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肩五虎将——三國劉備的真正戰力

史說紛纭,各自評說。

比肩五虎将——三國劉備的真正戰力

一提到三國劉備,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哭”二“逃”。這個大耳朵,高興也哭,難過也哭,哭個悲天憫人。更有名的就是他的逃跑,光是妻子孩子就被丢下好多次了,成就了三國一個特色。但是若論劉備的武功,被他這“哭”“逃”的外表給掩飾的很好,更是有歇業兩位兄弟的萬人敵光輝給掩蓋了,其實劉備是一個武功卓絕之人。

佐證一,箭術高超。

平定黃巾之亂的時候,“張寶落荒而走。玄德發箭,中其左臂。”劉備初登場,就箭射張角之弟。

攻打宛城時,“玄德張弓一箭,正中孫仲,翻身落馬。”一箭射死黃巾将領孫仲。

許田圍獵期間,漢獻帝三箭射失,曹操為天子找面子借弓箭一用射中鹿背。而劉備直接射中更小更靈活的兔子。

可見,單論劉備的箭術起碼跻身一流水準。

佐證二,武器。

劉備用的武器是雌雄劍,是罕見的雙手分持武器。

古代戰場名将大多用雙手共持武器,比如長槊長刀之類,因為可以騰出一隻手控馬,可以雙手集中發力,武器長度占優等很多特點。但是有信心用雙手分持武器的,大多武功高強。比如用雙錘的李元霸,裴元慶,用雙斧的李逵,用雙鐵戟的典韋,用雙槍的董平,乃至隋唐裡用雙棒的靠山王楊林都是狠角色。而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超長的雙臂也為靈活操作雙手劍提供了天然優勢。

佐證三,超絕劍術。

後世兵法書中記載的“軍隊劍法”主要分五家,《籌海圖編》就有記載:“天下劍道有五:一曰馬明王、一曰劉先主、一曰卞莊、一曰王聚、一曰馬超。”明朝武學大師何良臣的《陣紀》更詳細給出介紹:“劍用則有術也。……惟卞莊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此在學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所謂“軍隊劍法”就是“實戰劍法”,“卞莊之紛絞法”《史記》中記載,在戰場上用劍術一個人殺了七十多個敵人,力戰而死。“王聚之起落法”傳言是漢代劍道大師“王越”,電影小說裡的“迎風一刀斬”便出自于王越。“馬明王之閃電法”就是馬芳,明代後期劍術第一人,《明史》稱其“大小百十接,身被數十創,以少擊衆,未嘗不大捷。”“馬超之出手法”不贅述,據說就是後世扶桑的“居合斬”,“拔刀術”。能跟這四種高超劍法比肩的,就是劉備創的“顧應法”,取“左顧右應”之意,是少有的适合馬戰的戰場劍法。可知,劉備的劍術何等超人,已達開宗立派的程度。

佐證四,實戰。

太多人拿“三英戰呂布”說事兒,說劉備上還是沒上差別不大,今天我們就也拿這次戰鬥說說。

歇業雙戰呂布的情況是“戰不倒呂布”,其實就是略占下風或者将将打平,然後劉備上場時,呂布是“架隔遮攔不定”。那麼什麼樣的數量和品質能夠讓呂布“架隔遮攔不定”呢?

看《三國演義》第十二回,曹操動用了典韋、許褚、李典、樂進、夏侯惇、夏侯淵六員曹操軍中一流猛将“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其中,典韋,許褚都是能跟關羽,張飛掰一掰手腕的人物,那麼劉備的武力就算比不上典韋,怎麼也比李典,樂進要強吧。

劉備入川時曾單挑吃了敗仗,“玄德敵不住張任,撥馬往山僻小路而走。”,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劉備的評價,第一,張任盡管三國中不是很出彩,但也曾是硬撼張飛不退的猛将。第二,當時劉備已經是五十多歲了,早已過了壯年。第三,劉備沒有受傷,沒有被擒,隻是感覺可能打不過,撥馬逃走罷了。

要知道,年輕時候的劉備,在《典略》裡的記載:“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诏,遣從事将兵讨純。”可見劉備早期的名聲從來不是什麼“仁德”,而是“武勇”。

佐證五,突圍群戰。

劉備在早期勢力孱弱,一直在四處突圍逃命中掙紮,但是我們細想一下,經曆過無數次的被包圍和追殺中依然能殺出一條血路奪命而走,難道不說明劉備的武藝不凡嗎?起碼三國中還沒有第二個突圍這麼多次依然能成功的人出現。

綜上所述,結合自創比肩馬超的“顧應法”,單挑群戰的戰例,劉備的真實實力跻身五虎将還是很有可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