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語: 不胫而馳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和故事?

成語: 不胫而馳 成語簡解 編号 : 2834 成語 : 不胫而馳 注音 : ㄅㄨˋ ㄐ|ㄥˋ ㄦˊ ㄔˊ 漢語拼音 : bù jìng ér chí 參考詞語 : 不胫而走 釋義 : 義參「不胫而走」。見「不胫而走」條。 Emoji符号 : ‍️胫2️⃣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不胫而馳”對應Emoji表情符号“‍️2️⃣”,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2️⃣、對照PNG圖檔及動畫GIF圖,也友善大家複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選Emoji符号"‍️2️⃣"和圖檔連結還可以檢視該符号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不胫而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韓詩外傳.卷六》記載,春秋時,有一天晉國的國君晉平公搭船遊樂,在玩得開心之餘感歎說:「要如何能招得賢士,與他們共度這良辰美景呢!」這時,劃船的船夫盍胥聽到後,趁機跪下回答說:「得不到賢士,是因大王您不愛好他們啊!您看海裡的寶珠、山裡的美玉都沒有腳,您卻能擁有他們,這是因為您喜愛他們啊!而賢士有腳卻不到您身邊來,這完全是因為您不喜歡他們,也難怪您會有招不到賢士的感歎。」晉平公驚訝地說:「我怎麼會不愛好賢士呢?我門下的食客有好幾千人呢!」盍胥解釋說:「大鳥一展翅可以飛越千裡,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嗎?」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适才适用。後來「不胫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典源 : 此處所列為「不胫而走」之典源,提供參考。#《韓詩外傳.卷六》1>晉平公2>遊于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盍胥3>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4>,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鹄一舉千裡,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将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典故或見于《說苑.卷八.尊賢》。 (2)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生卒年不詳。 (3)船人盍胥:劃船的船夫盍胥。盍胥,春秋時人,生卒年不詳。 (4)昆山:昆侖山的簡稱,綿延于新疆和西藏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北為塔裡木盆地,南為藏北高原。 〔參考資料〕《說苑.卷八.尊賢》趙簡子遊于西河而樂之,歎曰:「安得賢士而與處焉!」舟人古乘跪而對曰:「夫珠玉無足,去此數千裡,而是以能來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來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趙簡子曰:「吾門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謂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對曰:「鴻鹄高飛遠翔,其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無尺寸之數,去之滿把,飛不能為之益卑,益之滿把,飛不能為之益高;不知門下左右客千人者,亦有六翮之用乎?将盡毛毳也?」 書證

: 01.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經籍會通二》:「間以餘力遊刃,發之乎詩若文。又以紙貴乎通邑大都,不胫而馳乎四裔之内。」 成語接龍

“馳”字開頭的成語

“不”字開頭的成語

“馳”字結尾的成語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不胫而馳”分成的單字詳解:

不, 胫, 而, 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