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2020年12月23日,生态環境部釋出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表》的内容、格式和技術指導意見,自2021年4月1日起,已經實施了半年多,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一些不确定的地方(包括是否計算健康保護的距離,是否監測現狀, 是否評價評級、排放國家、當地環境空氣品質标準參考等);還有一些事情本來會很清楚,有些上層的自我因為沒能及時更新知識和思想,固執自以為是,不相信語言邏輯,隻相信自己,讓清晰變得越來越不清晰。

在這種情況下,高層有必要釋出适當的解釋才能是積極的。

就在今天下午,生态環境部環境工程測評中心根據各界回報釋出了《常見問題》。在編制環境影響說明表時經常提出的問題已經得到了非常務實和清晰的回答。雖然隻有10條,但它們都是普遍性問題,對未來的報告有很好的指導。希望新釋出的檔案、說明、解答等多名EIA技術人員、主管部門進行研究,專家們也能忙着在"稽核",謝謝。我希望專家們能多做一些"基于......"、"基于......"、"跟随......",少一些"我覺得......","我個人認為......","......我仍然有疑問"等等。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一、關于報表格式布局

1、在編制過程中能否适當調整報表布局?

報表在左欄标題中,右欄需要填寫内容,對于需要詳細論證的情況,可能會導緻左标題欄在一系列頁面空白欄中,此時可以适當調整表格布局形式,使用标題欄和内容欄布局編輯布局布局, 在内容架構完整的情況下,保持表格清晰美觀。必須指出,論述的表述應當加以改進,不應有多餘的重複。

多一個小編:作為苦澀的EIA,報告并不漂亮,不要走得太遠,老實按照推薦的格式寫。自我調整的形式,未來是不确定的,後果是它的後果。這裡再次提到"讨論表達應細化,不應有多餘的重複"等表述,可以看出,頂層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簡化環境影響表内容;遺憾的是,報表越簡單、越複雜,頁面就越少。嗚咽!!!對于EIA來說,這不是太過分了嗎??!!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系統出了什麼問題?您的EIA中有病毒!!

二、關于報告單填寫的内容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需要填寫《建設項目環評批複基本資訊表》嗎?

《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基本資訊表》已廢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準許基本資訊表》(2020年第711号環評令)僅适用于不需要填寫的報告項目。

多小編:雖然廢除了,現在環評申請審批等都需要在省市人民政府網站一網辦理申請,據我了解,有些網站還沒有及時更新,申請審批報告表仍需上傳《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基本資訊表》。服務細節,不隻是說說而已。至于能不能算作服務,仁慈的人看好仁。

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是否需要計算健康防護距離?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通則》(HJ2.1-2016)不要求對健康保護距離進行評價,《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引》(以下簡稱《技術導則》)則不要求。對判斷為需要特殊大氣評價的建設項目,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指南》(HJ2.2-2018)對大氣環境(HJ2.2-2018)按要求計算。

多小編:專家,健康防護距離早早地進入舊紙堆,你也把腳搬出去,不要抱着。這麼多新東西,你不喜歡嗎?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是以紙堆

4、異地整體搬遷項目要在報告書中說明現有項目嗎?

不同地方的整體搬遷項目,應當根據新項目的内容進行填寫,需要用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保設施驗收情況、排污許可程式等方式說明現有項目的表現,對現有項目無需評價。在污染物總量方面,搬遷項目與現有項目總核算的關系可以在總量控制名額中明确。

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編譯:這真的很認真。儲存太多無用的垃圾内容(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相當有用),隻是為了說明環境程式的實施,真的是"到繁文缛節","要粗",一旦審查了這麼多,仔細想想,沒有用啊。我要搬走了,你要把我剝光?新的地方,新的開始,我會再次成為一個好人。但是,這篇文章很難實作,小編的關注應該是有道理的。現在,新指南需要簡化審查,但實際上已經寫了很多。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它太厚了,還不夠???

關于污染影響的技術準則

5、如果工廠50米以内靜音環保目标,是否提供健全的環境狀态監測資料?

在工廠邊界周邊50米以内有聲學環境保護目标的建設項目,應當監測目前環境品質良好狀況,監測點應當以聲學環境保護為目标。在工廠邊界周邊50米範圍内靜音環保目标的建設項目不再需要監測目前良好環境品質狀态的資料。

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彙編:這是非常明确的,沒有異議。誰想提高聲音環境準則,我要踢他的屁股。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6. 報告表項目是否還需要按照《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2.2-2018)的要求進行大氣狀态監測?

如果确定有必要進行特殊的大氣評估,則按照《大氣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導則》(HJ2.2-2018)的要求進行相關監測工作。确定不需要進行特殊大氣評價的,應當按照技術指導意見的要求開展工作。

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彙編:專家們,我希望我不要在評估會議上再聽到"大氣準則"這個詞,我會踢他的屁股。

7.污染影響技術指南提到"國家和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标準限值要求的特征污染物",其中國家品質标準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和《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等技術指南和參考材料?

技術指南提到"國家和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标準限值要求的特征污染物",其中環境空氣品質标準是指環境空氣品質标準(GB3095)和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标準,不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技術指南附錄D(HJ2.2-2018),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标準(TJ36-97),前蘇聯生活區标準。 (CH245-7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醫藥建設工程(HJ611-201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标準明細資訊》等。特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國家和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标準中涉及狀态監測的有限值要求,并優先考慮使用現有的監測資料。

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彙編:這基本上也是沒有異議的。

8、關于目前區域環境品質大氣環境部門提出的"排放國和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标準有标準限值的特征污染物,引用建設項目5公裡範圍内近3年的現有監測資料",其中周邊5公裡是指工廠擴建5公裡, 還是指5公裡外的項目中心點?當季風主導下行風向時,參考資料位置是否必須位于施工項目中?

所引用的資料要求建設項目5公裡範圍内近3年的現有監測資料,建設項目5公裡周長是指廠界外5公裡範圍,參考資料不限于當季主要風順風的資料。

不僅小編:這個答案,也間接表明評價範圍是以工廠為出發點延伸,而不是向項目中心點延伸。參考點在範圍内,沒有額外的限制(主要是風向)。

9、關于大氣特征污染物監測狀況,本項目是否排放特征污染物需要監測嗎?如果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不屬于國家和地方環境空氣品質标準,具有标準限值所要求的特征污染物,是否需要提供現狀監測資料?

對于本項目未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不需要狀态監測資料。除《環境空氣品質标準》(GB3095)和項目現場環境空氣品質标準外,無需提供特征污染物的狀态監測資料,但應提出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

多一個小編:希望個别專家不要持有《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标準》(TJ36-97)、《前蘇聯居民區标準》(CH245-7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标準詳解》等補充現狀監測的其他因素,否則你的臀部就會被踢出局。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屁股踢開了

10. 報告表項目中的大氣評價是否需要評價?是否需要執行相關的模型預測工作?

确定沒有必要設立大氣專項項目,不再需要制定等級确定和模型預測,按照技術指導要求明确環境影響和污染防治措施即可。

多一個小編:關于植物濃度是否達标計算,雖然采用ARCscreen,但那不叫預測;

對有關環境影響聲明的内容和格式的問題的官方回答

最後聲明:小編無意得罪行業專家和神靈,文章"專家"等一般不被一般提及,但某些行為和思想的"磚塊",可以了解為小編對于某些荒謬、熱情洋溢的行為和想法,而不是人。如果它給你們所有人帶來心理上的不适,也請了解,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