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闖入康普頓》劇場預告片

<b>Time Network以</b>最近的北美熱門傳記片"Break Out of Compton"為特色,講述了說唱組合N.W.A.的故事,該組合擁有"世界上最危險的團體"的聳人聽聞的稱号。這部電影現在已經取得了驚人的票房收入(在短短兩周内就超過了1.14億美元),并已成為新一代的文化現象。那麼為什麼這麼熱呢?歸根結底還是踩到了美國人的神經,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電影市場終于有了"本土"冠軍。

仔細觀察,這部電影的成功是複雜的:一方面,N.W.A.的說唱音樂誕生于流行文化的最前沿,具有深厚的影響;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不僅僅是為了賺取票房,而是試圖為那些"被侮辱和受損"的群體發出聲音,也許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它讓人們回想起藝術的力量——震耳欲聾,教育警報。

盡管内容"激進",但這部傳記片受到的批評比預期的要少,其他回報正在發生或繼續:人們開始更多地談論通常缺乏關注的話題:種族,性别和貧困。(這是美國人最喜歡的)此外,這部電影的成功部分歸功于近年來席卷的"1990年代"的懷舊情緒。仔細觀察那個時代,就會發現當時的流行文化對整整一代人的影響是多麼深厚,并在很大程度上為對藝術、時尚和政治的普遍态度奠定了基礎。

除了《走出康普頓》(Out of Compton)之外,這部兩年前的電影還包括裡克·法穆耶娃(Rick Famueva)的《酷死》(Cool Dead,2015年),講述了一群年輕的同時代人意外地帶着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經典魅力重新出現嘻哈,走上了一條炙手可熱的年輕和複古懷舊混搭路線。還有兩部紀錄片,"鞋迷"和"Fresh Dressed",關于90年代的着裝要求和嘻哈音樂趨勢。這些電影的魅力不僅在于重新點燃人們對嘻哈文化起源的興趣,更是為了展示"90年代的文化",更是将衆多明星的真實故事融入其中,更加可看。

在這場"浪潮"下,我們從美國觀衆的角度為大家梳理了很多尚未搬上銀幕的,但"90年代"人氣人物和形象的潛力,你也可以熱情地說話來支援或補充你的"90年代超級IP哦。

<b>1. 圖帕克·沙庫爾</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随着《走出康普頓》的熱度,觀衆對嘻哈巨星生活的興趣被大大調動起來。在說唱界,沒有人比圖帕克·沙庫爾(Tupac Shakur)更值得被"拍攝"。這位歌手創造了吉尼斯紀錄,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說唱藝術家",是說唱音樂史上最着名和最有影響力的雙子座,還有克裡斯托弗·華萊士(Notorius B.I.G.,他制作了2009年的電影"臭名昭着")。兩人被槍殺的生命結局同樣令人羞愧。關于圖帕克·沙庫爾傳記的電影有很多現成的材料,近年來已經制作了幾部關于他生死細節的紀錄片;他的故事與N.W.A.的作品集重疊,這個項目對于想要複制"走出康普頓"的成功制作公司來說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b>2. 勞倫·希爾</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很少有歌手像勞倫·希爾(Lauren Hill)那樣在1990年代留下如此獨特的印記,她的故事隻是N.W.A.組合的女性版本。這位說唱歌手在屈服于唱片業的巨大壓力并選擇淡出之前,擁有輝煌的唱片。希爾的首張個人專輯"勞倫·希爾的錯誤教育"赢得了五項格萊美獎,當時是一張唱片。然而,随之而來的針鋒相對的賽程和來自各方的壓力導緻她在職業生涯的巅峰時期選擇退出,這讓她期待的粉絲們感到不安。

她早期音樂生涯的草圖會令人振奮,如果她考慮到她的"自我放逐"和當時困擾她的許多法律問題,恐怕會讓世界更加了解和了解歌手的選擇。多年來,圍繞她的一系列事件一直模棱兩可,充滿誤解。作為國際知名女歌手,勞倫·希爾的故事既以觀衆為基礎,又具有娛樂性和啟發性。

<b>3."新鮮王子"威爾史密斯</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講述了他如何度過并赢得選舉後職位的搞笑故事。如果他想拍一部電影,他的電視處女作《新鮮王子》可以提供很多靈感。作為一名說唱歌手,史密斯、N.W.A.和圖帕克有着截然不同的風格,雖然他們也因為說唱而赢得了格萊美獎,但他給人的印象是陽光燦爛。這可能就是為什麼NBC在瀕臨破産時願意伸出橄榄枝的原因,而這部劇成為威爾·史密斯從流行歌手過渡到一線電影明星的機會。當然,"誰來玩"會是一個難題,(皇帝之子)但這樣豐富多彩、跌宕起伏、勵志人生的故事實在是少有。

<b>4. 邁克爾·喬丹</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僅在1980年代初,喬丹在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經曆,以及在他的導師,已故傳奇教練迪恩·史密斯(Dean Smith)的帶領下參加NCAA錦标賽的經曆,就足以拍出一部偉大的電影。在1990年代,Jordan擁有了他代言的個人運動鞋品牌---"Jordan Shoes"。喬丹與耐克的完美合作,直接導緻了紀錄片《鞋迷》中的1990年代"運動鞋風潮",也造就了"名人代言"模式的巨大人氣,這給他帶來了當時的無數收入,也為他後來在體育界的蔓延鋪平了道路。一部關于運動員的傳記片足以揭示這個角色複雜而富有魅力的個人生活,喬丹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美國文化,以及為什麼它在世界上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這個題材太值錢了,可惜不拍了。

<b>5. 超模</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和邁克爾·喬丹一樣,90年代超模的意義不僅限于流行文化中的高調人物,也不僅限于一個快速崛起的行業的标志。它們反映了當時的文化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塑造了時尚界的趨勢以及人們,特别是女性,看待自己和身體的方式。許多國際知名的模特都是在20世紀的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生産的,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模特行業才能夠以流水線生産的速度推出一個又一個令人眼花缭亂的美女。辛迪·克勞馥,克勞迪娅·希弗,娜奧米·坎貝爾...其中一些後來在其他領域嶄露頭角,成為傳奇,所有這些都是關于時尚界存在的意義以及它在消費者中對男性和(更常見的)女性身體的現實或不切實際的期望的長期,不停的讨論的原因。回顧和挖掘這段曆史将會很有趣。

<b>6. 家用主機大戰</b>

圖像視訊遊戲來源始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并在1990年代爆炸式增長。當時,為了搶占市場佔有率,如世嘉、任天堂等大公司都曾進行過激烈的戰鬥、更新裝備、開發新遊戲等等,完全是在家男女心中的夢想歲月。塞思·羅根(Seth Rogen)和他的老搭檔埃文·戈德堡(Evan Goldberg)已經在制作一部關于這個主題的電影,而且時機也好不到哪裡去。正如喬布斯的傳記片不僅講述了技術,還講述了技術創造者的故事,這樣的電影也可以講述那段輝煌曆史背後的細節:遊戲是如何開發的,遊戲機是如何投放市場的,以及商業戰争和公司之間的淘金熱。

<b>7.毛茸茸的娃娃</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1998年,當孩之寶推出毛茸茸的智能玩具Furby時,它迅速走向全球,每年銷售4000萬台,幾乎成為"時代精神"的象征。如果拍了一部關于這個小怪異機器人突然有了生命,然後和不開心的孩子交朋友的電影,應該會有一些賣點嗎?因為弗比娃娃有"溝通能力",可以"學習語言"——換句話說,五角大樓禁止富比,因為它能夠"學習"。是以,影片中的孩子可以被設定為不可讀或非常孤獨。或者它可以被設計成在外星人入侵後與Furby娃娃交談?(你已經受夠了...)無論如何,情節可以非常豐富,天上。

<b>8. 電子寵物</b>

為什麼《突破康普頓》如此火爆?美國也有不少"經典IP"有待開發

當它于1996年在日本制造時,電子寵物Tamagotchi迅速成為世界各地的流行感覺。當時,數以百萬計的人正在用黑白屏風努力喂養這個"住宅",小貓喂水作為鏟屎官......定時固定就像中毒。至于劇情,隻要腦洞夠大,就可以補上很多......想想皮克斯動畫和樂高的大片票房,以及《像素大戰》的想法讓很多人興奮不已,不拍出可愛的寵物(甚至是電子)電影根本不是過去。

<b>9.垃圾搖滾</b>

在1990年代,隻有少數音樂類别可以與黑幫說唱相媲美,而垃圾搖滾(也稱為"油漬搖滾")是最重要的音樂類别之一。說到Grunge,你不禁會提到Nirvana,Pearl Jam,Soundgarden,Alice In Chains等樂隊。涅槃也許是最負盛名的一部,主唱庫爾特·科伯恩(Kurt Coburn)的生活出現在幾部紀錄片和劇情片中。即便如此,樂隊仍然有很多東西需要挖掘,其他類似樂隊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有才華的音樂家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然後不得不看着他們在受歡迎之後商業化。

<b>10.男團(男團)</b>

當時音樂界另一個流行和有價值的流派是年輕的流行音樂組合,尤其是BoyBands。從《後街男孩》到《超級男孩》,憑借帥氣的面孔和深情的歌曲,這些帥氣、美麗的少年,為青少年,尤其是年輕女性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創造了"青少年流行"的新概念。這些男歌手曾經夢想過多少粉紅色的女孩心迷。此外,如果年度年輕歌手演唱自己的經典曲目,很可能是一個亮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