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累≠高效!全網最細歐洲跆拳道專業隊訓練法解讀,來自這位青年館長!

編者按

近日,大滿貫收到一份特别用心的視訊投稿。

總計十餘分鐘的視訊,竟然從西班牙跆拳道隊的一次日常訓練中,精細提取出了十餘個高效達成訓練效果的關鍵點。

視訊部落客是來自陝西的青年館長陳家寶,前陝西省隊跆拳道運動員,國家一級運動員,退役後也有了自己的道館。

從運動員轉型為新一代跆拳道教育者,陳家寶除了可以将過往豐富的實戰經驗總結後應用于教學中,也更加擅長運用網絡,擷取、學習國内外先進的體育教育方法,并将這些方法融入跆拳道訓練實踐中。

“科學訓練”是陳家寶作為跆拳道教育者的核心理念。

東京奧運會上,總計8枚跆拳道金牌中歐洲運動員拿走5枚,爆發式的戰績提升背後,勢必有着訓練方式的可取之處。

下面,先看陳家寶館長的解讀,道友們也可以在評論區交流意見。

從拆解比賽到拆解訓練,大滿貫歡迎大家就跆拳道訓練、道館經營、技戰術解讀、跆拳道人物等内容,踴躍投稿,我們支援每一位熱愛分享的跆拳道人!

館長說

大滿貫小編

是怎麼想到要如此細緻地解讀西班牙隊訓練視訊,并且與大家分享的?

陳家寶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希望跳出跆拳道專項看問題,提升訓練效率

目前國内大部分的跆拳道教育訓練也好,專業隊也好,其實更多的還是在跆拳道本身的角度去鑽研進取:“手裡拿着錘子,看哪裡都是釘子”。

我舉個例子,如果想提升出腿速度,可能大多數想的就是彈力帶踢擊,踢擊分解強化,或者深蹲蛙跳,這就還是在項目本身找方法。

但是,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個運動員他本身踝關節不夠穩定,導緻蹬地的時候,力量無法有效傳導到腿部,又或者是核心不夠穩定的問題呢,這就是跳出專項看問題。

橫踢也好,雙飛也好,它隻不過是關節肌肉互相配合産生的動作而已,當你把它看成一個個“動作”,其實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兩者的差別在于,後者能以更底層全面的原理去看待訓練出現的問題,進而更有效率地去解決問題。

希望在國内進一步普及跆拳道科學訓練的理念

從西班牙國家隊的專項力量訓練中,是能夠看到很多基礎理論的實踐,訓練邏輯一環扣一環,他們把跆拳道和體能結合的非常好,有理有據,這一點國内大部分教練或者教育訓練機構可能難以做到。

看一下蘇炳添的采訪就知道了:

2018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提到外籍教練蘭迪的訓練方法,蘇炳添毫不諱言其感受:“輕松,每天的訓練計劃都不多,一天最多跑三個全速。我一直就是練得多嘛,練少了自己都不踏實,比如現在放大假,蘭迪說一點兒都不許練,身心都要完全放松。”

科學訓練意義就是能讓運動員更高效的達到自己的巅峰表現。

是以累,不一定代表高效。

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專業訓練和大衆訓練不應該是切割開的

很多道館覺得專業的東西用不上或者不适用,就轉而求其次的去吸收其它的大衆的知識。我認為這符合人性,因為專業的東西學習難度太大,難以下手,簡單的東西即學即用。但是這種學習方式是本末倒置的,畢竟難的東西才是最有價值的,如果冠軍随手可得,那冠軍本身還有價值嗎?

專業的訓練需要普及,讓大家知道其實并沒有那麼難入手。

大衆的訓練需要更新,畢竟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累≠高效!全網最細歐洲跆拳道專業隊訓練法解讀,來自這位青年館長!

陳家寶一直堅持通過學習鑽研,打磨科學訓練方式,并在朋友圈打卡。

作為教練,你的訓練方法有哪些特點和亮點?

首先我的訓練體系是有邏輯性的。比如,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力量放在哪個環節,爆發力放在哪個環節。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訓練課程的最後,讓學員做快速的蹲跳,強化爆發力,這就是不合理的訓練安排,因為這個時候他的身體和神經已經疲憊了,已經沒有辦法完成良好的爆發力訓練,你隻是在磨練他的意志力而已。

我會根據不同年齡段去定制訓練内容。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生理特征是不一樣的。如果隻進行跆拳道專項訓練,你沒辦法去做更合理的針對性訓練。

比如,同樣的橫踢,有一個學員做不好,你會責怪他笨,但是有可能他的單腿平衡能力還不允許做這樣的動作。我更多的會注重訓練過程,設計好的進退階練習,讓所有學員都能有所進步,成就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