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作者 | 黃靖芳

“喜歡吳鎮宇”這件事,和喜歡其他演員有着不同。

他的角色和真實性格時而相融,時而分裂,你需要不時确認一番,喜歡的是他的角色還是他本身?如果是角色,又是哪一個?

當問題深入,還會忍不住懷疑自己:我怎麼會喜歡這個人?

畢竟他演過許多窮兇極惡的黑幫成員,嘴巴歪斜,神色輕佻,一出場就能讓人恨得牙癢癢;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古惑仔》劇照

當然,他也演過深情紳士的溫柔機長,極度理智,極緻溫柔,50歲的年紀還能俘獲少女粉絲的心;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沖上雲霄》劇照

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邊緣人物:文藝片《朱麗葉與梁山伯》裡,吳鎮宇在這兩種身份裡自如轉換,幾度惹人落淚。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朱麗葉與梁山伯》劇照

娛樂新聞裡,這個演員的直率和暴脾氣近乎有點神經質,他會為了兒子的受傷摔話筒,看到不順眼的事情,會路見不平。

好朋友張家輝說,很喜歡和吳鎮宇一起拍戲,因為“在現場有看不過眼的事,在我們都想忍一忍的時候,吳鎮宇會快過我出聲,他就已經在發飙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自己還不需要出聲,就很開心。”

吳鎮宇的出道之路并不順暢,60年代出生于木屋區的經曆讓他敏感、内向、沒有安全感。

然而就像從小寡言的梁朝偉、幼時隻會趴在窗台上觀察過往行人的周星馳一樣,正是這些磨練造就了一名演員所應具備的豐富内心和敏銳捕捉力,隻要合适的角色來臨,高光時刻注定會來到。

剝開一層又一層的迷霧,吳鎮宇出現了。

壞人專業戶

演員離不開時代的催化,吳鎮宇的命運和香港電影的起伏息息相關。

香港是盛産黑幫片的沃土。2002年,處于低迷期的香港電影市場一蹶不振,一部不講打架、不提倡暴力美學的黑幫電影沖出重圍,将警匪題材和佛學觀念結合一起的《無間道》開啟了一股新的流派。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無間道》裡,兩個卧底在天台的對峙

以拍攝警匪題材見長的香港導演有過很多同類的嘗試,比如杜琪峰同樣擅長刻畫警匪關系裡的内心轉換,他的電影裡有自私的警察,有正面的匪徒,人性深處那隻作惡多端的鬼怪,在他的電影裡以不同形式呈現。

《無間道》則更前一步,開頭便是說“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三部角度不同的電影,将時間線打亂,重組了一個個表面是權力,實則是欲望的故事。

第二部故事裡吳鎮宇飾演的倪永孝,将這種宿命感演繹到了極緻,成為了很多人心裡教父一般的經典。

家族身份給了他盡孝的任務,親情于是就成了羁絆。他因為太愛家人,是以即使臨死前得知了弟弟陳永仁(餘文樂飾演)是卧底時,第一反應是将他的通信器藏起來;因為他的黑社會身份,其實他再努力也無法保證家人的絕對安全,最後在自己被殺後全家人也一起身亡。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無間道2》劇照

對倪永孝來說,他在意的是永遠無法确認的東西,他的生活就像是活在無間的地獄裡,接受着命運和身份的輪回。

什麼是地獄?不是人們幻想裡死後的虛無懲罰,而是明明活着卻像待在牢籠裡,失去了對自己命運的掌握權。

吳鎮宇有過對角色的闡釋,“盡管(倪永孝)擁有這麼高素質的人格,但黑幫是講誰更卑鄙。”他将一個黑幫老大接班人應該有的張揚、殺氣、狂妄都内斂到身體裡,全部簡化成西裝革履和溫文爾雅,那種無所遁形的張力就表現出來了。

繼而,他将劉偉強說的“這一生沒做過一件錯事”的悲劇宿命表現了出來。

一方面,倪永孝是個資質合格的接班人,他處事冷靜,将為父親接班的腥風血雨扼殺在了搖籃裡;另一方面,他足夠心狠手辣,該殺人的時候眼睛不眨,遇到了埋伏還能反将一軍,将跟蹤自己的警察處在不利位置。

這本是個邪角,吳鎮宇将其演繹出了正的磁場,他時時穿着西裝,在一群大老粗面前顯得氣派,他說話低聲,再毒辣的手段都有種柔情在裡面;本應是個受人唾棄的角色,吳鎮宇讓人看出内裡的不得已而為之,反而有着一股孤勇。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無間道》一出,給本土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強心劑,同時,面對角色的受歡迎,吳鎮宇直白又謙虛,“我試圖用最溫和的方式來演黑幫老大,有影評人說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表演方法演黑幫人物,但我自己也搞不懂這種方法是什麼。”

但毫無疑問,他有自己演戲的方法論,吳鎮宇不是不能演壞到極緻的人,拍攝《無間道》前,他在《古惑仔》裡“靓坤”的角色早就深入人心。

開拍前,他在一次唱k途中遇到一個說話口吃還兇神惡煞的人,這種帶着一點誇張和笑料的惡人形象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并賦予他角色的基調。

和《無間道》探讨内心和人性的扭曲不同,《古惑仔》系列電影以直接的打鬥場面和兄弟情義為特色,因為角色們演繹的出色,自1995年播出後,模仿古惑仔成為一股潮流,香港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上升。

作為其中的反面人物之一,主角陳浩南大佬的對頭靓坤窮兇極惡,“說殺你全家就是殺你全家”,叫觀衆明白了什麼是兇殘和狠毒。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演壞人,吳鎮宇經曆了一個探索和進步的過程。

數年前接受魯豫采訪時,被問道怎樣演繹一個壞人時,吳鎮宇說,首先他要了解這個人為什麼變壞,都會有一個過程。沒有人天生出來是壞人,當了解了其心路曆程後,壞人就不再那麼單純的壞了。

從一個純粹的壞人變成一個不純粹的壞人,不過是演員走向自我、走向高階的道路。

1982年,吳鎮宇畢業于第1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并随之成為男藝員,他的同學分别是梁朝偉、周星馳和歐陽震華等後來響當當的明星。和幾乎所有同行一樣,剛畢業後他也跑龍套,在出名或不出名的聚劇集裡露臉,直到1992年,結束了與無線的8年合約,吳鎮宇決定徹底投身電影圈。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第11期無線藝員訓練班全體合照

吳鎮宇是有天賦的人,他明白了接受痛苦是必修課,“演員最主要要享受艱苦,如果你不享受,就很麻煩”。

他明白了當演員就像剝那顆洋蔥,當你在流淚的時候,你才真正進入到洋蔥的裡面。

吳鎮宇說,他挺享受反面角色死亡前那一刹那,那是演員最能得到發揮的時候,你要去根據角色的性格想想他的情緒和反應,“那個感覺很好玩”。

導演劉偉強提到,無間道系列最慶幸的事,就是吳鎮宇因為檔期原因沒能參演第一部的韓琛,否則,“他就隻是一個披件外套的‘靓坤’,不會有現在獨一無二的倪永孝”。

霸氣與柔情

吳鎮宇向來是個離經叛道的人,這不僅和他演過的衆多反面角色有關,真實生活裡,他說話直率,毫無顧忌。

翻開他的微網誌,就能發現他就是個與衆不同的明星。他會在微網誌控訴酒店樓下淩晨開工的噪音,并且略帶諷刺地說,“原來在甯波是可以淩晨三點施工的”;他會po出自己的女裝照;還會把自己的頭像P到湯圓上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吳鎮宇發文吐槽

隻有在一些時候,他會變得不一樣。

吳鎮宇談起過他的媽媽,那是一個給了他很多生活智慧的女性。他的媽媽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但面對生活的困苦時,卻有一套獨特的應對經驗。

從小面對一大家子人,吳鎮宇最快學到的是母親身上那種“千萬不要欺負人,也不能被人欺負”的做人原則。

她是自雇人士,會以幫紡織廠做布料維生,這份工作做多少賺多少,吳鎮宇母親手快,當她賺得多了之後,引來了妒忌。面對那些閑言閑語,這位直爽的母親覺得很困擾,于是她拿着剪刀跑到那些說閑話的人面前,一氣插到桌子上,反問道“你想怎麼樣”,再也沒人敢找她的茬。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吳鎮宇與母親在綜藝《放學後》

小時候住黃大仙的木屋區,一家人都在等着輪候公屋“上樓”,排隊輪候的時候媽媽為了能搶到好位置,将剛出生沒多久的吳鎮宇推到人群前,幾分鐘後再抱回來,說自己一直是在那個位置,然後就鑽到了前面去。“雖然插隊是不對,但這是一種智慧”。

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吳鎮宇不再是硬邦邦和神經質了,他性格裡溫柔、軟弱的一面剝落了。

家人就是吳鎮宇的軟肋。2015年他帶兒子費曼上綜藝《爸爸去哪兒》被稱為“吳媽”,那種和兒子一起打鬧,嚴格教育的作風,還有與姐姐Grace的可愛互動讓人看到了另一面的吳鎮宇。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吳鎮宇與兒子費曼在《爸爸去哪兒》

在面對兒子的時候,他的擔憂、謹慎才會顯現出來。他說自己已經53歲了,而兒子隻有5歲,等Feynman18歲的時候,他已經快70歲了,是以如果兒子不早點獨立,他怕自己不能照顧兒子那麼久。

演藝事業上,吳鎮宇的柔情,有時候比他的乖戾來得更打動人。

2000年,他搭檔吳君如共同出演了一部低成本的文藝片《朱麗葉和梁山伯》,導演是葉偉信。這是一部講述兩個邊緣人物的故事,吳君如飾演的Judy是個平凡的酒店前台服務員,因為生病,她有半邊乳房被割掉,平時住在郊區的村屋,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爺爺生活在一起。她的生命裡,已經堅信沒有被愛的可能了。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直到有一次,她碰到了一個無所事事的古惑仔。吳鎮宇飾演的角色兇狠有餘,馬虎十足,空有一股殺氣,卻意外和吳君如照顧起了黑幫大哥的私生子。

香港郊區的破舊村屋裡,畫面靜谧溫馨,兩人關系的轉折點發生在找尿片的吳鎮宇無意中看見吳君如的内衣,發現了她的秘密。兩個人在吃面的過程中,吳君如有着無奈、尴尬和一絲害怕迎來失望的恐懼。

她和吳鎮宇的數十秒眼神對視期間,兩人的情感得到了直面,最後,吳鎮宇說出了那一句“無所謂啦”,将他的感情通過眼神堅定地傳達了出來。隻有一句台詞的這個場景,是整部戲的畫龍點睛之筆。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朱麗葉與梁山伯》中,吳鎮宇飾演的佐敦得知對方秘密後,用一句話化解了尴尬

吳鎮宇是個戲路很廣的演員,他不甘心被限定在架構裡,他要讓觀衆看到自己的可能性。

拍《沖上雲霄》前,他說知道大家都不相信吳鎮宇也能演愛情片,于是就要證明給大家看,他拍愛情片也同樣好。2003年,《沖上雲霄》大範圍地火了一把,他所飾演的“華人第一機長唐亦琛”,至今都是讓人念念不忘的深情男人。

掌握自己的命運

演員的成功,讓吳鎮宇來到了人生的分叉口。近年來他試圖重新實作了少年時想要轉換的身份,再一次做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受北野武的影響,早在1998年,吳鎮宇就自導自演了電影處女作《9413》。吳鎮宇飾演了一名有心理問題的警察,由于上司經常讓他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飽受着無以言喻的心理壓力,性情狂躁,并且有着别人不能了解的環保情結。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9413》電影海報

遇到了一名叫卡文的心理醫生後,後者試圖去幫助他打開心結,過回正常的生活。“9413”是九死一生的諧音,這部電影的街頭風格光怪迷離,絕望焦躁,警察間的對峙冷峻現實,吳鎮宇希望借此揭示環境的變遷和社會物質異化對人帶來的難以擺脫的桎梏。

從電影的畫面不難看出吳鎮宇滿腦子的奇特想法,他的确是一個富有想法的導演,畫面的風格、架構的搭建和情節的組合都有着他的想法,但是市場反響一般。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9413》劇照

近年來,吳鎮宇頻頻以導演的身份出現在内地的綜藝裡,往往是批判的聲音多于欣賞,那些聲音在說:他的導演之路“屢敗屢戰”“有想法沒辦法”“是個好演員,但不要輕易當導演了”。

但是,吳鎮宇的特别之處在于,他從來不是且不屑于做一個好好先生。他不是神經質,他隻是覺得做一個處處讨好的人過于荒唐——讨好容易,做自己才難。他不怎麼聽話,不聽市場的話,也不一定聽觀衆的話,他如果是聽話的,就毫無特色了。

綜藝《導演請指教》裡,吳鎮宇延續了他導演的夢想,作為王晶制片工作室的一名成員參與了節目。第八期節目裡,吳鎮宇拍了一部作品叫《阿英》,這是一個講述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妻子尋找記憶的故事。這個短片的立意是,這名失去部分記憶的妻子(由餘男飾演)有記憶的部分,正是丈夫因為喝斷片了失去了的記憶。

他這麼壞,也讨人愛

▲《阿英》劇照

這是一部浪漫的文藝片,有美麗的景色,有大段的漂流瓶特寫,并以這個物品為線索,串起了餘男找回記憶的過程。

影片的點評環節,了解和不了解的觀衆形成了兩派,有影評人說他過于注重細節,忽略了局部的連貫性,節奏太慢太拖沓;也有人認為影片沒有表達出阿爾茨海默症病人的真實困境,甚至沒有點出妻子患病這個事實,内涵太晦澀。

現場,吳鎮宇看起來其實并沒有很在意這些負評,他的解釋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所有老師需要的細節他都拍到了,但是“都剪走了”。“其實它不是想講這個病,是利用這個病來突出雖然‘阿爾茨海默症’是個健忘症,但沒有這個病的人反而會忘記一些重要的時光”。

而對那些形容他拖沓、矯情、看不懂的評論,他不置可否,“小時候看漂流瓶你會看很長時間,但現在看這個瓶子30秒你都會覺得很長,這就是沒生病的人的病。”

這某種程度上像是吳鎮宇的處世哲學,在一個精神病院裡,沒病的人反而是有病的,就好像他也經常被人罵有病,但誰也不知道生病的人究竟是他,是你還是我。

吳鎮宇是那種讓人喜歡又拿捏不住的采訪對象,因為面對采通路題他很少會給出滿分的答案,往往不按采訪者的意圖回答,總是我行我素。比如記者問他“電影需要看懂嗎?”他回答說,“電影不是用來明白的,為什麼要用來了解”。

演員和導演盡管是兩個跨界的領域,但卻有很多核心的品質是相通的,比如那種對藝術和思想獨特的領悟力,比如一些倔強和不屈。吳鎮宇顯然很早就有着對人生問題的思考,而導演的工作,則給了他一個出口。

在早年間不同場合裡,吳鎮宇就透露過他想當導演的想法。他最出名的一句話是“我演過一些爛片,但沒演過一個爛角色”,他認為演員隻能決定自己的那一部分,而整部作品的品質和風格不是演員能決定的,是導演和制片人的事。他做導演的初衷是希望能通過有想法的電影改變觀衆的審美品位,改變市場。

唱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導,似乎是近年來娛樂圈的趨勢,吳鎮宇在這條轉型的道路上似乎并不能叫作成功,還收獲了比當演員期間更多的質疑。

但是他并不在乎,今年的吳鎮宇已經61歲了,臉上的褶皺越來越多,眼神看起來不再那麼獨到有神,多了一些疲憊甚至是友善,但他依然是那麼不合時宜,依然不喜歡看别人臉色,于是大家才記得有這麼一個獨特的人叫吳鎮宇。

編輯 | 徐觀

排版 | 貝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