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作者:蒸争日上

沉浸式其實并沒有那麼費錢,當然,也有費錢的。藍裕文化主題開發設計院認為,沉浸式的核心是創意,這就像講故事一樣,創意好,故事講得生動形象,是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這就是主題樂園所說的IP。下面我們來看看全球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如何演繹!

01

意大利

3D列印“外骨骼”鋼結建構築

mask architects 設計的“madre natura”,受藝術家“costantino nivola”作品的啟發,從“la madre”雕塑中獲得了靈感。在意大利撒丁島,這個項目将成為奧拉尼社交、展覽和生活區的新成員,作為宜居和社交的藝術作品和建築結構,發展一個新的城市身份。該工作室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鋼3D列印“外骨骼”建築系統的建築和設計工作室,該系統支援和配置設定建築的所有功能元素,使用他們稱為“外骨骼”的新的施工技術解決方案。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mask architect設計的每個建築都是“自我可持續的”,也可以為發展的網格提供能源。每個子產品的設計都具有可擴充性和靈活性,可以随時适應任何地形,滿足任何開發的需要。

每座建築都以一個“能源塔”為中心,它将提供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的全天然能源。能源塔上覆寫着收集太陽能的太陽能電池闆,而中央能源塔的頂部與風力同時旋轉360度,也将産生風力渦輪機的能源。子產品中的空隙允許有通道的風通過,可以被導向風力渦輪機。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02

南韓

紐約時代廣場的數字瀑布

在時代廣場林立的300餘塊戶外大螢幕中,紐約時報One Times Square大樓外的豎屏矩陣,可謂是最具标志性的存在。在此次的創作中,為求達到最極緻的效果,d'strict旗下媒體藝術團隊a'strict大膽挑戰并關聯四塊立式LED螢幕,總高度達到102.5米。

水流在這座以紅磚和鋼結構結合的标志性建築頂樓彙聚,如棉絮般細膩的浪花逐漸彙合成愈發洶湧的洪流。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03

法國

冰島唯美動态棱鏡藝術裝置

由Vincent leroy設計的裝置是由不同幾何形狀的光學移動裝置組成,以一種柔和而無聲形式運動着。太陽掠過,光線移動,冰川的藍色和陰影的灰色,碎片的移動、坍塌、漂浮在湖面上,水的碰撞和倒影似乎被萬花筒般的裝置增加了。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這個裝置就像一個棱鏡,通過它,景觀變成了一個幾何的、抽象的、生動的組成,演變成自然的節奏。對于藝術家來說,景觀是藝術作品的組成部分,每個場地——取決于它的顔色、形狀、光線、紋理等——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與裝置互動,并産生每次都不同的結果。通過這個裝置,這位法國藝術家邀請我們去思考周圍的自然,同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詩意的視野。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04

英國

機械臂創作日式枯山水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來自英國的創作團隊Jason Bruges Studio在上野公園噴泉廣場打造了一個公共藝術裝置“不朽的園丁”(The Constant Gardeners),作品靈感來源于日本禅宗花園,利用捕捉運動員的動作,通過4個大型機械臂在礫石畫布上繪制的日式枯山水,來表達對奧運會運動員的緻敬,作品所繪制的圖案展現了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力與美的瞬間。

05

奧地利

生物藝術裝置

Rhiza是一種跨種連接配接器,邀請你赤腳踩在她的菌絲體上。通過皮膚,你可以連接配接到菌絲體的電子通信,能夠放大你感覺外部世界的器官。在蘑菇和菌絲體的生物回報之間混合感覺,然後通過觸覺脈沖傳回你的身體。

Rhiza也是一種渴望,讓人類能夠超越自己的物種,并以多種方式與他人聯系。這個複雜的網絡微妙地融合了合作和沖突,可以看作是我們如何與他人以及我們的環境系統相聯系的一個例子。就像人類社會一樣,這個不斷發展的物種間社會的特點是多樣性,它有能力幫助和阻礙、合作和開發。大自然是建立在聯系之上的,我們也是。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06

俄羅斯

戶外多媒體影像牆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AT&T 和全球建築公司 Gensler 邀請 Moment Factory 的創意和技術團隊在達拉斯市中心創作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媒體影像牆,他們将之視為一個結合實體和數字世界的公共空間,建立反映實時資訊(包括一天中的時間、天氣和季節)的動态視覺内容,并在24小時内不斷演變。

07

紐約時代廣場的裸眼3D藍鲸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雄偉的藍鲸穿梭于洶湧的海浪之中,将1400平米的大螢幕點亮,為酷暑中的城市送去一份沁涼。

08

英國&日本&中國

以遊戲《死亡擱淺》為原型的影像裝置

WALL是由英國Barbican組織的展覽Virtual Realms: Videogames transformed六個互動裝置中的一個。展覽挑選了六個遊戲,并且以遊戲的概念為原型制作互動裝置作品。WALL是由英國的The Mill工作室和日本的小島制作組合作,以遊戲《死亡擱淺》作為原型制作的裝置。Seph Li工作室在項目中和The Mill合作,擔任視覺設計和開發工作。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沿襲《死亡擱淺》中的時空分裂,跨空間和跨時間的合作為核心概念,WALL使用兩個巨大的投影玻璃牆将空間分隔為兩部分。一面是代表宇宙大尺度的粒子空間,一面則是代表生物小尺度的細胞層。一側的觀衆不能夠直接和對面的觀衆互動,但是他們的身型将會被傳感器捕捉并且在另一面以粉色的異世界粒子或者小型的細胞顯示出來。觀衆則可以直接通過觸摸和自己一側的元素進行互動。

裝置的名字雖然叫WALL(牆),但是卻在實體上隔開觀衆的同時通過數字手段将觀衆重新連接配接,以裝置藝術的形式再現了《死亡擱淺》的核心概念。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09

中國

藝術展覽”摩雅的世界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HYBRID STUDIO 是一家在創意概念與執行制作上都擁有跨領域交叉學科能⼒的多感官體驗設計⼯作室,專門提供量身定制的感官品牌體驗。

這是與左靖老師團隊及政府一起打造的藝術展覽-摩雅的世界,是為景邁山非遺而創作的。運用了全新的體感裝置,能夠聆聽真實的環境,感受自然的律動,帶來深度沉浸式的體驗。深入探索傣醫從古到今,與自然聯系的紐帶。通過真實造景、投影與數字藝術,聆聽人與自然和諧共鳴,重制傣醫文化看不見的神秘一面。

10

“蟲洞”:北京751·MR公共藝術體驗展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蟲洞:北京751·MR公共藝術體驗展”是一次在公共空間發生的混合現實藝術事件,通過藝術家們天馬行空的創造将未來科技移民之後衰敗的火星以一次“蟲洞”的形式時空穿越在北京751這片我們熟知的園區之上。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11

“墨黛竹虛”裝置

以63枝墨竹組成的竹林,呈現63年的氣候變化。墨竹表面的顔色因應氣溫而改變,透過碳排放資料驅動的暖風裝置帶來褪變的景觀。觀者的觸碰亦可變換竹林的面貌,象征人類介入對周遭環境造成的影響,讓觀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以及在未來共存的可能。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科學家從1958年開始透過現代工業方式收集二氧化碳資料。于過去63年,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上一次冰河時期所錄得的年增長率接近100倍。《墨黛竹虛》以63枝墨竹組成的竹林,來呈現63年的氣候變化。透過資料視像化帶來互動效果,讓觀者經曆其中,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以及兩者于未來共存的可能。

竹林清風,墨韻沁人。墨竹的顔色會因應溫感而改變,有如潮水漲退。觀者的觸碰可變換竹林的面貌,象征人類活動對周遭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時見證天地萬物之變更。

12

“賦活”《潞河督運圖》

《潞河督運圖》繪制于清朝乾隆年間,長約6.8米的畫卷徐徐展開,狹長的漕運河道率先映入眼簾:河道上官船、商船、貨船、漁船等各類船隻共64條,有的揚帆離岸,有的落帆停泊碼頭;河道兩岸還有碼頭、衙署、店鋪、銀号、酒肆、民宅等各式建築鱗次栉比。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絲路視覺複原古畫,“賦活”《潞河督運圖》,是一次古代藝術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還原畫卷中的故事内容,需要對每一細節一一拆解,再逐個細化,人物行動、船隻走向、水流幡動,以及飛鳥的翔遊等都在這個過程當中重獲“新生”。一層層繪制與勾勒,一次次模組化與渲染,視界豐富,世界漸成。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為了讓人物的動作形态更加靈動流暢,絲路視覺團隊統籌畫中人物類别與數量,對人物進行一種深入解讀與了解後,為之一一設定好故事劇情,進行動作捕捉,以真實的動作形态“複活”畫中古代人物。

13

武漢裸眼3D雄獅

武漢市中心驚現雄獅,日落月升眺望疆土,釋放熱愛生命的天性,零距離感受裸眼3D無限魅力,超真實視覺奇觀。讓久居城市的人們在街頭停下腳步,感受自然與野性的魅力。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14

巨型沉浸式舞台劇《飛馬滹沱》

沉浸式史詩大劇《飛馬滹沱》已在安平文化體育活動中心上演一周年。奔騰的駿馬、精湛的馬術表演、史詩級的視覺沖擊力,令在場觀衆驚歎不已。

這部由丁峰導演執導、泛亞文旅策劃的大秀在一座面積 7000 平方米、空高 20 米的全景體驗劇場舉行,這部舞台劇分為《以塵入馬》《雪飔滹沱》《秋牧賽歌》《鏖戰殇祭》《飛馬巡城》五幕。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15

裝置藝術【BAR(RIER 障壁】

人類選擇了智慧之果,而選擇智慧之果的人類是無法維持一個整體的,是以分散成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個體間的心之障壁隔絕了人與人的靈魂,是以每個人的思想都是完全獨立的。無法互通。無法互相了解。并在自己的障壁内 努力維持着 特定的心理形态。對外界的戒備心與對外界“交流”的抗拒,進而拒絕 外部 對其内心的窺視。

每個人的出身,成長環境,認知,性格都不一樣,彼此之間具有巨大差異性參數,這就導緻兩個人對于同一件事的立場、目的、看法不同。人的大腦會敏銳地察覺到這種差異性,自動劃分“我”和“他”兩個陣營,凡是非自我推導得出的思想,統統劃分為“他”陣營。人類的本能就是對“他”陣營保持基礎的警惕性,鬥争、後退、避讓、不面對。

全球支招:不同主題下沉浸式體驗怎麼搞

我們看到了障壁的存在,但我們必須依賴它的存在,因為一旦失去邊界,自我也就變得無法定義。與此同時,由于确認“我”的存在必須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那也就意味着我必然跟外界存在隔閡。是以,抗議無效。

在真與假之間,尋求最佳的組合,形成轉換,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藍裕文化主題開發設計院認為,這就是沉浸式體驗的沉浸感所在。但最終的核心,是如何找到一個好故事,或者講述一個好故事,進行二次開發,轉而讓人流連忘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