丁申、丁丙兄弟,與常熟鐵琴銅劍樓瞿氏、聊城海源閣楊氏、湖州皕宋樓陸氏,并稱“清末四大藏書家”,在藏書史上地位顯赫。本書深入考述八千卷樓與書相關的史事,包括丁氏訪書、藏書、著書、編書、刻書經過,以及八千卷樓藏書聚散、丁氏與同時代學人的交遊,等等。

本書收錄大量高清古籍書影,包括丁氏藏書目稿本、抄本及丁氏手跋,完整呈現丁氏藏書的精彩面貌。正文分上、中、下三編。上編“八千卷樓藏書史考”,聚焦嘉道鹹之間與同光間丁氏搜集藏書—損毀—再搜集—分售江南圖書館的過程,以求從縱向次元勾勒出丁氏藏書聚散的大體面貌;同時從橫向次元考述丁氏與同時代學人之間以搜訪、通假、傳抄書籍為中心的交遊事迹。中編“丁氏著述新證”,重點探讨《善本書室藏書志》《八千卷樓書目》及《武林藏書錄》等三種丁氏著作的體例與内容特點,還原其編撰過程。下編“丁氏編刻叢書考”,考察丁氏編刻《武林掌故叢編》等六部叢書的背景、緣起、過程,丁氏師友交遊與其叢書校刻的關聯,各叢書所用底本等問題。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總目提要

(彩圖版)》

李孝聰 鐘翀 主編

《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總目提要(彩圖版)》主要收錄由外國人測制、描繪今中國範圍内城市或城鎮的近代地圖。同時,為了完整展現外國所繪中國城市地圖演進的曆史全貌,本書編者也收錄了部分創作于前近代或近代早期、但未運用近代實測技術的外國人所繪中國城市地圖,以及一些由荷蘭、英國、日本等國人士或機構繪制的内容表現較為細緻的城市鳥瞰地圖或繪畫地圖,以便于比較研究。

本書為迄今最為詳細的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聯合目錄。書中編制的相關地圖條目總數達2336條,涉及城市地圖近2500幅,測繪者來自英、法、美、日、俄、德等20餘國,地圖涵蓋大陸各大城市及衆多中小城鎮,合計約700餘座,基本囊括了目前所能見到的測繪品質較高的各種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其中不乏測繪年代較早,尚未公開或傳存稀少且具文物價值,或在地圖學史、城市曆史地理學、近代城市史等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

《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總目提要(彩圖版)》的目錄依照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為序分别著錄,同一城市的地圖則按編纂年代先後排列。在著錄内容上,該目錄的著錄項目有城市、圖名、測繪資訊、印制及出版、載體形态、比例尺、收藏者或出處以及附說等項。此外,作為本書的一大特色,每一條目都附有相應地圖的縮略圖,以便讀者對該地圖有直覺的了解。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老子今研》

裘錫圭 著

本書輯裘錫圭先生近年來結合出土的《老子》簡帛本研究今本《老子》的主要成果,編為一冊,列入“中國古典學的重建”叢書。本書共收錄相關論文8篇,主要利用馬王堆帛書、郭店楚簡、北大簡等出土的《老子》文本,對傳世與出土各本《老子》展開了多角度的研究與考證,内容不僅涉及《老子》文本内容的探讨,也深入研究了《老子》一書的思想價值。本書的出版不僅有利于推進今本《老子》一書的相關研究,對于古典學的重建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漢語詞彙史》

汪維輝 著

本書為“大學講義”系列的一種。漢語詞彙史是研究漢語詞彙發展曆史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漢語有文獻的曆史長達三千多年,自古以來方言就很複雜,曆代累積下來的詞彙以數十萬計,而詞彙的系統性又遠不像語音和文法那樣容易把握,一部《漢語詞彙史》當如何寫? 應該包括哪些内容? 運用什麼樣的材料和方法?

本書即是對漢語詞彙史的一個全面概述,詳細介紹了大陸漢語詞彙史的發展程序和特點,并從方法論的角度向讀者展示了如何研究漢語詞彙的具體思路和方法。每章最後的思考題是本書的亮點之一,讓讀者讀書之餘能做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壹)》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編

黃德寬 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壹)》收錄一篇竹書《五紀》,藉托“後”,論述五紀(日、月、星、辰、歲)與五算相參,建立常法;在此曆算基礎之上,将禮、義、愛、仁、忠五種德行,與星辰曆象、神祇司掌、人事行用等相配,進而建構了嚴整宏大的天人體系。全篇以“五紀”為中心展開,故據拟今題。全篇以天象曆算(五紀、五算)為基礎,論叙天象星辰、天地神祇,而更大篇幅則集中于與之對應的人事行用方面。篇中先叙五紀五算、神祇司掌,後叙以曆算為綱紀,樹設邦家、蕃育萬民、敬事鬼神、百官供事、兵戎祭禱,充分展現了戰國時的天人觀念。

本輯随書附贈電子書。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漢藏語比較研究》

施向東 著

作者認為漢語上古音的研究不能僅僅在漢國文獻中打轉,上古音研究中的一些症結問題、疑難問題,通過漢藏語言的比較可以找到答案。本書即從研究方法、語料文獻等角度詳細論述漢藏語比較研究的方方面面,希望能成為漢藏語比較研究領域的指導入門必讀書。

中西書局年度書單|評選及獲獎結果揭曉

《浮生:水上人的曆史人類學研究》

賀喜 科大衛主編

在很長的曆史時期内,中國的沿海、沿江、沿湖生活着大量的水上人。這些人或被稱為“疍”,或被稱為“九姓漁戶”,等等。這些稱呼的背後往往交織着陸上人與水上人之間的權力關系。曆史上,水上人往往不被允許上岸建屋居住,他們也很少掌握文字,是以撰寫水上人曆史的,幾乎都是陸上人,采取的是陸上人的眼光。《浮生:水上人的曆史人類學研究》即試圖去了解這樣一個文字記錄很不全面的社會曆史,解讀其與“陸上人”的聯系與交流。

資料:中西書局

編輯:徐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