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作者:有人哭有人笑

世界電影史上,有一部對演員造成最大傷害的影片:《征服者》(The Conqueror)。

1954年,一個美國億萬富翁、電影大亨霍華德·休斯突發奇想,決定把一代霸主成吉思汗搬上銀幕,他的總投資高達800萬美元,在當時絕對是天字一号的大手筆。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錢多好辦事,這部号稱“史詩級”的好萊塢電影,巨星雲集,美國最著名的西部片明星約翰·韋恩飾演成吉思汗,當紅女明星蘇珊·海沃德扮演女主——一位蒙古公主,理查德·鮑威爾擔任導演。

電影情節很“美國”:年輕時的成吉思汗愛上了蒙古首領的公主,将她偷走并挑起了戰争。他在戰争中被俘,但在公主的幫助下,最終打敗敵人成為蒙古的新霸主。

電影拍攝時沒有出現意外,問題處在選擇的外景地。

因為曆史上的戰争場景是在蒙古戈壁中發生的,是以休斯把外景地選在猶他州沙漠中的聖喬治縣,但是,這裡距離位于美國内華達州的核試驗地點僅有137英裡,并且正好處于核爆試驗時的順風位置。而一年前,美國軍方剛剛試爆了11顆原子彈,頻繁的核爆試驗産生了大量的輻射性原子塵,正好沿風飄移,落在了拍攝地。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征服者》海報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拍攝現場的約翰·韋恩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美國士兵悠閑觀看核爆

五十年代的人對于核輻射的概念很淡漠,甚至有附近居民坐在闆凳上遠遠欣賞蘑菇雲。《征服者》劇組也毫無戒心,就在這麼一片“死亡沙漠”裡拍攝了整整13個禮拜的外景,更糟糕的是,為了突出萬馬奔騰、黃沙滿面的效果,導演指令從業人員用無數電風扇對着沙地猛吹,所有演職人員飽飽的吸了大量的核灰塵。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電影中的戰争場景

外景地拍攝結束後,休斯還讓人将60噸重的沙子運往好萊塢,繼續拍一些剩餘場景。于是,劇組的220名演職人員無一幸免。

在接下來的25年中,220名劇組成員中竟有91人患上了癌症,其中又有46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包括導演鮑威爾、男主約翰·韋恩、女主蘇珊·海沃德和皮德羅、艾格尼絲、約翰·霍伊特等著名影星。參觀片場的韋恩和海沃德的幾位親戚也患上了癌症,注意,統計人數還不包括那些充當臨時群衆演員的印第安人。

最“無畏”的電影劇組,超過半數人員患癌死去

兩個最紅的好萊塢明星死于癌症

從195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聖喬治縣的居民癌症發病率暴增,白血病、淋巴癌、甲狀腺癌、乳腺癌、骨癌、腦癌和胃腸道癌多發,公衆這才意識到《征服者》劇組遭遇了什麼。

制片人休斯非常内疚,認為是自己選擇了錯誤的外景拍攝地,他花費了1200萬美元回收了《征服者》的所有拷貝,讓這部電影在市場消失了17年之久。

順便一提,這部電影雖然投資高昂巨星雲集,卻演技浮誇劇情荒誕,被評為曆史上最糟糕的電影之一。

繼續閱讀