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aaS平台走開放、開源之路

12 月 7 日,由VMware公司主辦的SpringOne 2012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一次面向雲計算應用開發人員的技術大會,重點介紹了VMware的開源PaaS平台Cloud Foundry以及雲基礎架構的最新技術趨勢。相比于人們熟知的SaaS和IaaS,PaaS似乎有些艱深晦澀。簡單說,PaaS是一個雲計算的開發平台,它是連接配接SaaS和IaaS的紐帶,也是雲計算的制高點。

閉源還是開放

現任VMware開發者關系進階總監的Patrick Chanezon曾經在Google、Sun、AOL等公司工作,對雲計算開發平台有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他将目前市場上幾個主流的PaaS平台進行對比。

Google的App Engine是一個成熟的Paas平台,它以公有雲的方式對外提供服務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它可以支援多種開發語言,能夠将一些新的資料服務以及背景服務內建到Google平台當中。但是,App Engine是一個閉源的平台。一方面,開發者對于它提供的開發語言以及服務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另一方面,開發者開發的代碼必須與Google的平台綁定在一起。應用與供應商平台綁定,這是很多企業無法接受的。

微軟Windows Azure是一個逐漸走向成熟的Paas平台,它與微軟自己的各項服務的內建度非常好,支援的開發語言種類也越來越多。但它與App Engine一樣,也是一個閉源系統,由微軟獨家營運。

在公有雲領域,亞馬遜AWS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近幾年,AWS中也逐漸增加了一些PaaS服務的成分。

“上述三個PaaS各具特色,并且都支援多種開發語言,但其閉源的方式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平台的發展,對于想在雲計算領域進行投入的獨立軟體開發商來說可能有一定風險。”Patrick Chanezon表示,“目前在PaaS領域,最大的兩個開源、開放平台就是VMware的Cloud Foundry和紅帽公司的OpenShift。不過,OpenShift的面世時間比Cloud Foundry晚了半年多。Cloud Foundry最大的一個優勢在于,從今年初開始就已經可以支援許多規模非常大的企業級應用,比如可以在一個擁有幾百台甚至幾千台虛機的叢集環境中運作Paas平台,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彈性和自動化管理功能。這些能力對于企業來說是必須的。”

雲時代的Linux

作為一個公有雲服務平台,Cloud Foundry.com對外提供服務已經近兩年時間,每周其代碼都會更新兩次,但從來沒有出現過當機。Patrick Chanezon比喻說:“Cloud Foundry就像是雲計算時代的Linux,它提供的是一個底層的核心,但這并不代表Cloud Foundry的開發界面不友好。Cloud Foundry是一個易于擴充、開放的平台,可以給開發者和合作夥伴更大的發揮空間,讓他們在Cloud Foundry之上進行二次開發。盛大、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等都是Cloud Foundry的使用者。”

Cloud Foundry是一個開源的平台,任何使用者都可以使用其代碼,并可根據需要增加自己所需的功能。Cloud Foundry就是一個PaaS的核心,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根據特定的市場需求去做擴充或延伸。這對于開發者或雲計算服務供應商來說至關重要。此外,Cloud Foundry還可以支援任意一家的IaaS平台,比如VMware自己的vSphere或OpenStack CloudStack以及亞馬遜的AWS等。這意味着企業可以在Cloud Foundry基礎之上建構自己的私有雲環境。

開發會更容易

在雲計算時代,軟體開發都變成了子產品化的,人們可以用搭積木的方式來建構自己的應用。從這個角度上,雲計算時代的開發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給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

Patrick Chanezon同意雲計算使得開發者的工作變得更加容易這一說法。開發者可以更加友善地利用更多子產品化的元件。在雲計算的架構下,每個元件的彈性和橫向伸縮能力越來越強,這給應用開發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開發者既可以自己開發一些子產品化的元件,也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元件。“随着HTML5以及移動用戶端能力的增強,未來越來越多的計算和應用會轉移到用戶端。像Cloud Foundry這樣的後端PaaS平台包含豐富的功能和服務,可以讓開發者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用戶端應用的開發上。這些變化确實讓雲計算時代的開發變得越來越容易。”

在本次大會上,VMware上海研發中心總經理任道遠宣布了中國Cloud Foundry開放聯盟的成立。目前,該聯盟已吸引了超過20家合作夥伴的加入。此外,VMware在中國還成立了專門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團隊,通過他們傳播PaaS平台的搭建和運維經驗,更好地幫助和支援中國的合作夥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