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風反腐提振精氣神

作者:中國吉林網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時代共産黨人要有新時代的精氣神。繼2020年“正風反腐改變人生”、2021年“正風反腐改善民生”專題報道後,新年伊始,“正風反腐在身邊”欄目再次推出特别策劃——“正風反腐提振精氣神”。這一次,我們把視線聚焦基層黨員幹部,通過一個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共同感受過去一年正風肅紀反腐如何提振黨員幹部的精神士氣、凝聚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

一次黨紀處分幫醫院院長重拾初心

魯小波

“張院長,你咋個親自出診了?”

“不是院長喽,不是院長喽。”張和金一面微笑着解釋,一面拉過患者的手,娴熟地診脈。診室之外,等着他看病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

此前,張和金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人民醫院的院長。在當地開展的醫療衛生領域腐敗問題系統治理中,他因嚴重違紀違法受到政務撤職、開除黨籍的處分,職稱也從正高降為中級。從“一把手”變成一名普通醫生,張和金不僅沒有埋怨,反而覺得卸下了思想包袱,感激組織及時挽救了他,讓他重新找回了醫者的初心。

張和金是土生土長的茂縣人。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後,他堅持回鄉工作,由于專業能力過硬,很快成為當地羌醫藥傳承和研究方面的帶頭人,先後擔任縣中醫院副院長、縣衛生局副局長,2011年起擔任縣人民醫院院長,2019年還被評為“四川省名中醫”。

工作上一路順風順水的張和金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按照十九屆中央紀委要求部署,阿壩州紀委監委針對群衆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醫療領域系統治理。治理工作聚焦醫療裝置、耗材、藥品采購等亂象,短短3個月時間,就鎖定覆寫州本級和全州13個縣(市)共計29家醫療機構幹部職工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處理違紀違法人員264人。

一時間,全州醫療衛生系統幹部職工都感受到強烈的震懾,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張和金。他心裡十厘清楚,擔任院長這些年,自己也曾犯過糊塗,甚至逾越了黨規黨紀的底線。但從當時情況看,組織上似乎并沒有要查他的迹象。“我知道應該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争取寬大處理。但如果組織還沒掌握我的問題線索,我豈不是不打自招?”張和金的内心進行着激烈的鬥争,甚至到了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地步。

很快,一場系統治理推進會幫他下定了決心。會上,州紀委監委再次強調,有問題的幹部職工必須主動向組織說清問題,組織也将對這些人依紀依法從輕、減輕處理。

幾天後,張和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主動來到茂縣紀委監委投案,交代自己收受紅包禮金、受賄等問題。他成為全州醫療衛生系統主動投案的第一人。

“和金同志,你能來主動說清問題,這是好事。你的态度和行為,給了自己獲得組織從輕處理的機會。”茂縣紀委常委李天軍肯定了張和金的投案之舉,“茂縣人民醫院有類似問題的不止你一個人。你回去後,還要向幹部職工講清政策,勸導有問題的同志打消僥幸心理,鼓勵他們主動向組織說清問題。”

張和金深受感動,回到機關後,先後5次與班子成員談話,6次與科室負責人談話,讓大家相信組織,積極交代自己的違紀行為,最終帶動茂縣人民醫院28人主動到紀檢監察機關說清問題。

這樣的故事不隻發生在茂縣。随着系統治理的深入推進,整個阿壩州目前已有246人主動到紀檢監察機關投案或說清問題,主動上交違紀違法所得808萬元。

在堵住醫療衛生系統黨員幹部、醫務人員A錢腐敗“後門”的同時,阿壩州紀委監委還督促衛健、醫保等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将集中采購節約下來的部分資金用于增加醫務人員的合法收入,激勵他們服務群衆的積極性。

系統治理重塑了當地醫療系統的風氣,最終受益的還是老百姓。阿壩州紀委監委在嚴肅查處腐敗問題的同時,同步梳理查找了新(特)藥品價格嚴重虛高、量身定做醫療裝置采購參數、大處方泛耗材、醫保違規問題等行業亂象問題83個,通過制發監察建議書等形式督促整改。目前已推動藥品耗材采購價額整體下降20%,單項藥品最大降幅近90%,有效減輕了患者負擔。

如今,重新做回普通醫生的張和金,沒有了私利的計較和雜念的牽絆,反而更加怡然自得,每天都過得充實而忙碌。“當年學醫的時候,就立志當一名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醫生,現在又一次實作了這個初衷,心裡很踏實。”張和金說。

用實實在在改進重新敲開群衆家門

馬愛生 李若溦

被低保戶蒲心英老人依依不舍地送出家門後,居委會副主任馬彥軍暗自感歎:過去常說群衆工作不好做,看來很多時候不是群衆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身的問題。

馬彥軍所在的六四六社群,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順河回族區。這是一個典型的老小區,常住居民4000餘人。對于社群幹部來說,這裡曾經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地方。“居民見了我們都沒有好臉色,我們入戶宣講政策都敲不開門。”馬彥軍回憶說,“那時候工作很難開展,一想到要和居民打交道就犯愁,感覺天都是灰的。”

居民為什麼對社群幹部不滿?随着2020年一起違紀案件的查處,答案自動浮出了水面。

這一年,順河回族區紀委監委收到該小區群衆實名舉報,反映時任居委會副主任趙順慶扣留群衆低保金和公租房補貼。收到舉報後,區紀委監委随即立案調查,很快查清趙順慶利用工作之便克扣群衆公益性崗位工資3900元、公租房補貼2300元,截留殘疾居民低保補助金近1000元,對其予以留黨察看兩年處分,并責令辭去社群居委會副主任職務。

上司幹部自身不正,自然對下屬難以嚴格要求。當時社群整體工作狀态松懈懶散、幹勁不足,對于居民的合理訴求無力解決、推诿漠視。久而久之,居民對社群幹部的信任慢慢消耗殆盡,情緒逐漸轉向對立。

搞清問題原因,區紀委監委立即督促社群開展以案促改。一方面讓社群黨員幹部通過警示教育、召開民主生活會等方式,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另一方面,及時調整分工、完善制度、填補漏洞。

“我們健全了社群居務監督委員會,對社群重大事項、重大資金使用情況都進行嚴格的監督。”馬彥軍介紹,“拿低保公示來說,每到公示期前,監委會成員會對照名單逐一稽核人員資訊,并對享受低保政策的人員進行抽查走訪,確定公平公正。這也讓我們社群幹部感受到監督的威懾,不敢濫用權力。”

在提升聯系服務群衆品質方面,社群也想了不少辦法。該社群常住人口裡老年人居多,低保戶也大多是患有殘疾和精神障礙的孤寡老人,為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社群建立了幹部包樓包片的網格制度,并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上門為他們辦理低保認證等手續。馬彥軍就是通過這樣的上門服務,與低保戶蒲心英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社群工作的每一點變化和改進,他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幹群關系也随着以案促改的深入推進不斷好轉。“社群有個便民服務中心,過去長期被居民當成投訴中心,每次走進去常能聽到大家對社群幹部的抱怨甚至責罵。經過持續不斷的刮骨療毒,大家對社群幹部的印象變好了,便民服務中心也恢複了正常的狀态,罵聲開始變成了道謝聲。”馬彥軍自豪地說。

為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順河回族區紀委監委把以案促改工作拓展到全區範圍,着力健全區、街道、社群三級監督體系,制定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同時深化對社群的政治巡察,截至目前已回報問題769個,推動立行立改98個,努力讓監督的陽光照進基層治理的角角落落。

那個一心為民辦事的“劉主任”又回來了

唐強 徐麗平

站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小花園,看着街坊四鄰在這裡悠然地散步、聊天,劉擁軍突然覺得一股暖流湧上心頭——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過去那些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實在幼稚可笑,真心地感激組織沒有放棄自己。

劉擁軍是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區南苑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多年來一直奮戰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第一線。征地拆遷、項目建設、城市管理,哪裡沖突突出,哪裡就有他的身影。面對面傾聽群衆呼聲,實打實為群衆排憂解難,讓他赢得了群衆的信任。“有事找劉主任”,成了不少當地群衆碰到難題後的第一反應。

就是這樣一個幹部,卻在2019年因辦公用房超标和酒後駕車,受到黨内嚴重警告處分。

“我就喝了一點酒,沒想到那麼倒黴被查出酒駕。最讓我想不通的是辦公用房超标,這都是機關安排的,不是我想坐哪兒就能坐哪兒的,這也太冤了!”感覺自己的人生是以留下不光彩的污點,劉擁軍一時難以接受。

考慮到劉擁軍可能有情緒,處分決定送達的當天,高新區紀工委就按照宜昌市紀委監委受處分黨員幹部回訪教育相關規定,指定南苑街道黨工委書記譚衛國為劉擁軍的幫扶人,對其開展教育幫扶。

譚衛國對劉擁軍的印象一直很好,他常誇劉擁軍愛崗敬業,“談起街道的大事小情總是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從來不用看筆記本”。對于這次處分,譚衛國也覺得很遺憾,第一時間就找劉擁軍進行了拉家常式的談話,鼓勵這個入黨近20年的老黨員從跌倒處站起來,繼續為黨和人民貢獻力量。

思想上的彎并不是那麼好轉。這次談話後,劉擁軍仍然沒有想通。身邊人回憶,那段時間,劉擁軍工作上總是無精打采,看到分管領域工作排名靠後了,也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他甚至在一次黨工委會議上公開表示:“工作搞不好,組織上可以考慮換人來搞。”

不能讓劉擁軍這樣消沉下去!譚衛國緊緊抓住每一次時機,對他開展教育幫帶,引導他正确認識自身問題、正确對待紀律處分、保持陽光心态,提醒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忘了共産黨人的初心。

“譚書記苦口婆心的教育引導群組織的多次幫助讓我深受感動。上級上司和黨組織沒有放棄我,我自己決不能自暴自棄,要對得起這份深情。”劉擁軍說,抵觸的情緒沒有了,思想自然而然暢通了,對自己的問題也有了清醒的認識。

思想上的轉變很快展現在實際行動上,特别是2020年夏天的一場特大暴雨後,人們看到了劉擁軍的徹底改變。

當時,快樂家園小區附近的山坡受到雨水沖刷,泥土大量流入小區,極大威脅居民人身财産安全。“這項工作我不上誰上!”分管城管、環保等工作的劉擁軍不推不躲、主動扛責,帶着對父老鄉親的深情厚誼,帶領街道綜合執法中心從業人員,籌集148萬餘元資金,曆時20餘天,全面完成了山體及周邊環境的清理整治。

這次整治,讓快樂家園小區因禍得福。昔日的荒山坡搖身變成小區的後花園,成為居民最喜歡的休閑場所。更讓人欣喜的是,那個雷厲風行、一心為群衆辦事的“劉主任”又回來了。

2021年3月,劉擁軍處分影響期結束前,高新區紀工委副書記楊大華專程來到南苑街道,對他開展回訪。

“擁軍同志,你雖然跌過一跤,但勇敢地爬起來了。據我們了解,你近期的表現非常不錯。”楊大華勉勵他,受處分并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一定要正确面對、變道超車、加緊趕上。

回訪教育如溫煦陽光,讓劉擁軍徹底解開了心結,也進一步激發了他為群衆幹事創業的熱情。眼下,他正在着手建立巡山、上報、處置關聯機制,不斷加大當地環境管護力度,傾力為群衆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

“辦不成事”視窗包您把事辦成

金萬岩 王成

走進江蘇省灌雲縣政務服務中心,第一個視窗赫然寫着“辦不成事”四個大字。“您别誤會!我們這個視窗啊,是專門受理您在其他地方辦不成的事兒,努力幫您解決各種疑難問題的。”視窗從業人員周萍萍笑容滿面地接待着每一位前來辦事的群衆。

2021年12月6日一早,周萍萍剛到工位,就看到了老熟人徐先生。“小周啊,我今天不是來辦事的,是專程來給你送感謝信的!多虧你們幫我拿到房産證,拖了多少年的問題總算解決了!”徐先生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在替徐先生高興之餘,周萍萍依然清晰地記得,20天前徐先生第一次來視窗的時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2021年11月17日,怒氣沖沖的徐先生來到視窗前,還沒等周萍萍開口,就開始大吐苦水:“明明是自己的房子,就是不給辦證,非要證明‘我是我’!”“這3年到你們大廳跑了多少趟?這個視窗說不符合條件,那個視窗說不歸他管。老百姓的事,到底有沒有人管?”

周萍萍一面安撫徐先生的情緒,一面引導他說清事情原委。原來,徐先生的房屋是18年前灌雲縣人民醫院牽頭的集資建房,由于一些必要的原始資料丢失,不動産登記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不能為其辦理證件,而且一直沒有明确給出解決方案。

耐心聽完徐先生的傾訴,周萍萍進行了詳細記錄,并迅速向機關上司作了彙報。灌雲縣行政審批局經過仔細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第一套方案:先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動産登記視窗會商,幫助徐先生利用内部系統查詢房屋相關資訊,再與縣醫院進行溝通,幫助徐先生開具相關證明材料。

然而,這套方案很快就擱了淺。由于當年資訊系統不健全,很多事項都沒有登記在冊,現有系統找不到一絲該房屋的相關資訊。

事情變得棘手起來,但如果就此停止,“辦不成事”視窗就真的辦不成事了,又怎樣回應群衆的殷切期盼?從業人員決定不能放棄。他們突然想到,資訊系統查不到,或許紙質檔案還能有迹可循,于是當即與有關機關溝通,翻閱紙質檔案。經過兩天奮戰,終于從老房産部門堆積如山的材料裡找到了房屋資訊。

後來的故事順理成章,結果不到20天,不動産證就交到了徐先生手中。

“我們非常了解徐先生的心情,他過去的遭遇也不是個例。”周萍萍說,自己2020年到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此前也聽到不少群衆吐槽辦事難。2020年底,當地電視問政節目對視窗從業人員擅自離崗、對群衆“擠牙膏”式回應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進行曝光,更是引起廣泛共鳴。

縣紀委監委了解情況後,對相關責任人和機關進行了嚴肅處理,并下發監察建議書,督促全面整改。全新設立“辦不成事”反映視窗,就是政務服務中心的具體整改措施之一。

2021年5月,“辦不成事”視窗正式開張,周萍萍成為這裡的第一批從業人員。“我們要以更大的熱情和耐心接待辦事群衆,努力把視窗變成群衆‘上火事’的‘滅火器’。”周萍萍說,半年多來,視窗協調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反映人滿意率100%。

模範幹警受到不實舉報之後

宋柳楊

曾經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和優秀政法幹警的王斌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在短短3個月時間裡兩次坐到紀委監委同志的對面。而兩次的境遇,特别是帶給他心靈上的觸動,有如天壤之别。

王斌是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塘栖中隊中隊長,從警16年一直紮根在基層,工作敬業,作風踏實,不僅個人屢獲各類榮譽,還在掃黑除惡專項鬥争中帶領專案組破獲了全區第一起涉黑案件,榮立集體三等功。

這樣一名實績優異的公安民警,卻在2021年9月被信訪舉報反映存在A錢、收取現金、變相受賄等問題。臨平區紀委監委接到舉報後立即成立調查組,在與王斌同僚以及相關業務關聯人員多方談話核實情況後,與王斌本人也進行了談話。

聽到這樣的消息,王斌感覺就像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調查還沒結束,卻已在他的内心世界和當地幹警隊伍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工作太較真、太嚴格,得罪了别有用心之人?”那時的王斌,除了自己感到委屈,更擔心整個中隊是以受到影響。“雖然我心裡知道這些舉報都是假的,但是組織上會不會對我和中隊另眼相看?大家之前拼命換來的成績會不會付之東流?”

身邊的同僚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一面為王斌鳴不平,一面也對自己的工作産生了疑慮——如果堅持原則、秉公執法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将來的工作到底該怎麼幹?

“那段時間,我們與王斌和他的同僚談話時,明顯感覺到負面情緒的存在。”調查組組長、區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黃國樑回憶說,當時還有一些人捕風捉影、議論紛紛。“王斌被紀委調查了”“中隊馬上就要出事了”,這些風言風語迅速在當地幹警隊伍和管理服務對象中傳開,不僅損害了王斌本人的聲譽,也影響了中隊的整體工作士氣。

兩個月後,調查結束。經過多輪分析研判,調查組得出結論:信訪舉報反映問題均失實。

問題查清了,但并不代表事情可以這樣了結。“對經查實屬被誣告陷害、惡意中傷、惡意炒作等的黨員幹部及時澄清正名,為其消除負面影響、還其清白,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臨平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說道。

信訪件結案一周後,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公安分局專程趕赴塘栖交警中隊,對王斌的信訪舉報問題開展專題澄清正名。

“經調查核實,2021年9月反映王斌同志騙取管理服務對象錢款、收受轄區管理服務對象現金及利用職權安排親屬工作的相關信訪舉報問題均為失實,根據《臨平區紀檢監察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的規定,予以澄清。”

區紀委監委從業人員通報情況的話音剛落,會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随後,區紀委監委信訪室從業人員向王斌頒發了澄清正名證書。接過證書的王斌十分激動,笑眼中似乎閃動着一絲淚光。

澄清正名後,王斌和同僚們一掃心頭的陰霾,幹勁十足投入全市“秋冬季交通安全保衛戰”。短短半個月時間,中隊治理隐患112處,宣教重點人員1267人,查處各類違法行為5585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轄區警情同比下降14.42%,環比下降12.28%,路面事故發生率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