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機場新城建設如何?世界城市化新模式

作者:娛樂咨詢大廳

導讀:近日,深圳新會展中心即将開工建設的消息,不少市民對新城大機場的建設感到好奇?讓我們來看看。

深圳機場新城建設如何?世界城市化新模式

圖檔版權 達機場新城

近日,深圳新會展中心将于今年9月開工建設的消息,讓大機場區重新回到公衆視野中。

自2013年底以來,大型機場區已被列入全市13個重點開發建設區之一,經過兩年多的規劃、整地等大量前期工作,今年年初大型機場區的建設進度取得了突破: 整地工作進展順利,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和新科技館,将與城市發展戰略相結合,集中于機場區集中規劃和建設。

南至原蛇口保稅區,北至東莞規劃的長安新區,至珠江東岸,位于寶安國際機場北側,位于茅洲河口的大型機場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産業格局看,位于珠江三角洲東岸黃金走廊核心位置的大型機場區位于廣福昭、深圳萬彙、珠江三大城市圈交彙處,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位置,奠定了世界罕見的陸、海、空鐵三維交通要素和難得的工業基地。

自2013年深圳明确提出發展"灣區經濟"以來,機場區備受關注。現在,這個想法正在逐漸成為現實:整個機場區域的整地準備工作已接近尾聲,除了國際會展中心外,深圳還将高标準建設國際會議中心和新科技館,結合城市的發展戰略,未來,将在機場地區進行"兩個中心一館"集中規劃和建設, 加強交通、酒店等配套,将成為該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機場都市圈:世界新型城鎮化

今年,寶安區針對城市管理與治理提出了"序列長甯綠美"行動,明确提出要申辦新加坡等國際大都市,以新加坡等國際大都市為發展标準。與新加坡類似,寶安也有國際機場和國際海港,這些都接近新加坡的整體商業模式,但由于發展階段的不同,寶安的機場優勢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去年以來,寶安區明确表示,機場新城要作為區經濟的驅動引擎,成為深圳新的經濟增長極。

事實上,不僅是新加坡,世界機場地區的發展,大多經曆了"機場+出入"、"機場+基本設施"、"機場+産業開發區"和機場大都市區等四個階段。近年來,發達國家在建設新機場時,往往會規劃機場及周邊地區的發展,這是一個重要趨勢。

"目前,新城大機場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業内人士向記者分析,機場大都市圈周邊樞紐機場與機場緊密相連的各類航空業功能集聚區,以及住宅、休閑配套功能區,将成為城市的副中心。

在機場大都市區,從高科技産業到現代服務業不斷聚集,随着金融、會展、研發、資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住宅、休閑、文化、教育、醫療等城市綜合功能不斷提升,通過樞紐機場和航空經濟的輻射能力, 促進區域一體化和發展,代表世界城市化的典範。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位于深圳西部的新機場城市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機場經濟區還具有資源配置的特點,經濟因素在機場周圍儲存。業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和高速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因素将越來越集中在機場區域,即機場從原來的運輸中心向加工配送中心轉變,比如富士康在鄭州機場附近生産蘋果手機。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核心地域機關

近年來,随着前海蛇口保稅區的建設以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廣深江高速公路的開通,位于深圳西部的大機場區正在成為"金寶地",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2016年2月15日上午,深圳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對大機場區域進行了調研,強調要積極抓住發展戰略制高點,不斷提升城市長遠發展競争力,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位于珠江口東岸,粵港澳大灣區之巅和廣深港經濟帶核心位置,是深圳未來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關鍵區域,是引領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級的灣區發展基礎,未來将成長為亞洲區域經濟核心,成為世界上最繁榮、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大港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開發骨幹與沿海功能擴充區的交彙處,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核心地理單元。

大型機場将利用明顯的區域優勢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機遇,搶占發展戰略制高點,成為與橫琴、前海、南沙等地區共建的"新陣模式"的重要增長極。

記者獲悉,目前寶安區政府會同市國土委正在加快對大型機場區的綜合規劃,根據規劃,未來機場新城将建設開放合作、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環境優美的世界級機場都市圈。聚焦大灣區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深圳區位優勢、産業優勢等方面,促進城市整體經濟品質和效益更新,打造優質沿海産業叢集,同時增強深圳灣區經濟的國際影響力,抓住深圳機場擴建和港口轉型更新的機遇, 開辟更多國際航運、空運航線,提升港口、機場輻射能力。

這是深圳未來百年發展的大規劃

深圳一路向西發展,将是"兩中心一亭"場地的大機場,更是呈現出西部興起的趨勢。

新年伊始,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對大大機場新城的建設情況進行調查,重點了解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和新科技館的規劃和選址。市委主要上司強調,要把"兩中心一館"作為關乎深圳未來百年發展規劃的标志性工程,緊急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大整地力度,加快啟動工程的規劃和建設。

以"兩個中心一館"建設為标志,大型機場區将成為深圳城市發展的新亮點。專家預測,随着港珠澳大橋和深圳-中國海峽的開通,一個新的世界級經濟圈将形成——珠江口環經濟圈。"兩中心一亭"建成後,大機場新城無疑是"珠江口環經濟圈"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大機場新城與前海一起成為深圳西部和珠江口東岸最具發展潛力的極點,對"珠江口環狀經濟圈"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悉,在"兩個中心一館"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去年入選,一期40萬平方米的室内展廳和基本設施将于今年建成,201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球已建成的會展中心排名第六。國際會展中心距離未來的T4樞紐僅3公裡,距離T3航站樓僅7公裡,未來的地鐵12号線和20号線将與展館無縫連接配接。國際會展中心被譽為深圳發展抱負的容器和象征,也是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一流城市的戰略支點。

對于寶安來說,國際會展中心的成立無疑是一個新的發展引擎,開啟了大機場新城的建設,也必将使整個寶安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模式煥然一新,這也是踐行特區一體化的最佳注腳, 公共服務整合。會展業是世界三大服務業之一,又稱"無煙産業"。有一個國際公認的資料表明,展覽業的産業乘數效應是1:9。這意味着未來會展經濟産出1可以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産出9,這是未來産業更新的直接經濟效應。

深圳機場新城建設如何?世界城市化新模式

大型機場"兩帶六區"區域功能結構圖

大型機場"兩帶六區"總體發展格局

根據大型機場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标,依托獨特的區位條件、資源禀賦、生态環境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科學優化空間布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着力打造功能定位明确、發展重點突出、産業布局合理、集中效應明顯、"兩帶六帶"海域協調關聯 區域"整體發展格局。

"兩條皮帶"

沿海休閑帶:結合大型機場區内海洋建設需求,打造一條沿海休閑海岸線,連接配接五大區域。結合城市增長與老區新的雙重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将水的景觀和生态功能引入腹地,布局城市文化、休閑、公共服務等功能,形成生态、景觀、文化于一體的優質沿海公共活動帶。

綜合功能開發區:依托機場、鐵路等公共交通樞紐設施,沿快速鐵路線重點布局樞紐經濟、會展經濟、産業創新中心等綜合功能,成為綜合功能開發區。

"六區"

1、機場東區:空運服務中心

機場東區以A、B航站樓功能改造為契機,以港口高爾夫為高端商務休閑資源,依托機場東站,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将該地區打造成集商務、貿易、會議、酒店為一體的航空服務中心。發展重點是航空業務辦公室,空對空公司總部,會議,酒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2、機場南區:區域商業控制中心

規劃定位機場南區要發揮緊闖深、機載、高速沿江和深中通道交通區位的優勢,借鑒世界一流機場城市建設和管理經驗,在保持航空客運貨運核心業務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上,促進總部空運企業的經濟集中, 建立區域業務控制中心。專注于發展金融、商務、會議等機場商務,以及供應鍊管理、航運衍生品服務等機上行業。

3、機場北一國際會展區:促進産業多元化發展

聚焦機場北交通樞紐、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核心項目建設,促進會展服務、電子商務創意設計及相關會展物流、會展旅遊。重點發展航空業直達機場服務,包括飛機維修、空運食品、航空貨運等。

4、高新技術創新區(沙井區):生産城市整合新城區

結合深圳産業轉型發展的需求和區域特色濱海,重點發展航空航天産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高端裝備制造業;

帶動沙井老工業區更新改造,建成醫院、學校、體育等公共設施,改造海上田園旅遊區,加快毛洲河綜合治理,與東莞長安新區形成兩岸優質生活區。對原狀工業區進行改造更新改造,在蘇灣城際軌道周邊區域周邊深層推進城市更新,與北部創業區形成生活支撐中心。

5、半島地區:海洋産業示範基地

落實深圳作為中國海洋經濟和科學發展示範城市的發展要求,利用半島地區優越的沿海自然環境,毗鄰機場樞紐的交通條件和位于廣東的地理位置,打造深圳海洋産業示範基地, 港澳大灣區。

6、離島:國家海洋戰略示範區

離島區将成為深圳西部未來新興産業發展戰略的發展高度,以應對未來科技進步對工業用地的新需求,也是深圳未來珠江口灣區新城競争中的儲備資源。

離島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包括未來産業創新基地作為新興産業和技術應用的空間載體。作為國際組織和區域組織作為區域合作平台的國際交流中心,應根據國家南海戰略發展國家海洋戰略示範區。離島地區擁有大港區最好的沿海資源,大灣區最佳的地理位置,以及珠三角融合廣州、深圳、東莞、香港等核心城市最完善的區域交通條件。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國際化程序的不斷完善,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發展國際交流的機遇。

新城大機場建設,寶安在行動

深圳機場新城建設如何?世界城市化新模式

會展中心概念圖

今年9月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設,一期建成後,将成為中國最大的會展中心,建成後,室内展廳面積可達50萬平方米,将超越世界現有展館,成為"世界最大展館"。以國際會展中心為契機,寶安區正在加快大機場新城建設步伐。

寶安區機場新城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整個機場大面積的整地整治進展良好,特别是2016年1月31日,北側"兩中心一亭"4.2平方公裡的整地工程取得了新的進展,民主社會1006名18歲以上股東的準許率超過75%,, 通過土地補償方案和土地返還方案,確定"兩中心一館"及配套設施能夠按時開工建設。目前,寶安還從公務員隊伍中抽調人員,集中精力做好土地準備。

設立專門機構加快建設步伐

作為"機場新城"的管理機構,"寶安區機場新城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于去年正式成立,簡稱"區域機場新城辦",為區直轄機構。辦公室将主要負責大新城機場建設項目的協調、協調群組織,協助有關部門編制大帝機場新城總體發展規劃。

記者了解到,機場新城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大機場新城建設項目的總體規劃、協調群組織,做好大機場新城政府投資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推動政府投資項目的發展建設, 社會投資項目 産業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整地方案并配合實施,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土地出讓方案,協助實施前期工作;對外交流合作吸引投資,引進高端産業落地。

機場新城辦公室成立時沒有增加機構的設立,自去年12月22日正式營運以來,機場新城鎮辦公室已成為區政府協調和推進機場新城市建設的"參謀委員會"。

記者從機場新城辦公室獲悉,按照市首的"基建第一,地下設施第一"的訓示,不僅展中心區配套設施在整體推廣上,整個機場新城開工區的所有走廊、主要道路等都将一體化實施。經過深入研究我國同類項目的實施情況,重點借鑒毛洲流域水環境整治項目的管理經驗,積極開展一系列前期工作,嚴格按照市政府要求,確定開工區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同步完成、同步使用。

記者獲悉,為加快建設步伐,機場新城辦公室正在參考毛洲河模式,采用EPC模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具體而言,按照"一個平台,四個統一"的建設思路,即:一個管理平台,統一管理,統一前期,統一設計,統一施工,按照計劃管理削減資金,将開工區具備同步施工條件的8段綜合管廊、管廊以上及其他約14條合格路段, 打包成大型項目包幹,采用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招标方式(EPC模式),為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公開招标。為保證項目投資可控,将采取"四控一通"的承包方式,即:控制總價帽、控制預算審定、控制預算審計、控制完成結算、技術方案評審審批。

據介紹,通過積極探索EPC(設計與采購施工一體化)創新模式,将實作盡可能少的重複,提高各項目的協調性和高效營運。

在整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今年1月31日,兩個中心北側4.2平方公裡的整地工程取得了新的進展,原土地所有者——民主社會1006名18歲以上股東,準許率超過75%,通過了土地補償方案和土地返還方案, 確定兩個中心和一個博物館及配套設施能按時開工建設。

早在2003年,寶安區在鎮(街)規劃政府儲備用地、沙井街道新中心區和近海田園地均包括在内,其中海洋田園地正在規劃新城内大機場面積4.2平方公裡的土地。

2013年,深圳新國際會展中心将寶安區、江西新城、4.2平方公裡的海田園地整治項目作為會場的腹地,籌備工作已變得尤為迫切。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在為該地點準備賠償方面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去年8月,寶安區成立特區征地和整地指揮部,列舉了24個重點準備項目,包括海上牧場土地整治項目。

目前,相關政府機關為民主社群居民利益最大化,歸還土地位置在4.2平方公裡的保留地,體積比提高到3.2,最終赢得了社群絕大多數居民的支援。區選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目前處于倒車進度,力争在年内完成所有手續,将土地交到社群居民手中。

"正是政府的開發和建設,才能使土地煥發生機,為居民帶來可觀的收入。民主黨社群領袖表示,原來使用這個開放空間極低,收入少。而通過政府部門的努力,民主社群獲得42萬平方米的土地歸還位于"兩中心一亭"以北,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前景明顯,将為社群帶來可觀的收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