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那燦爛刺眼的陽光與柔情似水的月光,正如那棱角鋒利的礁石與悠悠蕩漾的波浪,正如那百獸之王的尖牙利齒與虎不食子的母子情深。我們的内心世界也會有着天然的對立。有一些地方堅硬無比,仿佛百年精鋼,也會有一些地方柔軟萬分,好似繞指柔情。而我們要做的則是琴瑟和鳴,調和這最堅硬與最柔軟的兩部分以達到内心的圓滿。
自古以來,我們的民族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商賈文士,都注重内心的修煉,而這條煉心之路的終點是圓滿。
若從秦漢說起,從江東走出的西楚霸王,不僅僅是一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無雙武将、蓋世英豪,他不但會随着虞姬的劍舞而肆意狂歌,也會在心中摯愛香消玉損時失魂落魄。在他的精裝铠甲之下也有着一顆凡人之心。不僅有舍生取義的堅硬,還有着那一份常人難及的俠骨柔腸。那看似沖突的悲壯,實則和諧而圓滿。如果他隻有怒而拔鼎的蓋世豪氣,那他在史書中也不過是一介莽夫耳。如果他隻有與虞姬的郎情妾意,那麼他也隻會成為一位湮滅在茫茫曆史中的無名小卒。可見,生命中的堅強與柔軟缺一不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締造者毛澤東,在戰火之中指點江山、運籌帷幄。對待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他殺伐果斷、毫不手軟,這便是領袖心中堅如磐石的部分。是在革命過程中一次次的苦難中磨砺出來的;另一方面,在詩歌和文學的造詣上,他同樣的讓人驚歎,那山舞銀蛇的壯美,山花爛漫的嬌豔,橘子洲頭的靜谧……你絕對不會想到這樣雄才大略的偉人竟是一位浪漫多情的詩人。這兩個方面便是領袖心中的堅硬與柔軟,而領袖的魅力就在于這種反差帶來的震撼。
道家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兩儀便可看作心中的陰陽——堅強與柔軟,太極便是兩者調和的理想狀态。而佛家所說的金剛手段、菩薩心腸,也是出于本心的堅硬與柔軟。
做人,就好像在打磨武器,全用百煉鋼,則過于堅硬,一不小心就被折斷,都是繞指柔,則太過柔軟,微微用力則不複原樣。隻有在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可以鑄造出絕世神器。對我們也是如此,這軟與硬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去促進兩隻之間的轉化與協調,進而使自己的心境達到和諧而坦然處世。
紅星中學 王赟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