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亮劍的經典鏡頭中,有一個“寶慶溜冰”,說的是黑雲寨二當家(原著中叫山貓子)殺害了李雲龍的好兄弟少林和尚魏大勇,結果李雲龍把黑雲寨變成了屠宰場——原著中這一章節就叫“黑雲寨屠宰場”。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李雲龍斬殺了黑雲寨二當家山貓子,報了殺弟之仇,自己也從獨立團團長降職為一營營長。李雲龍雖然降職為營長,但獨立團還是他說的算。總部首長乃至旅長未嘗不贊成李雲龍的做法,隻是軍法擺在那裡,不得不給李雲龍一個處分,沒過多長時間,李雲龍就當上了師長。

這時候我們不禁要問了:那個可憐的謝寶慶,丢了黑雲寨,新二團獨立大隊大隊長的帽子還沒來得及戴,而且永遠也戴不上了,那麼他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呢?我們不禁為這個有點結巴的謝寶慶擔憂了。

按照原著的說法,這個謝寶慶不算好人,也不算壞人,他隻是一個身負國仇家恨,想在亂世求生的尋常百姓而已。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原著中的謝寶慶“是個苦出身,因和本村财主張善人結仇,一怒之下殺了張善人全家二十多口人,一把火燒了張善人的宅院,落草當了土匪。在土匪群中憑一身好武藝和仗義疏财的手段赢得好名聲,當了黑雲寨的大當家。”

謝寶慶雖然當了土匪,但也講究“盜亦有道”:“窮人出身的大當家謝寶慶一再重申山寨紀律,搶誰都行,就是不能搶窮人。”

謝寶慶的規矩一直被包括二當家山貓子在内的所有山寨喽啰遵守,其中原因有兩條:其一,大家都是苦出身,總覺得這樣做是“殺富濟貧的江湖好漢風骨”;其二,窮人也是在是沒啥東西可搶,搶也搶不着。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原著中說山貓子殺魏大勇純屬誤會——魏大勇穿的是便裝,騎駿馬,挎駁殼槍,被當做肥羊了。

不管山貓子是否願意接受孔捷的改編(原著說“二當家山貓子也同意投八路,當山大王時間長了,有些膩煩了,到八路那兒弄身軍裝一穿,挂個副大隊長的頭銜也算是耀祖光宗混出點兒人模樣兒來。”),他殺害魏和尚之後,都是死罪難逃,隻是可憐了一心想接受改編當大隊長的大當家謝寶慶。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李雲龍機關槍炮擊炮一起上,黑雲寨的防禦就是紙糊的,大當家謝寶慶顯示出了綠林好漢的本色,拿着一捆繩子,從山崖上悠蕩下來,在冰上連滾帶爬地“打出溜滑兒”逃掉了。

謝寶慶在電視劇裡消失了,在原著中也是“土匪的大當家謝寶慶見李雲龍來勢兇猛,知道大勢已去,從後山懸崖上用繩子蕩出七八丈遠,冒死撲出去抓住對面懸崖絕壁上的一棵小樹,逃脫了,從此不知所終。”

咱們宅在家裡無事可做,就來分析一下謝寶慶最後可能的去處:按理說他有六個地方可以去,但是想來想去,他卻隻有一條路可走。

他的六個去處,分别是:一,投靠鬼子,當漢奸;二,投靠老蔣或老閻,當“忠義救國軍”;三,改名換姓加入八路,以好身手換好結局;四,投靠“同道中人”,換個山頭再次落草為寇,怎麼也能混個八大金剛位置;五,隐姓埋名潛回老家,當一個安分守己的農民;六,遠走他鄉,改名換姓當個“盲流”。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但是分析來分析去,前四條路都走不通:想投靠鬼子,但是手下已經沒了人馬,去了也不受待見。

謝寶慶嘴有點結巴,但眼光卻不結巴,他之是以選擇投靠新二團團長孔捷,就是因為他已經判斷出鬼子要完蛋了,李雲龍太野,丁偉太精,他去了讨不到?好果子吃。

這樣看來,他再想從軍,是不可能了:鬼子靠不住,楚雲飛李雲龍跟他都有仇——他沒少搶楚雲飛的東西。

那麼他能不能潛回老家當農民呢?當然也不能,前面咱們已經說過了,他在老家殺人放火,手上有二十多條人命,回去也是個死。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前面四條路都走不通,那麼謝寶慶就隻剩下兩條路可以走了:或者再次落草,或者遊走江湖。

熟悉那段曆史的讀者肯定會排除謝寶慶再次落草的可能,且不說有沒有绺子敢收留得罪了楚雲飛李雲龍的謝寶慶,也不說曾經坐過頭把交椅的謝寶慶肯不肯屈居人下,就是當時的形勢,也沒有哪個绺子能堅持到最後——山西的土匪,還真是不多,沒有深山老林,土匪的日子也不好過,總有一天會被剿滅或收編。

謝寶慶溜冰逃跑之後去了哪裡?按照原著的描寫,他隻能去一個地方

于是謝寶慶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他逃跑的時候能忙而不亂帶着繩子,那麼自然也不會忘記帶上金條銀元。于是江湖上可能會出現一個有點結巴的低調人物——做點小買賣,不求大富貴,隻想多活幾天……

當然,筆者這隻是閑來無事的揣測,謝寶慶的去向,還是應該由讀者諸君來下最後的結論:您認為謝寶慶會去當漢奸嗎?如果不當漢奸,謝寶慶又會去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