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避免強迫性完美主義?

作者:愛生活的打不死的小強

每個追求者都向往成功。在成功的牽引下,人能夠被激勵、鞭策,奮發向上,向美好的目标挺進。然而,如果成功的設定脫離客觀現實,為自己設定的目标可望而不可及,那麼,結果往往是使自己壓抑、憂愁和失望。

在現實生活中,與那些非完美主義者相比,完美主義者将承受更大的精神壓力,他們的生活會充滿擔心失敗的焦慮和憂愁,不敢冒險,患得患失。結果,他們所期望的成功很難如期而至。

如何避免強迫性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者”是指哪些人呢?它并不包括那些為美好的理想執著追求的人們。沒有客觀的目标與科學的态度,成功是難以實作的。這裡所指的完美主義者是這樣一些人,他們為自己設定不可能達到的目标,強迫自己去實作,并用他們的成就去衡量自身的價值。結果,他們總是在惴惴不安中失敗。

曾經有一位終日消沉的曆史學家說:“如果我沒有我的完美主義,那我隻是一個平平庸庸的人。誰願空活百歲而碌碌無為呢?”在他看來,完美主義是自己為取得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他相信實作完美是他達到理想高度的唯一途徑。可是實際情況怎樣呢?他對失敗的恐懼使他如履薄冰,工作效率遠不如他的同僚。

如何避免強迫性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者也可能會獲得一些成功,但成功的到來并不是因為有了這些完美的标準。很顯然,大部分完美主義者都對這個結論感到驚訝。研究表明,強迫性的完美主義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而且會導緻自我挫敗,損害工作效率、人際關系、自尊心等。

為什麼完美主義者情緒紊亂、工作效率低呢?原因之一是他們以歪曲的、非邏輯的思想方法看待生活。

“要麼全有,要麼全無”。這也許是完美主義者中最普遍的思想方法。

相信消極的事情會重複出現,是另一種畸形的思想方法。這些人總以為:“我恐怕永遠也做不好這件事。”他們不是從失敗中獲得經驗,而是被動地吸取反面教訓。“我本不該做這事。”“我決不再做了!”進而使他們産生挫敗心理和負罪感而不能自拔。例如減肥,他為自己制定了嚴格控制飲食的要求,隻要他實行計劃,就自鳴得意,這是所謂“聖人階段”。一旦偶爾貪嘴,稍微破例,就進入“罪人階段”。一位完美主義者吃了一匙冰淇淋,就為“失敗”攪得坐立不安,最後竟大開吃戒,結果将一盒子的冰淇淋吃了個精光。

如何避免強迫性完美主義?

另外,許多完美主義者在人際關系方面是很弱的。他們害怕自己的意見不被采納,進而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響。是以他們為自己的言行辯解,對别人卻指指點點,評頭論足。這樣一來,常常傷害别人,影響同僚、朋友之間的關系,最終他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最擔心的孤獨境地。

在人的一生中,取得最佳成就可能隻有一次。是以,把它作為實作每一個成功的标準,結局是可想而知的。相反,如果你的目标客觀而又現實,你會常常感到輕松愉快,自然而然地感覺到自己富有創造性,工作效率卓著,因而充滿自信。當然,這裡的輕松并不是提倡松懈、懶散。當你為自己遠大的目标切實地奮鬥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幹得多麼出色!

如何避免強迫性完美主義?

如果你是個強迫性的完美主義者,你就會老是看到自己各方面的缺點、毛病。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能會幫助你扭轉這個局面:把每天自己所做過的事列舉出來。這個做法也許有點可笑,但隻要堅持兩個星期,你就會發現效果非常好:你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生活的積極因素上去了,為此你會感到振奮不已。

抛棄那種“要麼全有,要麼全無”的思想方法,也是一個較有效的方法。看看你身邊的人和事,問問自己,世界上有多少事情可以列入這個思維範疇之中。潔白無瑕的牆壁真的毫無瑕疵嗎?你最崇拜的電影明星的外貌真是那麼無可挑剔嗎?你認識的某個人一生都充滿自信嗎?通過這一系列問答,你會發現,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盡善盡美的。每一個人,每一種思想,每一件藝術品,每一種理論,都是如此。“要麼全有,要麼全無”的絕對化思想方法,完全沒有一絲積極作用,有的隻是自我挫傷,自我損害。

如何避免強迫性完美主義?

切記,完美主義者總是背着恐懼上路。奉行完美主義,可能使你一時獲得某些小成就,或使你免受大的挫折或失敗。但是,它限制你的前進,剝奪你勇于進取、甜美生活的權利和機會。讓自己獲得作為一個正常人應有的生活權力,你就會成為一個更幸福的人,更有用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