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曆史上同治皇帝與光緒皇帝到底是什麼關系?

說到中國古代的清朝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中國古代的清朝是一部非常貧窮的曆史,當時的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斷絕了外面一切的東西,包括先進的文化技術,因為當時的清政認為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與外界溝通,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後來,清朝的國門是強行被打開,清朝有兩位英年早逝的皇帝,一位是同治,一位是光緒,這兩位皇帝到底有怎樣的關系?一起來看看!

同治與光緒的關系

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關系使堂兄弟與表兄弟的關系,同治皇帝的父親和光緒皇帝的父親是親兄弟,同治皇帝的母親和光緒皇帝的母親是親姐妹。

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等人擁立了光緒作為大清王朝的繼承人。1874年,年僅十九歲的同治皇帝去世,同治皇帝生前沒有留下子嗣,于是兩宮皇太後就商議立儲君一事,參加大會的都是同治皇帝的叔叔們,除此之外還有清朝廷的大臣。在選帝一事中,慈禧太後和軍機大臣們發生了很大的争議,慈禧太後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權,便決定立醇親王和自己親妹妹的兒子,就是年僅四歲的載湉為皇帝。慈禧太後,決定将載湉過繼給鹹豐帝,那麼載湉就是同治皇帝的弟弟,這樣一來,朝廷的統治權還是把握在慈禧太後手上。醇親王知道載湉被立為皇帝時,頓時大哭,但是沒有辦法,四歲的載湉就這樣被拉上了政治舞台。

載湉被接入皇宮,成為了大清王朝第11位皇帝,在他6歲的時候就已經讀書,當時夏同善為載湉的老師之一,叫他禮樂騎射。載湉讀書十分刻苦,父親醇親王就在毓慶宮照顧他。

載湉當上皇帝之後,慈禧太後以他年幼為理由,開始了垂簾聽政。1887年,光緒皇帝開始了親政,但是慈禧太後仍要過問國事,大小事情都要給她報備。

後來,清朝内憂外患,聯軍攻打清政府,光緒拒絕求和,在政事問題上和慈禧太後有很大的分歧。為了挽救積貧積弱、搖搖欲墜的清朝統治,光緒接受了康有為等人的維新變法運動,這一行為遭到慈禧太後的反對和幹預。

同治皇後

同治的皇後是孝哲毅皇後,孝哲毅皇後比同治皇帝大兩歲,十九歲的時候嫁給了同治皇帝。當初慈禧太後為載淳選妃時,喜歡鳳秀的女兒,而載淳喜歡阿魯特氏,慈禧太後便依從了同治皇帝的意願,立了阿魯特氏為皇後,即孝哲毅皇後。

同治皇帝十分喜歡阿魯特氏,而慈禧不喜歡阿魯特氏,同治皇帝和孝哲毅皇後感情十分要好,對于慈禧太後喜歡的秀女們,同治皇帝常常冷落他們,專寵孝哲毅皇後一人,慈禧十分生氣,還常常幹預同治皇帝的後宮生活。後來,在野史中,關于孝哲毅皇後之死,有人說孝哲毅皇後遭到慈禧的迫害,才去世的。

同治皇帝因為天花不治而亡,同治皇帝去世時,孝哲毅皇後已經懷有身孕,慈禧太後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便指令逼迫孝哲毅皇後喝藥自盡。慈禧擔心,如果孝哲毅皇後生下皇子後,她就是皇太後,而孝哲毅皇後的兒子成為皇帝後,孝哲毅皇後就有了執政大權。想到這兒,慈禧太後為了不讓自己退于幕後,便逼迫孝哲毅皇後喝藥自殺。慈禧太後,不喜歡孝哲毅皇後的另一個原因便是,據說慈禧因為小事就喜歡對孝哲毅皇後掌嘴,孝哲毅皇後對慈禧太後說,自己是同治皇帝明媒正娶的正室,不可以遭受這樣的屈辱,孝哲毅皇後的話刺痛了慈禧的痛處。因為慈禧太後不是從大清門進宮,這一點是慈禧太後十分記恨的,是以慈禧太後認為孝哲毅皇後的話是在諷刺自己,是以對她更是憎恨。

同治皇帝死後不久,孝哲毅皇後便去世了,年僅二十二歲。

同治皇帝妃子

同治皇帝的命不好,他的老爹給他留下了一個可怕的太後,慈禧作為整個清朝最後的統治者,她的政治手段自然不是年紀輕輕的同治可以比拟的,是以即使是親政之後同治也沒能奪回自己的權利,一直都處于慈禧的掌控之下,而且慈禧對于後宮的掌控是出了名的,在她掌權的那些時間,可以說連皇帝的納妃子都要經過她的許可,甚至她還經常讓皇帝娶自己的同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并且監視皇帝,同治自然也不列外。

縱觀同治皇帝的一生,他一共有5個比較出名的後妃,其中他的皇後是阿魯特氏,在同治11年的時候才被封為皇後,不過也是正常,畢竟同治登位的時候隻有6歲,就算在同治11年也不過是17歲,按照現在來說還未成年,而阿魯特氏比同治年長兩歲,她和同治相當恩愛,兩人一直相敬如賓,但是當時慈禧在後宮之中權勢非常高,到處都有眼線,還經常要同治不顧阿魯特氏去慧妃那兒,是以兩人的生活被嚴重幹擾了,後來同治去世,阿魯特氏也沒過多久也追随着去世。同治還有四個妃子,分别是淑慎皇貴妃,莊和皇貴妃,敬懿皇貴妃,榮惠皇貴妃,因為同治皇帝從小就到處尋花問柳,染上了比較嚴重的性病,再加上和慈禧不太好的關系,這些妃子也大多都不受寵,這也是同治在位十多年沒有一個孩子的一大原因。

同治慧妃

同治一生總共隻有幾個後妃,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皇後阿魯特氏和慧妃富察氏,早在立皇後之前慧妃富察氏就和阿魯特氏有過一次競争,當時慧妃隻有14歲,可以說正是青澀懵懂的年紀,但是這時候的慧妃就已經出落得清秀美麗了,而且出身的富察氏也是大族,名門之後,可以說是非常合适的人選,但是阿魯特氏也是大家族出身,再加上比起慧妃年長了好幾歲顯得更加的端莊大氣,也是一個非常适合的人選。

這時候後宮兩個皇太後之間的意見就相反了,慈禧非常喜歡慧妃,但是慈安認為慧妃太過年輕而且心胸狹窄,不是一個可以母儀天下的選擇,于是就讓同治自己來決定,但是同治正是叛逆的年齡,雖然是慈禧的兒子,但是因為慈禧熱衷于權勢,一直不把大權還給他,而此案一直待他很好,是以反而更加傾向于慈安太後選擇的阿魯特氏,是以富察氏失去了皇後的地位。雖然沒有同治的寵愛,但是慈禧還是非常喜歡富察氏的,短短的時間就讓富察氏晉升為慧妃,之後又連連更新,升為皇貴妃,是以慧妃的日子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在慈禧的照顧之下,慧妃的日子相當不錯,但是其實慧妃也是這場争鬥之中的受害者,同治因病去世了,阿魯特氏也跟着走了,隻有她一個人孤零零的過着一個人的生活,要知道同治去世的時候她才16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之後的30來年都是一個人渡過,這該是一個怎樣孤單、悲涼的人生啊。

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