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安排日常事務,當作效率工具,月曆類 App 還能幹嘛?
軟銀最新領投的項目給出一個新思路,月曆不僅可以做成社交産品,還能讓一家公司成為矽谷獨角獸。
這款産品名叫 IRL,早在 2018 年就上線了,原本不溫不火,卻在疫情期間徹底翻紅。過去一年多,它的使用者總數增長 400%,至今超過 2000 萬,月活也達到 1200 萬。
IRL 的估值也水漲船高,去年 9 月還隻值 1 億美元,最近宣布完成 1.7 億美元 C 輪融資後,估值漲到 11 億美元,翻了 10 倍。
與高增長、高估值形成反差的是,IRL 的功能卻非常簡單 —— 整合線上線下各類活動,以月曆的形式推薦給使用者。
如此簡單的功能憑什麼值 11 億美元?
簡單功能背後,隐藏更大的「野心」
打開 IRL,你會發現它的互動界面和此前爆紅的 Clubhouse 很像。首頁面都是由消息卡片組成的資訊流,tab 欄放置在 App 頂端。
左圖是 IRL 的産品主界面,右圖是點開「月曆」欄後的内容頁|産品截圖
IRL 的 tab 欄有五個。除了個人首頁、消息通知、好友邀請這些正常功能外,IRL 的特色在于「月曆」欄,以及被設計成指南針圖示的「發現」欄。
「月曆」欄裡有你已經預約好的活動,還有 IRL 預先設定的節假日提示,以及諸如奧運會這樣的大型賽事安排等。這些資訊按照時間軸方式呈現,活動日期、起始與結束時間點,以及發起人是誰,一目了然。
IRL 可自主發起活動,産品會給出活動關鍵詞推薦|産品截圖
IRL 的活動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使用者自主舉辦的 UGC 活動。按下首頁面右下角的「+」号即可快捷發起。「一起冥想」、「一起遊戲」、「一起看電影」等居家休閑項目,是 IRL 建議使用者發起的活動類型。
如果你懶得自己辦活動,也可以到「發現」欄内物色感興趣的 PGC 活動。這裡的活動種類五花八門,分為音樂、體育、電視、播客等幾個大類。
比如音樂類活動,有美國女歌手 Lana Del Rey 将在七月初發行新專輯,還有各類音樂主播将發起線上演出直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活動并不在 IRL 上舉辦,而是 Spotify、YouTube 等其他平台。
IRL 公開活動的「發現」頁,以及相關活動詳情頁|産品截圖
這也是 IRL 有意思的地方。正如 IRL 創始人之一 Shafi 所說,IRL 是少有的鼓勵使用者離開自家平台的平台。
2018 年上線之初,IRL 主打線下活動推薦,IRL 的含義是「in real life」。基于地理位置,IRL 向使用者推送其附近有趣的活動,鼓勵使用者離開平台,走到線下和朋友相聚。
2020 年初疫情爆發後,線下聚會暫停,IRL 重點疊代了「發現」頁,為使用者推薦更多線上活動,IRL 的含義也變成了「in remote life」,鼓勵使用者通過 IRL 探索網際網路上更多遠端虛拟活動的樂趣。
TikTok、HBO 等機構入駐,并在 IRL 上釋出活動資訊|産品截圖
于是,IRL 開始和 TikTok、Spotify、Twitch、SoundCloud、YouTube 等内容平台合作,邀請它們來 IRL 開設官方賬号,同步各種活動資訊。同時,IRL 也鼓勵使用者在預約資訊裡添加這些平台的活動網址。
就這樣,通過 UGC+PGC 的方式,IRL 建立一個體量龐大的活動池。
對内容平台而言,IRL 成了線上活動的宣發管道。對使用者來說,IRL 則是能夠發現各種線上活動的聚合平台,并且利用 IRL 提供的月曆功能,使用者還能高效合理地安排時間。
要是 IRL 對産品的定位止步于此,它的估值根本到不了 11 億美元。畢竟,資訊聚合平台門檻低,可替代性強。從 IRL 過去一年的産品疊代也能看出,它還有更大的「野心」。
這個「野心」正是社交化。
面向次世代的産品,想做成下一個「微信」
過去一年,IRL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增加了「群聊」功能。首頁面占屏最大的由消息卡片組成的資訊欄,正是一個個圍繞不同活動建立的小組群。
IRL 如今的産品機制非常鼓勵群聊。
無論是公開 PGC 活動,還是自主發起的 UGC 活動,隻要你點選了「加入月曆」,下一步 IRL 就會自動彈出你手機通訊錄的清單,詢問你邀請哪些朋友參加。
IRL 群聊頁面和投票功能展示|産品截圖
每項活動預約都會自動形成一個群聊對話框,出現在首頁的資訊欄裡。群聊功能包括發起投票,發送照片、表情包,主打的聊天場景正是使用者對某一項活動做提前規劃,分享活動相關的體驗、資料、圖檔等等。
還有個産品細節值得注意,幾乎在每個公開活動的預約頁面下,都有這麼一句話,大意:「這個活動并沒有群組,加入月曆,邀請朋友們一起聊天吧」。
是以,IRL 現階段并不關心這些活動在哪裡舉辦,甚至鼓勵使用者離開自己的平台。它在意的是使用者發現或發起活動後,形成溝通和連接配接的節點是否在自身的平台内。
這些節點能夠帶來網絡效應,形成社交關系鍊,是 IRL 通向社交産品的基石,是其在疫情期間實作高增長的關鍵動作,也是 IRL 價值更高的部分。
這裡可以類比下微信早期的發展路徑。
最早,微信是個通訊工具,想要給朋友發消息,就得邀請朋友下載下傳微信,通過對交流功能易用性和創新性的打磨,微信在熟人通訊領域卷入了更多使用者。接着,微信又推出了搖一搖、附近的人等玩法,進一步突破半熟人和陌生人社交圈。
IRL 當下的發展看上去似乎正處在微信的早期階段。在這個階段裡,IRL 想解決的關鍵問題,同樣是如何進一步鞏固熟人關系鍊,以及突破半熟人和陌生人關系鍊。
在擴充熟人關系鍊上,IRL 找到了不錯的切入點。活動本身就是個群體性行為。以興趣驅動,通過「事件 + 群聊」的玩法,将活動以社交推薦方式,利用通訊錄分發出去。這麼做也為産品卷入了更多熟人關系鍊。
目前,IRL 還未上線陌生使用者之間的私信功能。在半熟人和陌生人這層關系鍊上,IRL 建構了關注機制,同時鼓勵使用者建立各類興趣小組,并展示在個人首頁上。加入小組後,陌生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同樣是以群聊為主。
從這個次元看,對使用者而言,IRL 首先是一款好用的社交活動規劃工具,理念是「用完即走」。社交關系和行為是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然發生的。
IRL CEO Abe Shafi|圖檔來源:techcrunch
這似乎與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提倡的「好的産品,用完即走」不謀而合。IRL 創始人 Shafi 的确表示過「想做成微信這樣的産品」,将使用者更多的生活活動納入 IRL 産品體驗中。
Shafi 還透露,IRL 目前的使用者以年輕群體為主,大學生居多。對這群 Z 世代而言,Facebook 已不再是社交首選,他們活躍在 TikTok、Twitch 等平台上,但這些平台又沒有足夠好的适合群體溝通的工具。
時下,有不少 TikTok 使用者都在個人首頁上,添加了自己的 IRL,以及作為和粉絲深度交流,加深關系的方式。近期,IRL 還與 TikTok 有了更深度的合作,允許使用者使用 TikTok 賬号登陸。
幫助 Z 世代建立以内容為主導的群體社交,這正是 IRL 解決的痛點。這也将 IRL 與沉澱現實關系的社交 App 區分開來,成了 IRL 成長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