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将莫邪的曆史真實故事謝謝

幹将莫邪的曆史真實故事:

《搜神記》

楚幹将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

王怒,欲殺之。

劍有雌雄。

其妻重身當産。

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

王怒,往必殺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劍往見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

王怒殺之。

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于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

王即購之千金。

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幹将、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

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将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

客曰:“不負子也。”于是屍乃仆。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于湯镬(huò)煮之。”王如其言。

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

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

客以劍拟王,王頭随墜湯中,客亦自拟己頭,頭複墜湯中。

三首俱爛,不可識辨。

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

譯文:

楚國的能工巧匠幹将和莫邪夫妻二人給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

楚王很生氣,想要殺死他們。

寶劍有雌劍雄劍。

幹将的妻子身懷有孕将要分娩,丈夫便對妻子訴說道:“我替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生氣了,我一去他必定會殺死我。

你如果生下的孩子是男孩的話,等他長大成人,告訴他說:出門望着南山,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在樹的背後。”随後就拿着一把雌劍前去進見楚王。

楚王非常忿怒,指令人來察看寶劍,說:"劍原有兩把,一把雄的,一把雌的,雌劍被送來了,而雄劍卻沒有送來。"

楚王發怒了,便把幹将殺死了。

莫邪的兒子名叫赤,等到他後來長大成人了,就向自己的母親詢問道:“我的父親究竟在哪裡呀?”母親說:“你的父親給楚王制作寶劍,用了好幾年才鑄成,可是楚王卻發怒,殺死了他。

一天,楚王在夢中恍惚看到一個男兒,雙眉之間有一尺寬的距離,相貌出奇不凡,并說道定要報仇。

楚王立刻以千金懸賞捉拿他。

男兒聽到這種情況,逃亡而去,躲入深山唱歌。

有一個俠客遇到他悲歌的,對他說:“你年紀輕輕的,為什麼痛哭得如此悲傷呢?”

男兒說:“我是幹将、莫邪的兒子,楚王殺死了我的父親,我定要報這殺父之仇。”俠客說:“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購買你的頭,拿你的頭和劍來,我為你報這冤仇。”

楚王依照俠客的話,燒煮頭顱,三天三夜竟煮不爛。

頭忽然跳出熱水鍋中,瞪大眼睛非常憤怒的樣子。

俠客說:“這男兒的頭煮不爛,希望楚王親自前去靠近察看它,這樣頭必然會爛的。”楚王随即靠近那頭。

俠客用雄劍砍楚王,楚王的頭随着落在熱水鍋中;俠客也自己砍掉自己的頭,頭也落入熱水鍋中。

三個頭顱全都爛在一起,不能分開識别,人們就把那鍋肉分成三份埋葬了,是以通稱為“三王墓”,在現在的汝南北宜春縣境内。

擴充資料:

《搜神記》中“幹将莫邪”這篇小說篇幅雖短,但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說思想内涵豐富。

想象奇特、大膽。

莫邪之子赤為報父仇不惜殺身當山中俠客說可以利用他的頭和劍設計替他報仇時,他毫不猶豫地拔劍自刎。

值得注意的是,莫邪子死後竟能将 自己的頭和劍雙手捧給俠客而不倒,待俠客接過頭與劍向他作出承諾後,才跌倒在地上。

後來山中俠客将他的頭獻給楚王,置于湯镬之中,竟然煮三天三夜都不爛, 還從滾湯中跳出,嗔目怒視楚王:想象是多麼的神奇和大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幹将莫邪 (中國古代傳說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